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歲男孩被46名家長聯名勸退?校方:涉事男孩未確診多動症,正在家上網課

央廣網北京4月12日消息(記者汪寧 趙玲)近日,湖北武漢7歲男孩“因多次欺負同學被家長集體請願讓其轉學”一事引起關注。

4月12日,男孩所在學校表示,涉事男孩並未確診“多動症”。此前,該校接到過家長們的投訴,並與涉事男孩及家長溝通。但是,涉事男孩有接受教育的權利,所以學校給他安排了網課,班主任每天會關注孩子的學習。目前,學校決定先由家長將其帶回教育,等五一假期後返校。同時,學校也希望家長給孩子足夠的包容,通過教育慢慢轉化。

7歲男孩被家長聯名勸退?校方:雙方家長已達成和解

據此前媒體報道,武漢某小學一年級某班學生小明(化名)多次毆打同學“犯衆怒”。4月1日,該班其他46名學生的家長聯名向學校提出“請願”,讓小明轉學,否則不敢讓自家孩子繼續上學。家長們希望,學校可以勸誡小明在4月30日前完成轉學,並同步在教室安裝監控。在對方辦理完轉學手續前,小明媽媽應履行承諾,將其帶回家教導。

打人孩子的媽媽王女士(化姓)表示,小明今年7歲,此前曾帶他去醫院檢查過。“(檢查結果)顯示多動症,醫生也沒給開診斷證明或是開藥。”

4月12日,小明所在學校一工作人員介紹,小明是今年二月份轉來該班的,並未確診“多動症”。其與同學交往中有一些方法不當的地方,比如上課不是太守紀律,喜歡對同學有打、拉扯的行爲。在小明跟班上學的前期,與已經形成良好的班風和學風有點格格不入,班幹部也有監督或提醒。

對於該情況,校方一名負責人表示,學校曾跟小明家長溝通過,學校平時也很關注他的表現。有時,班主任也向學校反映小明有進步,還讓他當了班幹部,但孩子行爲習慣不好,雖然有變化卻不明顯。3月28日,小明再次欺負同學,被班主任批評教育後,又於29日踢了同學三腳。

“當時踢人孩子的家長連同被踢的孩子,以及班主任一起到醫院進行了及時處理,但家長有意見。因爲溝通後,這個孩子還踢人。3月30日-31日,(踢人的孩子)引起被他打過孩子的其他家長不滿,把孩子種種表現在羣裡進行溝通。4月1日,家長們發出聯名信,要求該男孩離校或轉班,學校最後決定先由家長將其帶回教育。”上述負責人說。

此外,校方表示,4月1日,孩子被帶走後沒再來上學,但他是一個7歲的孩子,同樣有接受教育的權利,學校爲其安排了網課,班主任和數學老師每天也會關注孩子的學習。五一假期後,孩子將返校。屆時,再看男孩是否還有打人等不能夠自控的行爲,或者爭取孩子家長陪讀一段時間。目前,雙方家長已達成和解。

校方稱將加強監管和引導 專家:應加強家庭、學校、社會三方共治

據學校工作人員介紹,針對小明緣何出現這種情況,學校也曾跟小明家長溝通,瞭解到小明家長忙於生意,平時疏於教育和引導,很多行爲是其看手機和在家附近的市場裡跟其他人學到的一些不好行爲。對此,學校會加強監管,也會多對孩子進行正面引導。

對此,華中師範大學教授、中國青少年心理衛生專委會榮譽委員鄭曉邊表示,小明的這些行爲是學校裡常見現象,即在行爲習慣培養上出了一些問題。

鄭曉邊說,兒童行爲習慣的不良形成在3-6歲期間,與家庭生活有關,因爲這個年齡段是孩子的敏感期和關鍵期。在此期間,如果家庭教育沒有很好引導,孩子可能會模仿父母或其他人的說話方式和行爲。在孩子8歲左右進入小學後,學校可以通過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開設,緩解心理問題,對於一些特殊兒童羣體可以進行特殊訓練,要讓孩子意識到自己行爲的過錯,幫助其矯正錯誤。

鄭曉邊認爲,在這個事件中,家長寫聯名信進行發泄或達到讓其他孩子轉走的行爲並不可取,也非理性的解決方式,這樣會造成教育不公平。學校應對家長進行依法育兒系統培訓,提高家教水平,引導其懂法守法,還要理解學校理應遵循國家所要求的教育公平政策,讓家長能夠心平氣和地坐下來討論和擬定方法,而不是讓孩子停學就解決。

此外,鄭曉邊表示,孩子媽媽寫安全保證書,承諾“一旦再發生毆打、辱罵、恐嚇等傷害全班同學的行爲,就主動讓小明轉學”的行爲也不妥當。國家現在推行家庭教育促進法,目的是依法育兒。家庭教育主體責任是父母,要讓家長了解依法育兒的本質,如何改善自己的教養方法,配合學校改善教育方式,使家長們認識到他們是第一責任人,再通過家庭、學校和社會共同努力,讓孩子健康快樂成長。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繫: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爲我們將追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