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成長者未規律運動 長者運動1年 嗨喊可用「蹲式馬桶」

周大哥(左)說,運動2年多,肌力測驗增加了1公斤。程女士(右)則鼓勵身邊親朋好友「運動身體好,兒女沒煩惱」。記者鄒尚謙/攝影

臺灣2025年將邁入超高齡社會,長者佔比將達20%。統計截至113年1月,全臺65歲以上長者人口數已達431萬餘人,佔總人口數18.4%,屬高齡社會,如何讓長者順利老化、健康老化成爲全民課題。國健署社區健康組長李嘉慧表示,每週至少從事150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就能促進健康,但近4成長者沒有規律運動,因此國健署規劃了178處銀髮健身俱樂部,讓長者可以就近運動。

依據國家發展委員會預估,民國114年臺灣將邁入超高齡社會,屆時每5個人當中,會有1個人超過65歲。衛福部國健署呼應世界衛生組織(WHO)倡議,提升長者內在能力,藉由運動指導員搭配營養師,強化肌力、肌耐力與平衡力,有助於預防延緩老化、預防肌少症、跌倒、憂鬱與認知功能下降等。

而教育部體育署112年運動現況調查結果顯示,65至69歲及70歲以上長者規律運動比率各爲61.1%及57.4%,等同將近4成長者沒有規律運動;另外,國民健康署106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65歲以上年齡層每週身體活動量符合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標準百分比僅39.9%。

國健署長吳昭軍表示,WHO建議65歲以上長者每週身體活動量至少150至300分鐘中等強度有氧身體活動,另外,建議每週3次促進平衡及防跌之身體活動。

李嘉慧指出,國健署規劃110年至114年布建288處銀髮健身俱樂部據點,截至112年已布建128處據點,今年將再布建36處據點,每週150至300分鐘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可以增加肌力與肌耐力、柔軟度、平衡感、心肺功能、行動能力、認知功能、情緒、社交參與等8大好處。

許多據點不僅提供運動課程服務。李嘉惠說,據點會結合營養等衛教、手作課程或遊戲互動等項目,成爲長者互相鼓勵、話家常、支持陪伴或第二個溫暖的家。此外,更有許多長者進一步成爲據點志工,與其他人分享自身經驗,互相協助與鼓勵,共同促進銀髮族社會參與及貢獻,提升自我價值感。

參加銀髮健身房近1年的程女士表示,以前出門在外都在找坐式馬桶,但經過長期運動訓練,現在蹲式馬桶也沒問題,覺得下肢肌肉「很夠力」,也覺得自己精神好、體態好,更找了身邊親朋好友都一起來運動,鼓勵他們「運動身體好,兒女沒煩惱」。

參與2年多的周大哥則說,社區附近的運動課程都是「秒殺」,以前運動都不知道訓練「小肌肉」的重要性,只知道訓練二頭肌、三頭肌等等,專業老師教導才更知道怎麼運動、避免運動傷害;且他今年已經70歲了,但還是可以跳得很高,運動2年多,肌力測驗增加了1公斤,更勉勵身邊親朋好友「沒有健康,再多財富都是假的」。

吳昭軍也鼓勵,民衆多多善用在地建置之銀髮健身俱樂部資源,依自己的健康狀況,逐步增加運動次數及身體活動量,迎向高齡長者的健康生活。

國健署長吳昭軍表示,WHO建議65歲以上長者每週身體活動量至少150至300分鐘中等強度有氧身體活動,促進平衡及防跌之身體活動。記者鄒尚謙/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