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年前中國不惜一切,幫非洲人修鐵路!如今他們把電纜挖出來賣?

«——【·前言·】——»

說起中國和非洲的友誼,很多人都會提到那條貫穿非洲大陸的"坦贊鐵路"。

早在上世紀60年代,當中國還處在貧困落後的狀態時,就主動向非洲國家伸出了援手,在當地修建了這條鐵路大動脈,將贊比亞和坦桑尼亞兩國緊緊相連。

然而,這條曾經見證中非友誼的鐵路,現在卻處於困境當中,不僅運輸量一日比一日少,當地的居民爲了獲得錢財甚至去挖鐵路下的電纜,這樣的狀況令人深感痛心,坦贊鐵路是如何變成現在的模樣的呢?

«——【·坦贊鐵路·】——»

坦贊鐵路。一條看似平凡的鐵路,承載着中非人民之間的深厚友誼,見證了中國從一個被欺壓的弱小國家,成長爲今天的國力強盛。而這條鐵路的誕生之路,更是凝聚着無數中國兒女的鮮血與汗水。

20世紀60年代,贊比亞和坦桑尼亞剛從殖民主義統治下解放出來,急需發展本國經濟。但贊比亞是一個內陸國家,坦桑尼亞雖在沿海,卻地形複雜交通閉塞,都極大制約了兩國的出口和發展。

於是,兩國領導人拍板決定:修建一條連接兩國的鐵路,打通經濟發展的大動脈。

可是,兩國當時窮困潦倒,哪裡來的錢和技術修路?在向西方國家求援無果後,他們把希望寄託在了當時也正處於內憂外患的中國身上。

儘管當時的中國自身也正面臨着重重困難,但毛主席和周總理深知,要走向復興就必須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

幫助非洲兄弟實現發展願景,不僅是國際主義的重要體現,也將爲我們贏得更多支持,打破外交孤立的困境。

«——【·全力援助·】——»

於是,在1967年,中國同坦桑尼亞、贊比亞三國正式簽署了鐵路援建協議。

中國將爲兩國提供達10億元人民幣的無息貸款,同時派出成千上萬的工程師和工人前往非洲,全權負責修建這條貫穿非洲的鋼鐵巨龍。

爲了確保工程實施,我國專門從各地遴選了一批優秀的工程師和技術人員組建坦贊鐵路工程指揮部,直接掌管鐵路建設全過程。工人們則是從1969年陸續抵達非洲,開啓了一段艱辛而不平凡的奮鬥征程。

要知道,這條鐵路貫穿了坦桑尼亞和贊比亞兩國,地理環境十分複雜。山高谷深,河流湍急,原始叢林遍佈。當時的施工條件極爲惡劣。

熱帶叢林裡潛伏着各種致命疾病,瘧疾肆虐,曾有數名中國工人不幸罹難。同時,由於當地基礎設施極爲落後,修建鐵路所需的物資也都得長途跋涉運往施工現場。這使得整個工程進度異常緩慢。

除了與自然和病魔的搏鬥,施工現場還時常遭到敵對分子的襲擊和破壞,中國籍工人們也時常遭受生命威脅。據說,整個施工過程中,就有70多名中國工人永遠長眠在了異國他鄉,爲這條鐵路鋪就了一條坎坷之路。

儘管艱難重重,但我國工人們從未消沉,用頑強的鬥爭精神一次次戰勝重重阻力。終於,在1976年,全長1860公里的坦贊鐵路正式貫通。

這是一條承載着中非人民深厚友誼的鋼鐵長龍,更是展現中華兒女頑強意志和不屈鬥爭的永恆象徵。

雖然現在由於年久失修,鐵路已漸趨蕭條,但在那個年代,它曾如同一股強勁動力,推動了贊比亞和坦桑尼亞兩國的經濟騰飛,助力了兩國走上了發展的陽關大道。

«——【·搖搖欲墜·】——»

然而,隨着時間的推移,坦贊鐵路的運營狀況開始出現下滑。

在坦贊鐵路通車運營50多年後,這條曾經串聯東非和南部非洲國家經濟命脈的鋼鐵長龍,如今已是黯然失色。由於種種原因,它的運營狀況一落千丈,吞吐量遠不如當年。

據一位資深鐵路司機回憶,在他年輕的那些歲月裡,每天都會有大量的貨車和客車在這條鐵路上來回穿梭。那時的坦贊鐵路可以說是非常繁忙,像一條汪洋的大江,貨物和人員的流動從未間斷。

然而時代變遷,進入新世紀後,由於區域內其他交通方式的興起,坦贊鐵路的運輸量逐年下滑。到那位老司機退休時,一天裡能見到的火車數量已經寥寥無幾。

有時連一對列車都看不到,這條本該是熱火朝天的鐵路似乎已經步入了寒冷的冬眠期。

自然,運量的銳減必然會直接影響到這條鐵路的經濟效益。如今鐵路公司已無力支付工人的退休金,連最基本的運營費用都捉襟見肘。

一位老鐵路工人無奈地說,鐵路上本該井然有序運轉的火車,如今竟也像遊蕩的乞兒,行走在被遺忘的鋼軌上。

坦贊鐵路運營困難的另一個主因,就是長期的維護不力導致整體設施老化嚴重。修建這條鐵路的年代已經過去了半個多世紀,當年所使用的設備和材料早已步入了更新換代的期限。

鐵軌年久失修,出現了大面積鏽蝕;橋樑路基由於長期風吹日曬,也面臨着坍塌的風險;鐵路沿線的通訊和供電設施同樣陳舊殘破。總之,你所見到的處處都是坦贊鐵路嚴重老化的景象。

