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1億,維達被賣了

中國的紙業巨頭維達國際,17年的二級市場旅程,最終以261億港元的價格被印尼富商陳江和強制收購的結局落幕。

就在前不久,維達國際發出公告表示,此前印度尼西亞富豪陳江和旗下亞太資源集團子公司,曾以每股要約價23.50港元、涉約11.107億股,總代價達261億港元的要約收購,現今這筆強制性收購已經完成。維達國際正式退市。

2007年,維達在港交所掛牌上市,這是廣東江門第一家成功上市的民營公司,創始人李朝旺也順利從一個農村小夥,順利跨越階層,成爲億萬富豪。維達在停牌前,股價爲23.45港元,總市值達282億港幣。

當然,在這筆收購案裡,李朝旺家族也順利套現退出,前者清空了自己的股份並卸任董事會主席,最後收穫約60億港元(約合人民幣55億元)現金資產。

至此,中國紙業巨頭也從李姓改爲姓陳。

最開始就是個盲殘人福利廠

李朝旺加入維達的時間正值中國第三次創業熱潮期,八九十年代裡憑藉改革開放東風,27的青年小夥開始了自己的勵志故事。

故事以低潮爲起點,當時的維達只是一家名叫“新會日用工業品廠”的盲殘人福利廠,和很多徘徊在倒閉邊緣的國企一樣,“新會日用工業品廠”只靠着幾十個盲殘人苦捱,據說當時政府抱着放棄的態度將廠子下放到街道,任其自生自滅。

轉機是在1985年李朝旺被任職爲廠長後。作爲頂級的銷售天才,李廠長顯然抓住了改變自己和廠子命運的機遇:在一次與香港客戶應酬時,被客戶的小包裝紙巾吸住眼球。要知道在當時小包裝紙巾並未在國內盛行,甚至幾難見到。事後,李朝旺以極高的效率拿下了一家叫“雪花牌”便裝紙巾——80%走外銷的廣州代理權,一年時間廠子的收入就超過10萬元。

我們站在時間長軸上不難看到,許多商業帝國的崛起都來源於一次小小的不起眼的細節,往往是這樣的細節讓時刻準備着的人成功搭乘了東風。

接下來就是李朝旺爲“新會日用工業品廠”打造的品牌崛起史。第一步,在1990年更廠名爲“維達”。第二步,引進海外先進技術,高調展開廣告營銷模式,打響知名度。第三步,問鼎港交所,功成名就。

雖然說起來簡單,熟知老一代企業家創業風格的朋友應該也能想像出成功背後堆藏的磨礪,舉個簡單的例子,當年爲了打開知名度,李廠長曾公開喊過一句話“賣了底褲也要打廣告!”

1993年維達銷售額超過1億元,1998年公司產值10億元,2000年維達成爲麥當勞中國區唯一紙巾指定供應商,2007年維達敲開港交所大門,首日股價漲幅近40%。

“中國紙業大王”的稱號也花落維達。

上市後,維達則在李朝旺的帶領下走上了花式資本運作,歐洲最大消費用紙巾生產商Essity三次增持維達,並最終於2013年以持股51.40%爲公司控股股東,歷數十年之久。

Essity的加入,順利讓維達從一家純中國公司躍升爲國際公司,根據此前的調研數據,在2015年到2022年裡,維達在中國內地市場的佔有率連續8年都一直位列第一,2007年公司上市時營收不到18億港元,但2022年營收就超過了194億港元,15年時間漲了近11倍。

不過到底是由於原材料紙漿價格的持續上漲,維達的淨利潤在近兩年來大幅下跌,2020年,公司淨利潤尚還有近19億港元,短短3年後,淨利潤僅約2.5億港元。這是Essity想脫手維達的開始。

根據媒體的報道,在Essity對外公開出售維達的意向後,全球硬木紙漿生產商SuzanoSA、貝恩資本、CVC、DCPCapital,以及兩大印尼財團金光集團和金鷹集團等多家知名企業都拋來了橄欖枝。

金鷹集團是最後的買家,其通過旗下的亞太資源集團達成收購。李朝旺當時手持維達2.53億股權益股份,佔比21.04%,清空股份後,以套現金額約達60億港元離場。

最終買家:印尼前首富,26歲就是億萬富翁了

陳江和想買下維達早在2023年9月就有跡可循了。

根據公開資料,陳江和的女兒陳昱廷(也是金鷹集團中國區董事長)通過一家名爲Beaumont的公司從2023年9月開始陸續購買維達股份,最終持股7.69%。之後便是陳江和通過金鷹集團旗下的亞太資源集團收購Essity和李朝旺的股份,徹底掌控維達。

新加坡金鷹集團成員企業,是全球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效率最高的紙漿及紙製品生產商之一,全球員工超過6萬人。

或許金鷹集團在國內知名度還沒有達到家喻戶曉的程度,但陳江和卻是大名鼎鼎。這位祖籍福建莆田的大佬早在26歲就已經是億萬富翁,2006年陳更是以220億美元身家榮登印尼首富。

陳江和的童年也是和貧困作伴,其父親陳金榮赴印尼打工,靠賣零配件和汽油爲生,由於家境困難且父親健康堪憂,17歲的陳江和只能輟學扛起家庭的重任。在陳江和的奮鬥下,金鷹集團一點一點成長起來。從1967年,一開始爲石油公司做零配件供應商,到經銷發電機、煉油廠設備,後來再將業務拓展到爲石油公司做做承包商, 1973年因石油危機導致的石油價格暴漲(從2美元迅速攀升至12美元),剛剛26歲的陳江和看上去頗爲“順利”的成爲了一名億萬富翁。

陳江和進軍紙業是在2000年左右,金鷹集團也轉型成爲資產規模超過200億美元的綜合性跨國工業集團,業務涵蓋林漿紙、粘膠纖維製品、棕櫚油加工、新能源開發和利用等領域,銷售區域覆蓋印尼、中國、巴西、馬來西亞和菲律賓等國家及地區。

說起陳江和和中國之間的聯繫,曾有媒體報道稱陳江和是對中國捐款最多的海外富豪,他在中國境內累計捐款超4.5億元人民幣。據瞭解,自20世紀90年代進入中國以來,新加坡金鷹集團已在山東、江蘇、廣東、福建、江西、重慶、北京、上海等省市累計投資超過600億元。

話說回上市公司退市這件事,有業內人士曾發表過“2024年很可能會是A股歷史性的退市大年”的言論,不說港交所,今年以來已經有柏堡龍、泛海控股、貴人鳥等九家企業相繼完成退市。到今天,退市並不是“失敗者的結局”,相反,“成爲一家上市公司”或許不再是每一個創業者或者企業家的終極目標了,上市敲鐘的魔力也正在漸漸消減。

我想,李朝旺廠長就是人間清醒,該引入外資的時候就放開掌控權,該清退股份的時候就瀟灑離開,就算他不一定會是最後的贏家,但他已經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