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艾灸上火、去火?

艾灸上火是因爲體內病邪盤踞,於堵了陽氣通行的經絡,而陽氣得不到疏導和傳輸,就會出現類似上火的現象,我們要做的是——祛除病邪,疏導陽氣。

灸後“上火”症狀大盤點

1、心火

分虛實兩種,虛火表現爲低熱、盜汗、心煩、口乾等;實火表現爲反覆口腔潰瘍、牙齦腫痛、口乾、小便短赤、心煩易怒等。

2、肺火

主要表現爲乾咳少痰、痰中帶血、咽疼音啞、潮熱盜汗等。

3、胃火

分虛實兩種,虛火表現爲輕微咳嗽、公衆號:思考部落。飲食量少、便秘、腹脹、舌紅、少苔;實火表現爲上腹不適、口乾口苦、大便乾硬、舌苔黃膩。

4、肝火

我們常稱一些情緒容易激動的人爲“肝火大”。其實,一般俗稱爲“肝火大”的體質還有下列症狀:口乾舌燥、口苦、口臭、頭痛、頭暈、眼乾、睡眠不穩定、身體悶熱、舌苔增厚等。

5、腎火

主要表現爲頭暈目眩、耳鳴耳聾、發脫齒搖、睡眠不安、五心煩熱、形體消瘦、腰腿痠痛等。

艾灸後上火的應對措施

一、最簡單的去火方法→大椎處刮痧

如果你艾灸上火了,不妨在大椎處刮痧,可以起到去火的作用。

大椎穴

二、施灸方面應注意以下幾點

注意事項

1、控制灸量

降低艾灸的溫度;減少艾灸的時間,比如原來每穴是灸20分鐘,那麼現在就灸15分鐘。

2、補中益氣,引火下行

艾灸上火後,上身部位的穴位少灸。然後灸足三裡或涌泉引火下行。

3、灸前多喝溫水

最好是取麥冬、熟地各約15g煮水,灸之前喝100毫升。

4、注意飲食

平時要注意勞逸結合,少吃辛辣煎炸等熱性食品。

三、艾灸“降火穴”

所謂的“降火穴”,其實就是指具有清熱瀉火、涼血解毒作用的穴位,一般用於治療熱病高熱、臟腑鬱熱、痛腫瘡毒等各種裡熱證。

01、清心熱穴

小海:屈肘,當尺骨鷹嘴與肱骨內上髁之間凹陷處。

曲澤:位於肘橫紋中,當肱二頭肌腱的尺側緣。

02、清肺熱穴

尺澤:在肘橫紋中,肱二頭肌腱橈側凹陷處,微屈肘取穴。

魚際:在手拇指本節(第1掌指關節)後凹陷處,約當第1掌骨中點橈側,赤白肉際處。

03、清腸胃熱穴

曲池:人體曲池穴位於肘橫紋外側端,屈肘,當尺澤穴與肱骨外上髁連線中點。

合谷:即“虎口”,在手背,第1、2掌骨間,當第二掌骨橈側的中點處。

內庭:足背第2、第3趾間,趾蹼緣後方赤白肉際處。

04、清肝膽熱穴

陽陵泉:在小腿外側,當腓骨頭前下方凹陷處。

太沖穴:在行間上二寸的凹陷中。(它能在怒髮衝冠時瀉火入眠;在頭暈腦脹時降壓氣爽;在有氣無力時補足血氣。在月經不調時調理周到。)

05、清三焦熱穴

外關:腕背側遠端橫紋上2寸,尺骨與橈骨間隙中點。

支溝:位於前臂背側,當陽池與肘尖的連線上,腕背橫紋上3寸,尺骨與橈骨之間。

06、清熱解毒穴

涌泉穴:位於足底部,蜷足時足前部凹陷處,約當足底第2、3跖趾縫紋頭端與足跟連線的前1/3與後2/3交點上。

涌泉穴

爲什麼艾灸也能去火氣?

上火其實就是人體陰陽失衡後出現的內熱證候,具體症狀如眼睛紅腫、口角糜爛、尿黃、牙痛、咽喉痛等。在夏季炎熱時節及連綿溼熱天氣時更易發生。

人體“陰陽”的升降是有其固定的規律的,元氣逐漸充足了,“陰陽”就必定按照其規律運行,該升的就自然會升,該降的就自然會降,也就是說,等寒邪被驅除以後,“上火”的症狀就自然會消失。

艾火通過穴位的作用,激發了真元的功能,真元又藉助艾火的力量去除寒邪,一旦寒邪被驅淨,真元就會恢復“藏而不泄”的功能,將散在外面的熱量收回來,根本就不會出現繼續上火或或發燒的情況,而人體則不然,如果寒邪已去,發熱的狀況就會自動消除。

掌握最佳灸量

有助於提高療效

防止不良反應

1、由年齡、體質、性別決定

對於不同的年齡、體質、性別,其陰陽氣血的盛衰及對艾灸的耐受性不同。

古有以年齡定灸量,稱隨年壯,即隨年齡由小至大而遞增壯數,以壯年爲限度。尚應考慮體質情況,並據男女生理、病理之差異而決定艾灸的量的多少。

對於用灸大夫艾灸儀灸療的人來說,溫度和灸療的時間也會因人而異。另外,由於種族差異,艾灸對機體的影響亦不一。

2、由病情、病性決定

病身痼疾,一般宜多艾灸。另如灸治急症、多數醫家主張壯數宜多,如在衆多著述中,灸“五十壯”、“百壯”等描述隨處可見。而老年或體弱者保健灸,每次宜小灸,但須堅持日久。

病在淺表、灸量可小;在內則宜多。癰疽陰瘡雖發於體表,但病根在內,故灸量亦須大。如果是用艾灸儀灸療,施灸時調節的溫度就有區別了。

3、由所取部位決定

所取穴位皮肉淺薄者宜少灸,皮肉厚實者宜以大灸。如《備急千金要方》雲:“頭面目咽,灸之最欲生少;手臂四肢,灸之則須小熟,亦不宜多;胸背腹灸之尤宜大熟,其腰脊欲鬚生少”。

實驗也發現,肌肉淺薄之處的大椎、至陰穴,少灸則效果佳,多灸之後效果反差。

4、由艾條大小決定

艾條的大小,古籍述之頗詳。《備急千金要方》雲:“灸不三分,是謂徒冤,炷務大也”。

要求艾條底部範圍不小於3分。此間接灸而言,若直接灸則不然,艾柱可小至粟粒大。在施灸時,通過選擇適當大小之艾條以控制灸量。

5、由患者感覺決定

患者感覺分二類,一爲施灸後的灼熱感。根據不同病情,有的僅要求局部溫熱感,有的則要求有燙灼感,可按患者口述而加控制。

另一類爲灸的傳導感覺,如隔蒜灸中的鋪灸治療虛勞頑痹,須灸至患者自覺口鼻中有蒜味時停灸。這也是一種控制灸量的依據。

6、由施灸次數決定

施灸所用的艾條,一次灸完爲頓灸,分次灸完稱報灸。對體弱者及頭四肢等肌肉淺薄處,可以通過報灸的方式控制灸量,以防止不良反應,取得預期效果。

恰如《神灸經綸》所云:“若並灸之,恐骨氣血難堪,必分日灸之或隔日灸之”。影響因素爲灸療時間的長短,體弱者剛開始可以調節時間30分鐘,適應之後再慢慢增加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