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舊物!“新老結合”爲阿爾茨海默病患者護航

爲響應“世界阿爾茨海默病日”,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記憶與認知障礙中心近日舉辦了“愛腦護腦 健康到老”科普義診活動。在現場,羊城晚報記者看到有不少“老物件”出現在場地中,成爲解開阿爾茨海默病患者認知的“鑰匙”。

珠江醫院老年病科護士長謝惠玲介紹,記憶中的“老物件”能夠幫助認知障礙的老人打開通往記憶的大門、打開溝通的橋樑,通過這些記憶中的物品老人會更願意回憶、交流、表達,對延緩阿爾茨海默病情進展有好處。

據瞭解,阿爾茨海默病,俗稱“老年癡呆”,在中國的患者人數已接近1700萬,每年新增病例約30萬。然而,由於公衆對該病的知曉率低,診斷不及時,許多患者錯過干預黃金窗口,導致治療效果不佳。

“阿茲海默病的潛伏期長達15到20年,而臨牀期僅有7到9年,潛伏期遠長於臨牀期。”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老年病科副主任醫師李楊在受訪時表示,阿茲海默病在患者出現臨牀症狀前的15到20年就已經有一些預測指標可以觀測到,國際上對阿茲海默病的分期也有所提前,新增了零期、主觀功能認知下降期和輕度認知功能障礙期。這些階段都在臨牀期之前,但許多患者往往忽視了這些早期症狀,未能及早就診。

記者瞭解到,阿爾茨海默病的早期篩查主要是通過專業的認知功能評估工具,如簡易精神狀態檢查(MMSE)、蒙特利爾認知評估量表(MoCA)等,可以及時發現患者的認知功能異常,爲後續的診斷與治療贏得寶貴時間。

針對阿爾茨海默病的早篩,由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院長郭洪波領銜,記憶與認知障礙中心團隊自主研發的具有獨立知識產權的SMART互動式AI認知早篩系統與裝置,已在廣州市海珠區、荔灣區多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護理院、老人院免費投入使用。李揚表示,該系統與裝置可實現高危人羣的精準識別。接下來,也會馬上制定和發佈認知障礙的高危因素指南。

文 記者 薛仁政 實習生 王蓉通訊員 伍曉丹 韓羽柔圖 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