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PMI、NMI皆上揚 中經院:景氣雖好轉但訂單能見度未明朗

▲中經院院長張傳章。(圖/記者餘弦妙攝)

記者餘弦妙/臺北報導

中華經濟研究院今(3)日公佈7月份臺灣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 中斷連續3個月緊縮轉爲擴張,指數攀升6.9個百分點至54.1%。

中經院指出,五項組成指標中,新增訂單生產人力僱用轉爲擴張,供應商交貨時間持續上升,存貨持續緊縮。六大產業中,五大產業回報 PMI 爲擴張,依擴張速度排序食品紡織產業(66.9%)、交通工具產業(61.4%)、化學暨生技醫療產業(57.1%)、電子光學產業(53.2%)與基礎物料產業(50.7%)。僅電力機械設備產業(47.3%)仍回報緊縮。

「未來六個月展望」指數在4月滑落至創編以來最快緊縮速度後,緊縮速度持續趨緩,本月指數續揚5.2個百分點至49.3%。對此, 中經院院長張傳章說,主因爲電力暨光學、電力暨機械設備2大產業,由於廠商憂心國際2次疫情擴散,加上疫情恐影響科技大廠新機時程,導致相關廠商對未來看法仍趨保守。

而在7月臺灣非製造業經理人指數(NMI)部分,則是續揚 3.3 個百分點至 57.3%,爲2014年8月創編以來最快擴張速度。

另外,未來六個月展望指數續揚0.4個百分點至52.1%,連續第2個月呈現擴張。八大產業中,六大產業回報未來六個月展望呈現擴張,各產業依指數擴張速度排序爲零售業營造不動產業資訊通訊傳播業住宿餐飲業運輸倉儲業教育專業科學業。而金融保險業批發業則回報未來六個月展望呈現緊縮。

對此,張傳章分析,主要是因爲國內疫情控制得當,再加上三倍券上路消費相關廠商皆有信心,不過目前尚有許多不確定性,若是要說景氣迴歸正軌還太過早,臺灣是出口導向國家歐美國家都尚未解封,因此對於經濟要回到疫情之前仍言之過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