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天73死 死亡率飆到2.4% 蘇一峰揭殘酷原因

胸腔醫師蘇一峰指出,國內新冠肺炎死亡率攀升,代表醫療量能不足」,凸顯臺灣多年來重症資源不足的問題。(資料照)

臺灣新冠疫情嚴峻,確診死亡人數也連創新高,5日有37例死亡、6日有36例、連2天來已有73人不幸去世,胸腔科醫師蘇一峰指出,國內新冠肺炎的死亡率攀升,代表「醫療量能不足」,凸顯多年來重症資源不足的問題,同時有限的醫護人力爲了幫重症患者做俯臥姿勢照護,做了許多功德治療,這項目健保也從不給付。

國內新冠疫情至今累積260例死亡,這波本土疫情死亡率達到2.4%,已經高於全球平均值2.16%。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胸腔科醫師蘇一峰在臉書表示,臺灣的死亡率一直上升,清楚地代表醫療量能不足,因爲在臺灣健保下,重症一直是醫院賠錢單位,多年來早就被壓縮到最小,現在面對重症資源不足,要開始討論資源的分配了。

此外,蘇一峰也提到,俯臥姿勢一直是嚴重肺炎的標準治療之一,但是俯臥姿勢很耗費照護人力,過去健保也從來不給付,是吃醫護豆腐的功德治療,增加醫護辛勞直言重症醫療真的是賠錢的單位。

昨天(6日)指揮中心專家小組召集人張上淳也談到臺灣死亡率上升的問題,指出臺灣現在確實已經超過全球整體死亡率,但影響死亡率有幾個重要因素,包括病人有沒有潛伏慢性疾病背景,過去國內新冠死亡率很低,是因爲感染族羣年輕人,如今反過來是以中高齡長者確診的比例高,其次因爲長者多有慢性疾病,都是死亡率偏高的主要因素。

但張上淳也坦言,突然大量重症病患出現,對臺灣的醫療承載造成相當大的壓力,「所以這部分常常會聽到說,在重症高峰,醫療能力在一般的照顧上是夠用,可是現在照顧一個重症病人需要好幾個醫護人員進去」,醫療量能壓力,多少扮演了死亡率攀升的一個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