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再添“1元退市”案例!ST愛康與ST富通同日鎖定退市,昔日明星股爲何隕落?

8月1日晚間,ST愛康(原愛康科技)與ST富通相繼收到深圳證券交易所(以下簡稱“深交所”)的終止上市決定。兩家公司因連續二十個交易日的每日收盤價均低於1元,觸發了深交所《股票上市規則(2024年修訂)》中關於交易類強制退市的規定,8月1日,深交所正式告別了A股市場。這一事件不僅標誌着兩家昔日明星股的隕落,也再次凸顯了A股市場對於上市公司質量的嚴格監管。

從光伏新星到黯然退市

ST愛康,這家曾被譽爲國內光伏配件龍頭的企業,成立於2006年,並於2011年成功登陸A股市場,成爲國內第一家光伏配件上市公司。在巔峰時期,其總市值一度高達275億元,是A股市場備受矚目的新能源企業之一。然而,就是這樣一家看似前景無限的公司,卻最終走向衰落。

根據公告,ST愛康在2024年5月21日至6月18日期間,連續二十個交易日的每日收盤價均低於1元,觸發了深交所《股票上市規則(2024年修訂)》中關於交易類強制退市的規定。這一事件不僅意味着ST愛康正式退出A股市場,而且由於觸及交易類強制退市的情形,公司股票將不會進入所謂的退市整理期,而是直接於決定作出後的十五個交易日內摘牌。

回溯ST愛康的隕落之路,不難發現,其退市並非一蹴而就。早在2024年初,公司就因連續多個交易日收盤價低於1元而引發了市場的廣泛關注,而導致這一結果的根本原因,則是公司長期以來的經營不善和信息披露違規。

6月4日,其董事長鄒承慧曾公開表示公司無ST風險,ST愛康因信披違規而收到警示函。警示函認爲,ST愛康在深交所互動易回答投資者關於“公司是否有ST風險”提問時,直接回復“目前公司不存在被ST的風險”,未充分向投資者披露公司生產經營風險和內部控制風險,相關回復不準確、不完整。

此外,ST 愛康還涉及多起訴訟和仲裁事項,截至6月22日,除已披露的訴訟、仲裁事項外,ST愛康及控股子公司連續十二個月內累計發生的訴訟、仲裁事項共36 件,涉案金額合計爲人民幣 7.6億元,佔公司最近一期經審計淨資產的37.44%。

更爲嚴重的是,公司及實際控制人鄒承慧還因涉嫌信息披露違規被中國證監會立案調查。這一事件無疑給ST愛康的退市之路再添一抹陰霾。據悉,鄒承慧家族曾通過江蘇愛康實業集團有限公司等三家公司持有ST愛康43.63%的股份。然而,在2017年至2022年的五年間,鄒承慧家族進行了大規模的減持,合計減持達6.27億股,套現約20.54億元。

鄒承慧曾在2016年表示:“我們用了近十年的時間實現了百億價值,在下一個十年,我們的目標是千億規模。”

然而,千億沒等到,反而迎來了退市。

同病相憐的退市命運

與ST愛康類似,ST富通也未能逃脫退市的命運。作爲一家同樣在A股市場有着一定影響力的企業,5月20日至2024年6月17日期間,連續二十個交易日的每日股票收盤價均低於1元,同樣觸及了深交所關於交易類強制退市的規定。

雖然ST富通的具體退市原因與ST愛康有所不同,但兩者都反映出了A股市場對於上市公司質量的嚴格監管。根據Wind數據,已有30只股票被摘牌,6月份和7月份的摘牌數量佔比70%。

在退市新規的推動下,那些業績不佳、信息披露不規範、存在重大違法違規行爲的公司將難以在A股市場立足。

本文源自:金融界

作者:郝科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