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星象接連登場 寶瓶座流星雨每小時上看50顆

臺灣2019年後,5月5日上午將再次出現「月掩火星」,未來在夜間發生且適合觀賞的月掩火星,則要等到2136年。圖/臺北天文館提供

時序進入5月,精彩天象緊湊登場,臺北天文館預告,4日將有「土星合月」,5日發生少見的「月掩火星」,6日則是每小時上看50顆的寶瓶座η流星雨極大期,尤其10日爲今年第二次水星西大距,13日清晨,水星在東方仰角最高,是觀察最佳時機,還有31日再度出現「土星合月」。

天文館指出,5月兩次土星合月的適合觀賞時間,分別是4日日出前,在東方曙光中可見相距不到2°的土星和殘月,另一天則是31日午夜後,雖然臺灣看到土星與月亮相距超過6°,但南美洲南部卻能見到「月掩土星」奇景。

「月掩火星」則是5月5日上午10點38分至11點57分,因發生於白天,民衆得用天文望遠鏡才能觀賞。天文館說明,這是臺灣2019年後再次出現月掩火星,在夜間發生且適合觀賞的月掩火星,則要等到2136年。

天文館分享,今年寶瓶座η流星雨極大期爲5月6日,由於月相近朔、月光干擾小,觀賞條件絕佳,預期每小時天頂流星數(ZHR)將可達50;流星雨輻射點於凌晨1時30分自東方升起後,就能觀賞,愈接近曙光前的數量愈多。天文館也將前進高山,透過YouTube頻道「臺北天文館」戶外直播,與大家分享美麗的流星雨畫面。

天文館也提到,5月10日水星西大距時,水星與太陽的距角達到26.4°,日出前曙光中,在東方地平面附近以肉眼即可找到0.4等的水星。由於緯度和季節的關係,5月13日纔是水星於日出時達最高仰角的日子,高度可達約15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