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北京實現數字經濟增加值1.8萬億元

本文轉自:人民網-北京頻道

人民網北京6月21日電 (記者孟竹)數字經濟代表全球未來的產業發展方向,北京以科技創新爲引領,加快發展數字經濟,着力打造全球數字經濟標杆城市。2024全球數字經濟大會主會場將於7月2日至5日在國家會議中心舉辦。在6月21日舉行的2024全球數字經濟大會新聞發佈會上,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潘鋒介紹,2023年,北京實現數字經濟增加值1.8萬億元,同比增長8.5%,爲首都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今年上半年,數字經濟追‘新’逐‘質’,先發引領,跑出上揚曲線,主要取得五方面的成果。”潘鋒介紹,在政策法規體系方面,不斷完善。深入實施《數字經濟促進條例》和“數據二十條”,創新推出《關於加快通用人工智能產業引領發展的若干措施》《算力基礎設施建設實施方案》《公共數據專區授權運營管理辦法》《關於加強本市數據資產管理的通知》等系列政策,提振市場投資熱情。

在新型基礎設施方面,超前佈局。北京全市現已建成5G基站超11萬個,5G-A基站已試點建設超1000個,實現重點區域信號精準覆蓋;位於海淀區、經開區的兩個E級智能算力中心同步點亮,今年以來全市新增公共智能算力6750P,已累計形成2萬P的算力供給規模。

在數據要素市場方面,形成生態。北京數據基礎制度先行區運行良好,建成國內首個人工智能數據訓練基地,數據監管沙盒實現落地。數據要素市場獎勵政策放大效應顯現,醫療數據流通試點擴大到全部市屬醫院。北京國際大數據交易所累計引入數據產品超2000款,數據交易規模累計達到45億元。

在數字產業化方面,持續領跑。智源研究院、百度、智譜華章、生數科技等迭代發佈人工智能大模型產品,全市已有70款大模型通過中央網信辦備案,佔比達到全國一半。高級別自動駕駛示範區擴區穩步推進,自動駕駛測試總里程數已超過2500萬公里,鐵路航空樞紐商業化運營試點順利開展。

在產業數字化方面,加速賦能。“數據要素×”大賽北京分賽啓動,在16個賽道推動數據融合應用。制定出臺製造業數字化轉型實施方案,全面推動規上製造企業智能化改造。數字人民幣已在工資發放、稅收繳納、保育教育費繳納等場景成功應用。

潘鋒介紹,今年,北京將進一步提升大會整體能級,將築牢“五大平臺”。一是築牢國際合作平臺。在去年的基礎上,今年《全球數字經濟夥伴城市合作倡議》將有更多新的夥伴城市加入,全球數字經濟夥伴城市的“朋友圈”持續擴大,城市級平臺功能作用日益凸顯。大會着手搭建國內外商協會合作網絡,積極推動長效合作機制,已先期舉辦中東分會場活動,協同海內外共同創建“北京數字經濟企業出海創新服務基地”。

二是築牢協同發展平臺。本屆大會新設“東西部數字經濟面對面”專題論壇,探討深化京藏、京蒙、京疆等區域數字合作,彌合東西部數字鴻溝,提振數字文旅消費,協同促進東西部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京津冀智庫論壇則聚三地之智,謀三地之局,爲三地數字經濟協同發展建言獻策。自首屆以來,拉薩分會場已成爲京藏一家親,促進拉薩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手段。

三是築牢技術創新平臺。本屆大會首設新技術、新產品發佈區,衆多前沿技術和產品將在大會現場首發、首秀,展示數字技術創新發展最新成果。六場高層論壇和四十餘場專題論壇涵蓋互聯網3.0、數據要素、數字治理、智能算力等多個熱門議題,併發布一系列數字經濟創新成果。“2024數字之夜”運用人工智能技術,策劃多個數智結合的特色產品,帶來一場“科技+藝術”的視聽盛宴。

四是築牢產業發展平臺。本屆大會參與企業再創新高,數字經濟企業與傳統企業共聚一堂,擴鏈、組網,努力實現數實融合一體化發展。本屆大會將繼續發佈《全球數字經濟白皮書》,打造數字領域政策制定、技術前沿、產業動態、應用範式的全球風向標。

五是築牢交互體驗平臺。本屆大會豐富了觀衆參與、體驗的場景,擴大了體驗規模。數字經濟體驗周首次推出元宇宙創新產品體驗季,發佈“樂遊數字北京”系列特色體驗路線。在大會主會場也設置有數字經濟沉浸式互動體驗區,包括衆多AI應用場景、元宇宙、數字人等體驗活動,更好滿足人民羣衆多樣化、高品質消費需求,激發消費活力,釋放消費潛力,推進消費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