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份PMI數據焦點解讀:在房地產行業低迷的情況下,建築業爲什麼能保持較高的景氣度?

原標題:

2月份PMI數據焦點解讀:在房地產行業低迷的情況下,建築業爲什麼能保持較高的景氣度?

央廣網北京3月2日消息(記者呂紅橋)據中央廣播電視總檯經濟之聲《環球新財訊》報道,剛剛過去的2月份,中國經濟運行情況如何?2月份中國採購經理指數(PMI)3月1日發佈,受春節假期因素影響,製造業PMI爲49.1%,比1月份下降0.1個百分點,製造業市場活躍度總體有所下降。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爲51.4%,比1月份上升0.7個百分點,非製造業擴張步伐繼續加快。如何看待和解讀這些數據?

2月份,製造業PMI爲49.1%,比1月份下降0.1個百分點。在構成製造業PMI的5個分類指數中,生產指數、新訂單指數、原材料庫存指數、從業人員指數和供應商配送時間指數都低於臨界點。國家統計局解讀,由於春節假期因素影響,製造業處於傳統生產淡季,再加上疫情防控平穩轉段後企業員工假期返鄉增多,企業生產經營受到較大影響,製造業市場活躍度總體有所下降。

從企業規模看,大型企業PMI爲50.4%,與1月份持平,繼續位於擴張區間,其中生產指數和新訂單指數連續10個月保持在臨界點以上。中型企業PMI爲49.1%,比1月份上升0.2個百分點。小型企業PMI爲46.4%,比1月份下降0.8個百分點,生產經營活動放緩。中國物流信息中心副主任陳中濤分析,大中型企業和小型企業景氣度差距拉大也主要是受春節假期因素影響。

陳中濤說:“主要是由小企業的特點決定的。春節放假,大型企業一般是中規中矩的,可能會堅持到最後再放假。小型企業可能相對靈活一點,有的提前放假了,我們的調查中這種情況是有的。他們放假時間早,放假的時間長,會導致生產指數下降比較明顯。”

2月份,高技術製造業PMI爲50.8%,比1月份下降0.3個百分點,連續4個月保持在擴張區間,行業延續增長態勢。高技術製造業的景氣度爲什麼能在製造業中長期領先?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副部長劉向東分析說:“高技術產品因爲是高附加值產品,它的利潤率是比較高的,所以企業就願意更多增加這方面的投入,增加這方面的產出,這也意味着未來消費升級的趨勢是非常強烈的。在這一因素的帶動下,產業結構也自然會有升級,這就反映了PMI裡出現的這種結構性變化。”

2月份,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爲51.4%,比1月份上升0.7個百分點,非製造業擴張步伐繼續加快。其中,服務業商務活動指數爲51.0%,比1月份上升0.9個百分點。國家統計局表示,從行業看,受春節假期等因素帶動,與節日出行和消費密切相關的行業生產經營較爲活躍,其中零售、鐵路運輸、道路運輸、餐飲、生態保護,以及公共設施管理等行業商務活動指數位於53%以上;航空運輸、貨幣金融服務、文化體育娛樂等行業商務活動指數位於55.0%以上較高位景氣區間。建築業方面,受春節假期及低溫雨雪天氣等因素影響,建築業商務活動指數爲53.5%,比1月份下降0.4個百分點,仍位於擴張區間,建築業總體延續增長態勢。

陳中濤表示:“建築業(景氣度)上升說明投資是穩中有升的,金融與貨幣政策端也在持續發力,對實體經濟的支撐也是在不斷增強。(金融)最近兩月的統計數據表現很好,社會融資規模都在擴大。投資肯定需要資金,所以金融(景氣度)上升和建築業(景氣度)上升是互爲印證的。”

一個疑問是,在房地產行業相對低迷的情況下,建築業爲什麼能保持擴張?而且從市場預期看,建築業業務活動預期指數爲55.7%,繼續位於較高景氣區間,表明建築業企業對未來行業發展保持樂觀。劉向東認爲,這是因爲房地產只佔建築業的一部分。

劉向東說:“交通、水利,以及一些民生領域,比如教育、醫療方面的建設需求缺口還是比較大的。包括保障房、城中村改造,這種建築量也是非常多的。所以即便在商品住宅銷量有所下滑的情況下,其他一些基建領域還是保持相對強盛的勢頭,所以我們整個建築活動還是表現出一種持續積極向好的態勢。”

結合2月份製造業和非製造業的PMI數據,劉向東建議,下一步宏觀經濟政策要重點關注傳統制造業和中小企業。

劉向東表示:“傳統制造業,特別是中小企業還是需要更多的政策支持,引導他們擴大有效益的投資。同時也要通過擴大有潛能的消費,來吸引中小企業增加這方面的投資和產出。從非製造業的角度來看,可能就需要取消一些限制性的措施,使商品和服務的流動更暢通起來。”

來源:央廣網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