AI世代青少兒數位調查 短影音為大宗、傾向被動接受網路資訊

國立政治大學數位傳播文化行動實驗室與白絲帶關懷協會,今召開「AI世代臺灣青少兒美感素養與數位韌性報告」記者會。記者許維寧/攝影

國立政治大學數位傳播文化行動實驗室與白絲帶關懷協會,今召開「AI世代臺灣青少兒美感素養與數位韌性報告」記者會,調查指出,青少兒對於法規面網路安全多有認知,但對網路資訊分辨真僞、反思能力較差,可謂「知易行難」。

政大廣電系教授黃葳威表示,調查指出,本次受測學生年齡層於8至22歲,受測學生中8成擁有手機,每週使用手機的時間達31個小時,遠高出看電視11小時、運動10小時,尤其週末假日使用手機、平板的時間更高達5.9小時。

調查也揭示,青少兒最常使用的入口網站以影音社羣平臺爲主,其中以YouTube佔26%爲大宗,其次纔是Google 24%,再者則是Instagram和抖音;上網動機的前3名則分別是玩遊戲、看影片、聽音樂,其次纔是查資料。

黃葳威說,調查也發現臺灣青少兒的數位韌性對規範導向的認知較高,但資訊導向認知較低,代表青少兒多能瞭解攸關網路安全的法規,但資訊分辨能力則較差。以規範導向爲例,「不將個人資料傳給陌生網友」、「在網路上傳播謠言是不對的」兩項得分均高於平均值4.3;但資訊導向一項上,「陌生網友常與他們描述的身份不同」則低於平均值。

黃葳威說,近年如假訊息、反網路詐騙等宣導均進入校園,青少兒多能有所認知,知道應留意假訊息和重視智慧財產權等,但網路資訊紛陳,青少兒瀏覽訊息仍傾向被動接受,較少主動反思、查證等,可說「知易行難」。

黃葳威表示,青少兒接受網路資訊以短影音等爲大宗,影音等推送又受制於大數據,青少兒持續處在被動狀態,缺乏反思、也不易跳脫同溫層,恐不易理解事件的來龍去脈也缺乏不同觀點的激盪。因此呼籲,面對資訊時不應處在被動接受的地位,而是應更有行動力。

立委邱志偉則表示,青少兒接受的網路資訊多傾向即時感官類,如流行音樂、影視等,但對於檢索深度資訊的興趣卻不高。年輕世代應將科技當作培養競爭力的工具,而非吸收片面甚至偏差的資訊。

對此,教育部資科司專門委員鄭凱仁表示,教育部近期已發佈教學指引3.0版,提供數位工具、生成式AI進展和應用原則,也納入討論使用風險等,併爲教師提供數位素養增能課程和安全法規倫理等。

調查針對全臺共計110所大學、國中小在學學生,發出9000份問卷,有效問卷8465份,回收率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