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餘家機構同臺擘畫資本長期之基,21世紀基金業年會閉幕,肖鋼參加閉門研討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黎雨辰 北京報道
2024年是中國公募基金行業發軔的第26年。自誕生以來,我國基金業從零起步,在市場風浪中不斷成長,如今總規模已超過32萬億元。
公開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公募基金管理總規模達到32.07萬億元,產品數量超過1.2萬隻,創歷史新高。同期,私募基金規模19.92萬億元,產品數量達到14.76萬隻。
2024年,隨着全球經濟的逐步復甦,資本市場回暖,中長期資金加大入市腳步,被動投資快速崛起等一系列新變化的發生,基金行業正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但同時,市場的不確定性、監管政策的調整以及技術變革的快速迭代,都將對基金行業的專業能力、風險管理及創新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12月12日,由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主辦、21世紀經濟報道承辦,廣發基金、南方基金特別支持的南方財經國際論壇2024年會——21世紀基金業年會順利召開,本屆論壇以“基金煥‘新’擘畫資本長期之基”爲主題。
本次基金業年會下設閉門研討會一場、主題發言三場、圓桌論壇兩場,同時包含21世紀金牌投顧項目、智庫成果發佈等諸多個性化環節。
30餘家頭部基金業機構高管或主要負責人與會,圍繞年內基金業熱點與趨勢性話題匯聚暢言。
年會的閉門研討環節,以“證券基金行業創新發展實踐”爲主題,特別邀請到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原主席肖鋼、國家金融監管總局股份制銀行部原主任趙江平等出席,易方達基金董事長(聯席)劉曉豔、博時基金總經理張東等10餘家機構負責人蔘會。
閉門環節,與會嘉賓對行業創新發展的話題進行了研討,亦圍繞主動投資、被動管理在基金業大趨勢下各自的發展生態與機制建設分享了見解與建議。
共話基金投資新範式
穿越全球資本市場的震盪,站在辭舊迎新之際,基金業又迎來了新週期、新動能。從公募到私募,我國各類基金業機構主體,在當前對行業趨勢和資產配置機遇分別有着怎樣的觀察?
在主題發言環節,香港投資基金公會行政總裁黃王慈明,分享了宏觀資產管理行業在香港發展的態勢,以及香港公募基金市場整體表現的諸多特徵。
黃王慈明提到,近兩年來,內地資管機構對香港資管行業的參與正呈現出愈發深入的特徵,香港零售公募基金的銷售表現亦不斷修復。隨香港基金投資者對海外資產和多元配置的需求不斷提升,爲投資者提供一籃子不同地區、不同資產類別的投資產品及方案,將成爲香港基金業拓展的關鍵支撐。
面向2025年的趨勢性先機,“萬億公募”和“百億私募”也紛紛建言一線配置思路。
相聚資本總經理樑輝以“變革時代的成長投資”爲題,分享了他對半導體、AI兩大賽道的投資機會和投資邏輯的思考。在樑輝看來,當前半導體行業存在三種機會:以製造業爲主的週期性機會,以設計、設備、材料爲主的成長性機會,以及高階製程的主題性機會。
AI的結構性投資機會同樣豐富,且滲透率拐點將會出現。“之前我們看到的AI都是處在大模型階段,還沒有轉向應用層面。但應用可能在未來會出現非常快地增長,並帶來滲透率的快速提升。”樑輝稱。
嘉實基金副總經理姚志鵬則在主題發言中表示,站在當前時點,無論是資本市場人士還是產業人士,都不應該低估國內政策的“累積效應”。他指出,政策在三方面驅動着市場中長期向好:一是系列穩增長政策,對需求擴張和供給優化具有正面託舉作用;二是地方財政壓力有所緩解,廣義財政大概率擴張;三是政策端資本市場支持政策發力,中長期資金入市動力較高。
在投資方向上,姚志鵬則認爲新質生產力主題將景氣向上、具備投資價值,未來估值擴張和業績彈性都較高。具體來看可以關注五大細分投資機會——AI、固態電池、自動駕駛、機器人和低空經濟。
建言中長期資金入市
今年以來,監管層多次提出並強調中長期資金入市的重要性,強調要大力發展權益類公募基金。
作爲普惠金融的主力之一,公募基金多年來充分發揮資本市場“穩定器”和“壓艙石”的重要作用,但在吸引中長期資金入市方面,依然任重而道遠。
國內中長期資金入市的空間有多大?有哪些可能的堵點?不同公募又該如何結合自己的風格特色、在實踐中尋找有效舉措?
