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斑蚊靠「共用針頭」傳登革熱 咬2口就可能中

研究發現,埃及斑蚊可能透過類似「共用針頭」的傳播模式傳播病毒。記者賴昀岫/攝影

今年本土登革熱疫情爆發,目前累計2萬6321例病例,過去認爲蚊子叮咬後,發病間隔至少10天以上,但國衛院與高雄市衛生局合作,發現同家戶內的發病間隔,有85%少於3天,得出埃及斑蚊可能透過類似「共用針頭」的傳播模式,只要叮咬2次以上,就有機會傳播登革熱病毒,未來也有望用於茲卡病毒感染症等研究。

登革熱是由埃及斑蚊及白線斑蚊叮咬,傳播登革病毒所引起的蟲媒急性傳染病,今年南臺灣流行的疫情,是近60年來排名第2的嚴重登革熱疫情,而南部主要活動的蚊種,是偏好在室內環境活動的埃及斑蚊,一次完整的血餐過程,經常需要叮咬多人,這種叮咬多個宿主的行爲模式,就有可能將病毒以機械性模式傳給下一個人。

國家衛生研究院感染症與疫苗研究所及國家蚊媒傳染病防治研究中心副研究員陳俊宏說,過去科學家認爲,病毒從染病患者經蚊子叮咬後,需要在蚊蟲體內完成多次複製,再由中腸感染至唾腺,才能在蚊子叮咬下一個人時完成傳播,過程至少需要8天,發病間隔至少10天以上,稱爲「外源性潛伏期」(EIP)。

國衛院與高雄市衛生局合作,分析2015年疫情的發病時序,發現同家戶內的發病間隔有85%少於3天,研究團隊利用動物實驗證實,蚊子叮咬被病毒感染的動物後,緊接着叮咬下一隻動物,蚊子口器上沾染的病毒,即可完成病毒傳播造成感染,類似於B型肝炎病毒、C型肝炎病毒、愛滋病毒共用針頭的傳染模式。

陳俊宏表示,實驗過程會讓蚊子吸小鼠的血,觀察蚊子的腹部,「吸半飽」後就更換小鼠,發現被叮咬2次以上的小鼠,有25%會感染,將蚊子的口器取下後泡在試管內,並萃取可能的病毒顆粒,再用針頭打到老鼠體內,小鼠都會得病,證實污染的口器可以傳播。

參與實驗的臺灣大學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系助理教授吳師誠指出,實驗將小鼠分成被蚊子咬1口到4口的組別,每組有6只小鼠,單次叮咬約10秒,被咬過1次的小鼠,會被移到「咬2口」的實驗組,之後再以此類推,發現被咬2口以上的小鼠,就有感染的情形。

高雄市衛生局副局長潘炤穎說,埃及斑蚊容易在人口密集區生存,常態分佈下,家戶羣聚個案變多,機械傳播機制或許因而明顯發生,也造成基本傳播數R0值出現明確上升跡象,使流行波段、有幾個禮拜陡升期,所以家戶防治變得非常重要,高雄市今年的策略,就是在通報個案出現時,就會由疫調人員對接觸者採檢並同步噴藥,讓空間內的生物傳播與機械傳播降到最低。

至於未來是否用於茲卡病毒等,同樣主要由蚊媒叮咬傳染的疾病?陳俊宏表示,不排除這個可能性,未來國衛院也會研究其餘如屈公病等蚊媒傳染病,或者衍生多少蚊種可以做機械型,檢視白線斑蚊或者家蚊等,也是重要的研究方向。

這項研究爲加州大學、名古屋大學、清華大學、臺灣大學及國衛院跨國團隊建立的數學模型分析,並解釋了登革熱在社區內快速擴散造成大流行的可能原因,已於今年8,發表在知名國際期刊《Lancet》的子刊《eBiomedicine》。

陳俊宏表示,根據現有理論,以數學模型計算,同一家戶中的感染者間,應至少相隔11天。記者賴昀岫/攝影

陳俊宏說,埃及斑蚊叮咬多個宿主的行爲模式,可能將病毒以機械性模式傳給下一個人。記者賴昀岫/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