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斑蚊尖嘴如共用針頭 加速登革熱傳染

埃及斑蚊可能透過類似「共用針頭」的方式,傳播登革熱病毒。圖/123RF

今年本土登革熱疫情爆發,目前累積逾2.6萬例個案,是臺灣近60年來排名第二的嚴重疫情,僅次於2015年。國家衛生研究院與高雄市衛生局合作,透過動物實驗與數學模型分析,發現埃及斑蚊可能透過類似「共用針頭」的傳播模式,「叮2口」就可能傳播登革熱病毒。

國家衛生研究院感染症與疫苗研究所及國家蚊媒傳染病防治研究中心副研究員陳俊宏說,南部主要活動的登革熱病媒蚊,是偏好在室內環境活動的埃及斑蚊,一次完整的血餐過程,經常需要叮咬多人,這種叮咬多個宿主的行爲模式,就有可能將病毒,以機械性模式傳給下一個人。

陳俊宏表示,過去的研究認爲,病毒要先在蚊蟲體內完成多次複製,再由中腸感染至唾腺,才能在蚊子叮咬下一個人時完成傳播,過程至少需要8天,稱爲「外源性潛伏期」(EIP),人類被叮咬後,發病間隔至少10天以上。

但不論2015年或是今年,疫情都在極短時間內達到高峰,陳俊宏的團隊和高雄市衛生局合作針對2015年的數據分析發病時序,發現同家戶內的發病間隔85%少於3天,動物實驗證實,蚊子叮咬被病毒感染的動物後,緊接着叮咬下一隻動物,蚊子口器上沾染的病毒,即可完成病毒傳播造成感染,類似於B型肝炎病毒、C型肝炎病毒、愛滋病毒「共用針頭」的傳染模式。

陳俊宏指出,實驗過程會觀察蚊子的腹部,「吸半飽」後就更換小鼠,發現被叮咬2次以上的小鼠,有25%會感染,將蚊子的口器取下後泡在試管內,並萃取可能的病毒顆粒,再用針頭打到老鼠體內,小鼠都會得病,證實污染的口器可以傳播。

參與實驗的臺灣大學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系助理教授吳師誠指出,實驗將小鼠分成被蚊子咬1口到4口的組別,每組有6只小鼠,單次叮咬約10秒,被咬過1次的小鼠會被移到「咬2口」的實驗組,之後再以此類推,發現被咬2口以上的小鼠,就有感染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