對此,工銀瑞信基金首席營銷官張波、建信基金副總裁陳正憲、鵬揚基金副總經理李淨、螞蟻集團財富保險事業羣機構合作部副總經理陳猛,圍繞“以機制吸引長期資金願意來、留得住、發展得好”這一主題展開了圓桌討論。
工銀瑞信基金首席營銷官張波表示,養老第三支柱是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和商業養老保險,都有不同的特點,對不同資產的投資約束也不一樣,在操作層面有很多工作需要相互銜接和打通。
“以保險爲例,在‘償二代’制度下,保險機構需要更加精細地識別、計量和管理各類風險,優化資產配置和業務結構,以滿足監管要求。受約束的不僅僅是保險機構,還有保險產品的投資經理,對其有產品端、組合端、負債端等考覈和要求。”張波進一步指出。
建信基金副總裁陳正憲指出,中長期資金入市則一般面臨四個方面的問題。首先,權益市場的波動率較高,投資體感“顛簸”,不利於投資者拉長持有期;其次,機構投資者的考覈期較短,部分以1年爲期,在市場波動較大的情況下,機構投資者可能也傾向於波動操作而非長期持有。
而在解決方案上,陳正憲提出了“結合衍生品平滑波動”的路徑。據其介紹,建信基金是公募基金行業較早的交易所期權策略踐行者,多年來已通過各項數據證明,使用交易所期權可以有效平抑波動。
在產品創新方面,鵬揚基金副總經理李淨還提到可以包括宏觀對衝策略的公募基金,並建議考慮重新放開這類產品的審批。據瞭解,這類追求絕對收益的產品類型,可以使用股指期貨、國債期貨等衍生品進行套期保值,更好的管理組合風險,在公募行業也曾經有過試點。
此外,李淨還建議給予個人參與第三支柱給與更大的優惠,並對服務機構評價多考慮投資者獲得感,降低機構規模的評價權重。同時建議引導投顧機構樹立以投資者利益爲核心的營銷理念,強化投資者適當性管理,優化基金投顧生態中的費用結構,加強對投顧人才體系的建設,夯實投研基礎,制定標準化服務體系,並不斷提高投顧的智能化服務水平。
螞蟻集團財富保險事業羣機構合作部副總經理陳猛則表示,在吸引中長期資金入市方面,螞蟻基金會更多從投資者的視角看問題。
“從螞蟻基金用戶收益研究來看,影響投資者收益的三大因素分別是‘選品’、‘配置’和‘用戶行爲’,影響比重分別是1:4:5。這意味着配置和用戶行爲非常重要,如果用戶有不合理配置,例如短炒、追熱等不理性行爲,可能會導致基金中的部分資金喪失了長期資金的作用。”陳猛稱。在其看來,通過用戶耕耘陪伴和投教,幫助用戶建立理性的配置觀念至關重要。
探索“指數大時代”新打法
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我國指數ETF規模已經突破3.5萬億元。同時,指數ETF的持有股票市值已經超過主動權益基金,“全民指數大時代”未來已來。
如何面對這樣一個大時代?對此,東方證券金融產品總部執行董事李欣、京東財富副總經理馮永昌、富國基金量化投資部副總經理徐幼華和交銀施羅德基金指數投資部總監蔡錚,也在此次基金業年會中進行了專場交流。
談及指數ETF和其他主動權益基金的准入標準差異,東方證券金融產品總部執行董事李欣指出,主動基金更多看基金業績,但ETF更多看基金所在機構的規模、行業地位、影響力,具體到基金層面則主要看基金的流動性、跟蹤誤差以及ETF所在行業在當下的市場背景下是否值得被推薦。
