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第3季固定資產增購連9紅 全年挑戰1.5兆

2020年第3季製造業固定資產增購連9季成長,但增幅僅算持平,全年仍可挑戰1.5兆。(圖:經濟部提供)

2020年第3季製造業固定資產增購3505億元,年增0.6%,拉出連九紅。不過增幅卻是九季最小。經濟部預估,第4季在去年金額基期高、新冠肺炎疫情不確定下,增幅恐放緩,不過仍有機會挑戰全年1.5兆元。

第三季固定資產增購能夠維持正成長主因有三,一是部分石化業者發展高值產品持續增購設備,加上國內鋼廠高爐提前大修增加資本支出,最後是國營事業重大計劃加速執行所致。

至於Q3增幅只是持平,經濟部解釋,2019年同季半導體業者積極投資先進製程,推升增購金額達歷年季次高,基期較高是原因。累積前3季國內固定資產增購1兆462億元,年增4.3%,全年拚1.5兆還是有機會。

按固定資產型態分,第3季佔比7成7的機械雜項設備增購,年減5.9%,交通運輸設備也負成長7.9%,貢獻來自房屋及營建工程年增33.6%,

行業別看,固定投資增加主要是傳產化學材料基本金屬各年增超過21%與40%。電子零組件業反倒負成長1.4%,金屬製品業年少18%。

究其原因,化學材料業與基本金屬業,受石化廠商發展高值化產品、政府都市發展計劃遷移石化儲槽,及鋼鐵大廠安排高爐大修、增加環保工程支出而拉昇。電子零組件業是因半導體業者機械設備增購速度放緩,金屬製品業是因鋼廠及風電業者去年同期已陸續增建廠房及新購設備,基期偏高所致。

展望未來,半導體廠高階製程持續,臺商回臺投資落實,國營事業加速推動重大建設,以及離岸風電產業鏈地化,經濟部認爲都有助支撐我國製造業投資動能。只是去年第4季固定資產增購金額爲歷年單季新高,增幅恐續減緩,加上全球肺炎疫情轉趨嚴峻,美中貿易科技爭端未歇,企業投資仍充滿不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