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十大太空科技新聞

2019年有許多太空新發現與科技發展,包括首次拍攝黑洞、拍攝到冥王星外的「天邊星」、玉兔2號探測車長期運作良好、乘員飛龍號完成無人試射。(圖/NASA、新華社、SpaceX、JPL)

2019年是太空科技飛躍性成長的一年,太空探測器航向更遙遠的星球,我們看到黑洞,更強力的火箭與載人太空船正在蓄勢待發,未來要前往太空,可能就像搭乘越洋班機一樣簡單。

1.新視野號拍攝雪人狀的「天邊」星:

2019年1月1日,航太總署的「新視野號」(New Horizons)飛抵冥王星以外的古柏帶天體小行星486958 號,它有着罕見的雪人形狀(或叫葫蘆型),可能是過去,兩個小天體以極爲緩慢的速度碰撞,然後連結起來而形成。原本天文學家給它取名「尤提馬‧圖利」(Ultima Thule),中譯爲「天涯海角」或「終極遠境」,然而 「圖利」這個名字在歷史上有爭議,現在改用北美原住民波瓦坦族(Powhatan)對於天空邊界的稱乎Arrokoth,目前沒有統一的中譯,或可稱爲「天邊星」。

2.大陸嫦娥4號成功登陸月球背面:

2019年1月3日,大陸嫦娥4號月背探測器成功着陸,隨後月球探測車「玉兔2號」也緩緩離開登陸器。憑着2具繞行月球的中繼衛星「鵲橋」,太空部門可以有效的操作月兔2號對月球背面進行勘測。目前玉兔二號已運行超過321天,締造了探測車在月面工作最久紀錄。

3.SpaceX乘員飛龍完成首次無人測試:

2019年3月2日, SpaceX公司的載人太空船「乘員飛龍」(Crew Dragon)完成首次的無人測試任務,太空船成功與國際太空站對接,太空人也來到太空船內部參觀,並且同時運補了所需要的物資。大約8天后,乘員飛龍返回地球,完美完成任務。

然而後續發展不順利,4月22日,乘員飛龍在地面進行緊急火箭的啓動測試時,卻發生直接炸燬的事故,使得乘員飛龍的首次載人任務,延遲到2020年。

4.美國洞察號鑽掘火星表土:

NASA火星探測器洞察號(InSight)在2018年11月成功降落火星表面,它是一具固定式的探測站,其中一個主要工作是瞭解火星表土之下的成份,洞察號有一具名爲「鼴鼠」(Mole)的鑽機,打算掘到表面以下5公尺處,然而在今年3月,僅掘了30公分左右就難以寸進,科學家猜測可能碰到堅固的石頭,或是過於鬆軟的土質,摩擦力太小導致鑽頭空轉。到了今年10月,科學家打算以洞察號的挖掘勺來壓着「鼴鼠」,增加點壓力來推進鑽頭繼續往下,根據12月18日的進度,確定有所改善,再向下挖了約3公分。

洞察號發現,火星上面有一些微弱的地震,目前原因不明。

4.人類首度拍攝黑洞照片:

2019年4月10日,臺北晚間9點,全球有6城市同步直播公佈首張黑洞影像。由於中研院也是參與此項研究計劃的重要成員,臺北亦能目睹此偉大的一刻。這枚黑洞位在距離地球近5500萬光年的M87室女座超巨星系中心,這個星系呈現橢圓型,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質量是太陽的65億倍,是目前人類已知最大的黑洞之一。全球8個科學單位參與此計劃的觀測站中,中研院天文所也是其中之一,負責其中4個望遠鏡的建設與運轉。照片呈現,黑洞的中間是個黑幽幽的球,但四周是極爲明亮的吸積盤,它的模樣與天文學家基普索恩(Kip Thorne)所預測的樣子幾乎完全一致,科幻電影「星際效應」(Interstellar)當中的明亮黑洞形象,就是依據索恩的設定而建立的。

5.日本完成龍宮小行星探測

2019年4月5日,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的「隼鳥2號」(Hayabusa2)執行「人造撞擊」試驗,以一枚銅塊向龍宮小行星砸去,成功撞出一個明顯的人爲隕坑,隨後隼鳥2號成功着陸於龍宮上,並且收集了坑內的物質。科學家希望,這些物質是最古老的太陽系成分,對於我們理解行星演化極有幫助。「隼鳥2號」在12月完成了所有預定任務,正攜帶着珍貴的龍宮樣本返回地球。

6.光帆2號太空船揚帆啓航

2019年7月26日,行星協會( The Planetary Society)的光帆2號(LightSail 2)太空船,完成太陽帆的伸展,太陽帆由相當薄的聚酯材料構成,摺疊起來時,收容在一個烤麪包機大小的盒子裡,但是完成伸展後,卻成爲一個3公尺見方的大帆。科學家一直認爲,太陽的高能粒子(亦稱太陽風),可以成爲一種推進力,愈大的太陽帆就愈能收集這樣的力量,只要時間夠長,就能在星際空間中順着太陽風航行,要是成功,星際航行就不需要太多的燃料。

7.SpaceX星躍者完成跳躍測試:

2019年7月25日,SpaceX公司進行強力火箭發動機猛禽引擎(Raptor rocket engine)的試跳,一具猛禽引擎安裝在巨大的不鏽鋼火箭體上,完成了20公尺的試跳。到了8月29日,猛禽引擎成功完成150公尺的飛行並且盤旋,這是巨型「星艦火箭」的第一步測試。就SpaceX執行長伊隆馬斯克的設想,星艦火箭可以帶着100噸的酬載上太空,並可前往月球,甚至更遠的火星。

8.印度成功測試反衛星武器:

今年3月,印度測試了一枚反衛星飛彈,成功擊落離地表300公里運行的衛星,成爲擁有這種能力的第四個國家,然而美國航太總署則警告,印度此舉其實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已經威脅到軌道上的人造衛星,以及國際太空站 。

9.維珍銀河的近太空航行即將商業化:

2019年2月22日,維珍銀河公司(Virgin Galactic)的團結號(VSS Unity)太空船,完成首次載客飛行,總共3個成員進入離地表90公里的近太空,並且成功進入短暫的失重狀態。

義大利空軍在10月與維珍銀河接洽,將在未來幾年,由維珍銀河提供暫時的失重環境,進行一些簡單的太空實驗。

雖然這種太空飛行很短暫,但是價錢便宜,一趟只需25萬美元,目前的預售票早已預訂一空。

10.星際彗星進入太陽系

2019年8月30日,天文學家根納季·鮑裡索夫(Gennady Borisov)發現一個不尋常的高速物體進入太陽系,新物體被命名爲C/2019 Q4鮑裡索夫(Borisov),它有着獨特的雙曲線軌道,顯示它是從遙遠的星際空間闖入我的的太陽系的,與2017年發現的「噢姆拉姆啦」(Oumuamua)星際小行星一樣罕見。

隨後發現這個物體出現噴流,因此C/2019 Q4是一枚星際彗星。

這是天文學家第2次追查到非太陽系的星際物體,顯示在太陽系之外,還有很多的星際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