與此同時,由於長期資金短缺,兩國政府和鐵路公司對這條鐵路的維護投入也明顯不足,根本無力對老化設施進行全面翻新。

比如鐵軌的維修只能是臨時性的,應急處置而非徹底解決;而新式列車和信號系統的引進更是無從談起。

在如此粗放式的運營和管理下,鐵路的安全隱患也不斷增加。如專家所說,如果任由老化一直持續下去,坦贊鐵路極有可能在不久的將來全線停運,成爲一條徹底的"垃圾鐵路"。

除了維護不足外,坦贊鐵路當前面臨的另一大難題就是沿線貧困居民對其的不當破壞行爲。一些生活環境極爲惡劣的居民爲了維持生計,竟將鐵路當成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資源寶庫。

他們中的一些人會偷盜沿線的鐵軌,拿回家中當做建築材料或者圍欄;一些人則直接挖掘路基旁的電線電纜,貪婪地將其拿去出售,以換取一些微薄的收入。更有甚者,一些居民竟將鐵軌附近的大樹推倒,從而加劇了鐵路的泥石流風險。

面對如此嚴重的羣衆性破壞行爲,雙方政府和鐵路公司已多次進行勸阻,並採取了一些懲戒措施,但效果卻並不理想。貧窮造就了這些行爲,只有發展經濟、改善民生,才能真正解決這一頑疾。

在如此種種困難的夾擊下,這條承載了中非兩國人民深厚友誼的鋼鐵長龍固然已是風光不再,但我們有理由相信,只要雙方共同努力,這條陪伴兩國成長的"命脈"一定還會重煥光芒。

儘管如此,中國並沒有放棄對坦贊鐵路的支持。通過多次提供技術和資金援助,中國幫助坦桑尼亞和贊比亞進行鐵路的維護和升級。

此外,中國還積極參與非洲其他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繼續深化與非洲的合作關係。

«——【·友誼不朽·】——»

誠然,在50多年後的今天,當年那條連接東非和中南非的鋼鐵巨龍已有些衰敗。一度因爲缺乏維護保養,甚至還出現過當地居民拆卸鐵軌和電纜的糗事,令這段承載着中非友誼的"鋼鐵長龍"搖搖欲墜。

但是,儘管面目全非,坦贊鐵路的精神永遠熠熠生輝,照亮了中非兩國人民友誼的道路,也深深融入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民族血脈。

正是那些艱苦樸素的工人們,用他們的青春熱血塗抹出了友誼的彩虹。他們正是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縮影,。

他們衝鋒在前,與熱帶叢林鬥爭,與高山峽谷搏擊,與瘧疾對抗;他們在暴雨驟雪中操作,哪怕面對什麼樣的苦難,也絕不退縮。對於堅韌的中華民族而言,再大的困難都是一種歷練,是淬火重塑的過程。

這種"拼盡全力"的堅韌品格,正是在那無數個日日夜夜的施工過程中一點一滴凝聚而成的"坦贊鐵路精神"。

它就承載在每一寸鐵軌之上,鐫刻在每一個工地上。正是這種堅忍不拔的品格,讓一條看似平凡的鋼鐵長龍成爲了中非友誼的永恆象徵,也讓整個非洲大陸銘記住了那個偉大的東方民族的硬氣和擔當。

«——【·攜手共進·】——»

而今天,當中國強起來後,我們依舊沒有忘記當年的諾言和囑託。在"一帶一路"倡議的指引下,中國已爲非洲多國修建了大量基礎設施設施,幫助他們擺脫貧困邁向發展。

就拿肯尼亞來說,中國已經爲這個東非國家修建了連接首都內羅畢到蒙內鐵路,全長480公里,是目前非洲大陸上最先進最大的標準軌距鐵路工程。

這條被譽爲"肯尼亞的脊樑"的鐵路不僅將肯尼亞和鄰國密切聯繫在一起,更成爲聯通整個東非的關鍵樞紐。

除肯尼亞,中國"一帶一路"的身影幾乎遍佈了整個非洲。僅2022年,我國對非洲投資就超過4.2萬億元人民幣,改善了無數國家的基礎設施條件。

鐵路、港口、公路、電站等"民生工程"已遍佈撒哈拉以南非洲38個國家,直接惠及20多億非洲人民。中國也成爲非洲國家合作伙伴和最大貸款國,深深鐫刻在了非洲人民的心中。

我們與非洲的這份情誼,從半個多世紀前坦贊鐵路的修建就已經開始了鋪墊。伴隨着中國日益強大,這種情誼正在走向全新的高度。

從昔日被壓迫、落後的狀態一步步走向繁榮富強,中國用實際行動詮釋了"達則兼濟天下"的處世哲學和胸懷天下的大國擔當。

正如當年修建坦贊鐵路的決心和勇氣一樣,中國正以更加堅定有力的步伐,攜手非洲兄弟邁向更加光明的未來。

«——【·結語·】——»

總之,中國和非洲的友誼路會一直延續下去。經過半個多世紀的發展,這條路現在已然成了一條雙向的大路,不僅是中國通往非洲發展的大道,也是非洲友人借鑑中國發展經驗的便捷通道。

當年,我們爲他們修路;如今,我們同在"一帶一路"上攜手同行,共同譜寫中非命運與共的新篇章。歷史的接力棒將永遠傳遞下去,而偉大的友誼永不止步。

參考資料:

坦贊鐵路現狀:努力維持運營 期待重生——中國青年網

參考消息國慶特稿丨坦贊鐵路見證中非“全天候”友誼——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