李欣認爲,2024年是繼2018年後指數基金的第二次大爆發,而這一現象背後有幾大原因:一是指數基金比較透明,投資者不用考慮選股和基金經理風格漂移問題;二是指數基金的管理費用和運營成本相比主動基金更低;三是指數基金的客訴壓力和服務壓力相比主動基金更小。
京東財富副總經理馮永昌提到,在今年新一輪指數ETF爆發期中,包括京東金融在內的機構銷售數據出現較大增長,從負債端的角度來看,整個市場呈現機構化的特徵也在加速。
隨着整個宏觀大週期的切換,傳統投資品種的收益率發生變化。馮永昌分享指出,從京東金融對投資收益構成研究結果來看,客戶收益的結構50%是客戶行爲收益,40%是Beta或者資產配置收益,10%是選品超額收益。要對客戶產生影響,需要加大買方投顧的行業發展,進一步提升客戶的行爲收益。
富國基金量化投資部副總經理徐幼華,進一步談到了純被動指數和指增產品之間“相互補充”的邏輯。她表示,雖然Alpha的趨勢是基本向上,但波動的幅度也會和跟蹤誤差有關。因此如果投資者選擇長時間持有產品,指數增強基金可能是更好的選擇。反之,投資決策相對更頻繁的投資者則比較適合ETF。
作爲一家做指數增強業務起家的資管公司,富國基金積累了大量來自量化研究的投研經驗,目前也正將其用在純被動指數產品的發展與佈局上。徐幼華表示,市場時刻發生的變化,需要管理人有一定的左側思維與專業的投研判斷,提前把握未來行業發展與產品佈局時點。
交銀施羅德基金指數投資部總監蔡錚則在會中分享瞭如何利用公司基金特色產品來追求穩健收益。他指出,第一種方式是結合定投以及網格交易策略,儘量平滑市場波動帶來的影響。第二種方式,是將不同風險收益特徵的指數產品構建組合,從而分散組合風險,例如近年被提及較多的“啞鈴”策略,即是將創50指數和紅利低波100指數進行搭配配置。
在談到公司指數產品策略時,蔡錚表示,交銀施羅德基金的定位不是做大而全的指數超市,而更多是想做承載設計師產品的“精品買手店”,公司將其命名爲“交銀指數芯”。據介紹,“交銀指數芯”以資產配置爲導向,帶動精品化的指數產品體系,並結合資產配置衍生出“三芯”驅動的模式和概念,即“芯配置”、“芯機遇”和“芯服務”。
多項個性化環節同步呈現
本屆21世紀基金業年會還同期公佈了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聯合21世紀經濟報道推出的、國內首個買方投顧項目“21世紀金牌投顧”的優秀案例,並召開基金投顧聯盟成立儀式。
據悉,本次“21世紀金牌投顧”共有來自14家機構的18個優秀案例入圍。其中基金投顧優秀案例中,設有優秀基金投顧示範機構、優秀基金投顧示範品牌、成長基金投顧示範機構。21世紀金牌投顧團隊系列中,則設有21世紀金牌投顧團隊、21世紀金牌投顧、21世紀優秀投顧服務機構等不同案例類別。
項目負責人指出,未來,投顧課題組還將發佈基金投顧研究報告,爲市場提供具有指導意義的數據洞察和發展趨勢。同時通過搭建投顧新聞專題,聯合各廣州投顧學院等相關力量,發起優秀案例調研走訪,不斷豐富宣傳報道形式,講好買方投顧故事。
此外,21世紀資本研究院聯合行業力量、在2024年推出的多項智庫研究階段性成果,也在基金業年會中得以揭曉,包含《中國轉型金融研究報告2024》《中國個人養老金髮展報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