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0全球達淨零排放 中研院長:得先做好碳管理

首屆諾貝爾獎高峰會線上會議於近日舉行,中研院廖俊智於28日發表演講。(中研院提供/李侑臺北傳真)

首屆諾貝爾獎高峰會線上會議於近日舉行,中研院長廖俊智於28日發表演講時提到,2050年達淨零排放(Net Zero)的關鍵技術是「碳管理」,不過捕獲二氧化碳成本極高,且難大規模運用,如何再利用也是另一道科學難題

廖俊智以「艱鉅問題的科學解方(Hard Problems: Science Solutions)」爲題發表演講。他提到,2050年要達到淨零排放(Net Zero)有三大關鍵科學技術,包括碳捕獲及轉化技術、空氣中捕碳技術,以及避免二氧化碳形成的技術,這些創新技術不僅需要大量科技研發與布建投資,以降低成本,達到規模化實際運轉,更需要科學家工程師,及社會各界共同努力。一旦成功,便有更多達到淨零排放途徑方法

廖俊智指出,已知的關鍵點包括提升能源效率的技術研發、再生能源的基礎建設儲能輸配電系統等。但是,因土地資源有限而較難發展風力太陽能等再生能源的國家及航空業重工業領域化石燃料也難以全面被取代。

廖俊智認爲,要達到淨零排放的關鍵是「碳管理(Carbon Management)」,包括碳捕獲、空氣中捕碳,以及避免二氧化碳形成等三個面向。目前捕獲二氧化碳的成本極高,難以大規模運用,如何再利用也是另一道科學難題。

廖俊智表示,至今從空氣中捕碳最有效的方式則是透過合作用,但速度不夠快,需要在光合作用的機制上,運用物理化學生物技術研發下一代技術。這二個技術即是在二氧化碳形成時立刻捕捉,或直接從空氣中捕捉後將其轉化爲其他化學物、物質材料、燃料等。

廖俊智提到,第三個關鍵技術爲在化石燃料燃燒之前,將碳分離出來,避免形成二氧化碳。例如:研發分解甲烷成碳氫氣的技術。氫氣可作爲能源、碳可直接儲存。抑或重新排列生物質中的分子結構,變成直接轉化利用二氧化碳。廖院長表示,發展這些關鍵技術除了需要大量科學研發資金,還需要科學界工程界及社會共同合作。

人類幾乎無法再承擔另一個無所作爲的十年,因爲代價太高了。」諾貝爾獎高峰會表示,爲了在2030年達到永續發展目標聯合國(UN)於2020年發起「行動十年(Decade of Action)」。世界各國將就生物多樣性下降、氣候變遷海洋狀態議題做出變革性決定,行動的需求也正在成長中。因此,會中不僅邀請諾貝爾獎得主道納(Jennifer Doudna)、美國前副總統高爾(Al Gore)、達賴喇嘛(Dalai Lama)等領袖人物發表演說,也邀集歷年諾貝爾獎得主、科學家、政策制定者產業領袖、青年領袖等一同探討在新的資訊生態系中,社會如何區分事實虛構。在接下來的十年,又該成就哪些事情才能使世界永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