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迎國旅反彈潮!學者曝「觀光型態將大變」:不會再報復性旅遊

學者認爲,不會再出現報復性旅遊。(圖/記者李宜秦攝)

記者李宜秦/臺北報導

近日國內疫情轉爲平穩,每日確診案例略降,觀光學者推估,8月有機會出現「國旅反彈潮」,不過屆時旅遊模式將與去年不同,也不會再有「報復性旅遊」,民衆會選擇較近的地點觀光,旅遊時間也會縮短。至於國際旅遊活動,則須等到2024年纔可能恢復到2019年的水準

世新大學觀光學系教授陳家瑜表示,6月底到7月中是關鍵時期,若這段時間確診數可壓制二位數,那預計8月就會再有一波國旅反彈潮,不過不太可能再出現「報復性旅遊」的情況

陳家瑜指出,由於指揮中心不斷宣傳「不可放鬆」,因此即使國旅活動恢復,民衆應也會選擇在居住地附近旅遊,不像去年會跨縣市的跑往離島花東等地觀光,且旅行時間也會變短,從過去的四、五天變成一、兩天,也會減少在外奔走的行程,「這一波反彈的旅遊行爲會與去年完全不同」。

針對國際推動的疫苗護照,陳家瑜表示,近日歐盟將臺灣列入白名單,我國也不可能永遠自我孤立,遲早必須放寬他國旅客來臺標準,必須提出對等條件,纔可能恢復國際旅遊活動,她建議,指揮中心可跟進國際上最多國家使用的標準,現在開始超前部署

陳家瑜表示,國際旅遊的恢復與臺灣羣體免疫有較大關聯,必須達到全臺疫苗接種率6成以上,纔可能達到羣體免疫,因此這就又與「疫苗何時到」有關,依照目前的進度來看,今年以前國際旅遊恐仍無機會恢復。

▲學者指出,八月有望逐步恢復國旅活動,但民衆暫時不會進行遠距離的旅遊。(圖/記者謝婷婷攝)

高雄餐旅大學觀光研究所教授劉喜臨表示,若8月可逐步恢復國旅活動,應比照去年2、3月時期的防疫作爲,當時疫情剛爆發,防疫作爲相當嚴密,包括遊覽車梅花座、團餐人數限制等,他坦言,長遠來看仍要保守一點,但仍希望「不要完全不能動」。

關於疫苗護照的推動,劉喜臨表示支持,6月開始國際上的商務旅遊活動已有逐步解封,不過估計仍要等到2024年才能恢復2019年的旅遊水準,未來2年會是逐步回穩,而臺灣因爲去年疫情控制良好,導致疫苗接種率落後他國一年,因此纔會比較跟不上國際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