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歲院士捐款超千萬!捐出畢生積蓄

拿出畢生積蓄,95歲的他捐款總額達千萬元,最初捐款原因是什麼?原本可以頤養天年的他,爲何81歲時開始寫書?與時俱進,學會網購的他購物車中都有什麼?《面對面》專訪華中科技大學退休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崔崑(kūn)。

夫婦倆捐款多筆 總額超1000萬元

支持抗疫資助貧困學生

崔崑院士(右)和老伴朱慧楠教授在位於武漢家中合影。(2017年5月2日攝) 新華社記者 俞儉

今年7月3日,華中科技大學95歲的中國工程院院士崔崑和93歲的夫人朱慧楠教授做出一項決定:向華中科技大學教育發展基金會捐款400萬元,設立“新生助學金”,這筆“新生助學金”將在未來5年內,每年向133名家庭經濟困難的新生各資助6000元。

這400萬元並不是崔崑夫婦的第一次捐款,在今年上半年的疫情中,他們曾以特殊黨費的形式捐出了100萬元,以老黨員的身份支持武漢抗疫。

崔崑夫婦最早一次捐款是在2013年,那年他們向華中科技大學教育發展基金會捐出420萬元,五年捐完,用於設立“勤奮勵志助學金”。“學生必須勤奮,這都是貧困學生,但必須要努力學習。勵志就是品德要好,自己知道要有公德、有愛國之心。”

2018年,崔崑夫婦分批捐完420萬元後,又爲“勤奮勵志助學金”追加了180萬元的捐款,將每年資助的學生由45人增加到60人。

時至今日,崔崑夫婦捐款總額超過了1000萬元。

學生受資助後的反饋讓他們堅定決心

“只要學生將來願幫助別人,我們就夠本了”

崔崑院士在位於武漢的家中(2017年5月2日攝) 新華社記者 俞儉 攝

最初讓崔崑夫婦下定決心捐資助學,是他們瞭解到學校裡一些學生困難的經濟狀況。這些學生受到資助之後的反饋更加堅定了他們的決心。

“青年學生都有一個思想成長的過程,在困難時期得到的幫助對他們思想很有用。”崔崑回憶,資助的學生中有個女孩後來去廣西去支教,碰到一個農村孩子。“父母都不在了跟着爺爺奶奶,家裡很窮,但孩子很樂觀。她就要幫助這個小孩子,一個月兩百塊錢,鼓勵他上大學。”

崔崑說,這些被資助的學生都有共同意願,將來只要有條件也要做公益事業。“看到這些,我多高興!我們兩個人只要有四個學生,能夠將來願意像我們一樣去幫助別人,就夠本了。”

穿了三十年的夾克如今仍常穿

“因爲它好,拉鍊都不壞”

崔崑夫婦所捐出的1000萬幾乎是他們畢生積蓄,全部來源於工資和補貼。

他們一個月給自己留多少生活費呢?“我吃有益健康的東西,一個月用不了幾千塊錢。我老伴一個月能拿萬把塊,她的錢足夠生活用了,我的工資全部拿出去。”

崔崑夫婦一直住在學校分配的院士樓內,沒有買房子傢俱看上去也比較老舊。崔崑的一件夾克甚至穿了三十年,“我現在經常穿,爲什麼呢?因爲它好,拉鍊都不壞。”

研究成果創造經濟效益超2億元

獎金對我沒有吸引力

崔崑院士在位於武漢的家中使用電腦修訂專著。(2017年5月2日攝) 新華社記者 俞儉 攝

崔崑1948年畢業於武漢大學機械系,1951年至1954年在哈爾濱工業大學研究生班就讀。後來,崔崑還到莫斯科鋼鐵學院進修,是新中國培養的第一批金屬材料專業人才。他的研究成果曾填補國內空白,也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1997年,崔崑當選爲中國工程院院士,人稱“鋼鐵院士”。當年的申報材料顯示,他的研究成果所創造的經濟效益超過了2億元。

談起自己的利益時,崔崑院士表示,獎金這對他來說沒有吸引力,“只要我的東西能夠得到應用,特別是還列到國家標準,我比什麼都高興。”

81歲寫書,歷時7年撰寫200多萬字

“寫不出來會是我一輩子的遺憾”

2006年,崔崑院士告別教學與科研工作,81歲的他開始寫書。“我不能去工廠、不能做課題了,還能做什麼貢獻呢?寫書。這就是我後半生把我的經歷、所收集的資料整理出來貢獻給大家,這比我搞幾個新鋼種出來價值還大。”

寫書的7年,崔崑院士每天從早晨起來一直寫到晚上,“我年齡大了,再不寫寫不出來了,所以有緊迫感。”崔崑表示,書寫不出來會是一輩子的遺憾,“人這一生總要做一些有用的事。”

2012年8月,崔崑院士用了7年的時間,獨立完成了《鋼的成分、組織與性能》的撰寫。全書200多萬字,1500多頁,是我國第一部全面系統介紹特殊鋼的專著。隨後,他又用了7年時間進行了修改補充,出版發行第二版。如今按照他的計劃,再用五六年的時間出版發行第三版

近幾年學會網購

“把煩惱的事變成快樂的事,又可以多活幾歲”

崔崑院士在位於武漢的家中拿出手機說,他也用微信支付寶,也常常上網購書、聽聽音樂。(2017年5月2日攝) 新華社記者 俞儉 攝

爲了寫書,崔崑院士從80多歲開始自學計算機軟件、打字繪圖。近幾年,這位90多歲的老人又開始學習使用智能手機。如今,他已養成了通過手機進行網絡購物的習慣。

“網購很容易,我現在買的東西多。”崔崑院士開心地跟記者分享了自己購物車裡面的東西:花捲、大肉包排骨……

崔崑院士說要與時俱進,學習計算機、手機。“老人最煩的就是買東西不方便,得跑路。網購學會了真方便,我會了網購以後,把煩惱的事情變成快樂的事情,我又可以多活幾歲。”

談到未來生活,崔崑院士表示和老伴商量好了“只做兩件事情”:他寫書,她搞集郵唱歌,一起做公益活動。“希望在我們走的時候把錢都用出去,用到有用的地方,我們走的時候就會很快樂。如果我們走的時候,還有一大堆錢放在銀行裡,就是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