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揭曉,他們論證了制度如何影響經濟繁榮

瑞典皇家科學院今天宣佈,將2024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授予達龍·阿西莫格魯、西蒙·約翰遜和詹姆斯·羅賓遜,以表彰他們在關於制度如何形成並影響經濟繁榮研究領域的突出貢獻。

"或許有人會認爲,今年這些諾獎獲得者的研究結論過於籠統,甚至還帶有某種偏見,但毋庸置疑的是,他們的研究論證了制度可以極大影響經濟發展。"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教授胡捷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這一學術研究的一大現實意義就是,要重視制度建設的重要性。通過堅持全面深入改革開放、興利除弊,纔有可能實現更爲包容性的持續增長。"

論證制度對於經濟增長的作用

據諾貝爾獎官網介紹,達龍·阿西莫格魯出生於土耳其,現任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教授;西蒙·約翰遜曾在2007年擔任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首席經濟學家,目前同樣在麻省理工學院就職;詹姆斯·羅賓遜則是美國芝加哥大學的教授。

這3位經濟學家曾多次合作,聯手發表多篇有影響力的論文,試圖探討經濟制度對於經濟發展的重要性。他們把制度分爲兩類,一類是包容性制度,另一類就是掠奪性制度。在包容性制度下的經濟體裡,各個參與方能夠相對公平地獲取分享經濟發展的成果。而掠奪性制度則意味着不同羣體在獲取機會上存在相當大的差異。他們的研究證明,包容性制度才能帶來持續性的繁榮。

"這一核心觀點乍看並不複雜,也符合大多數人的直覺。但關鍵是,3位經濟學家使用了相對嚴謹的方法完成論證,在研究方法上有所突破,而這一論證過程並不容易。"胡捷說。

他們通過把歷史上曾經被輸入某種制度的國家列爲研究對象,去觀察它們在經濟表現上的差異,這樣在一定程度上排除了當地歷史沿革、地理環境等其他干擾因素,制度的作用就可以得到更爲直接的驗證。

"這一獲獎結果在情理之中,3位經濟學家相當高產,其中兩位曾經得過克拉克獎,也經常出現在預測的大熱門中,"上海國家會計學院現代產業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鍾世虎表示,在當前全球經濟復甦遲緩的宏觀大背景下,他們的學術研究成果強調了包容性制度的關鍵作用,探討如何走向共同繁榮。

對於包容性制度,胡捷解釋說,其核心要素主要包括更爲公平的競爭環境、有效可信的法律體系、私人產權保護等,這些對於經濟的持續增長至關重要。

諾貝爾獎委員會評價稱,"縮小國與國之間巨大的收入差距是我們這個時代最大的挑戰之一,這些獲獎者證明了制度對實現這一目標的重要性。

AI"懷疑者"掀開硬幣另一面

人工智能(AI)今年成了諾貝爾獎的大贏家,先前頒佈的物理學獎和化學獎都與AI領域相關。有意思的是,經濟學獎獲得者達龍·阿西莫格魯卻是鼎鼎有名的AI"懷疑者"。

阿西莫格魯把技術應用分爲兩類:"善用技術"與"濫用技術"。善用技術是指那些能夠增強生產力、提高生活水平的技術;濫用技術則指通過自動化和排擠人類勞動來提高利潤率的技術。在他看來,當前AI發展的發展方向似乎更傾向於自動化,即替代人類勞動,而不是增強或補充人類勞動的能力。

鍾世虎提到,阿西莫格魯曾經發表文章稱,AI不一定能帶來生產率的提升,未來10年,這一技術對美國經濟產出的拉動比例不會超過1%,而且,如果不加以干預,它很可能會成爲一種"濫用技術"。

在胡捷看來,AI席捲社會的速度是史無前例的,有些人認爲應該毫無保留地積極擁抱,有些人則比較悲觀。阿西莫格魯之所以會如此謹慎,其實與他的學術研究存在邏輯上的關聯性,"他最主要的擔憂是,AI技術有可能會造成社會的不平等。懂技術的少數人會成爲富人,這就可能帶來貧富差距的擴大,對社會經濟發展也是不利的。"

孰是孰非或許尚無定論,但阿西莫格魯的觀點其實相當於掀開了AI這枚硬幣的另一面,讓我們在關注技術發展的同時,也要留意數據安全、個人隱私保護等更多問題。

作者:唐瑋婕

文:唐瑋婕 圖:資料照片 編輯:商慧 責任編輯:戎兵

轉載此文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