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1後重啓生機 仲介深入南投荔枝社區任志工

信義房屋積極籌備社區一家活動。(圖/信義房屋提供)

記者郭芳如/臺北報導

曾有想過手邊零食乾糧是怎麼來的嗎?而我們大多都吃過的「龍眼」,和與它時常搞混的「荔枝」所做成的「荔枝幹」,這個發想又是怎麼來的呢?其實是當初位於南投縣中寮鄉的社區,經歷921地震後,慢慢重建、自立、再起,轉爲學習型社區。而生產荔枝的中寮鄉農民,卻飽受中盤商不平等的待遇,得不到相對的回饋。最後爲制訂市場價格的不平等,纔會以延長銷售期、增加產品附加價值,就是將荔枝做成「荔枝幹」,來實質地提升農民的收入。

▲荔枝示意圖。(圖/記者謝孟儒攝)

南投縣中寮鄉在經歷921地震後,龍眼林福利協會慢慢從重創安置社區,轉爲近年來的學習型社區邁進。整合社區協調、溝通、照護、教育等多元方向,並期待能結合在地資源。而信義房屋志工,也參與龍眼林社區舉辦的社區共餐,志工們阿公阿嬤打菜、盛湯。透過美食話題,一下子就拉近了年齡上的差距,阿嬤甚至找出自己手繪畫本跟志工們分享,忽然之間他們不僅是忘年之交,更像是祖孫羣聚一樣,談天說地、自在相處。

餐後,爲了幫助社區農民們永遠做不完的農事,志工們話不多說,直接捲起袖子,發揮團隊合作精神,一同與社區農民整理洛神花田。志工分成兩組,一組除去洛神花植株周邊一尺的雜草另一組則出發龍眼竈,協助烘焙荔枝幹。

最後志工到訪龍眼林社區的活動,已經進入尾聲,在滿頭大汗卻滿臉笑容表情裡,龍眼林福利協會專案經理卓才富忍不住感性地說:「感謝信義房屋志工帶給社區長老充滿歡樂活力的一天,也歡迎志工邀請親朋好友一起走訪龍眼林,讓大衆瞭解農村、體恤農民,進而帶動農村的活力,促使更多青年願意回鄉工作臺灣農村的未來就會更美、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