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歲童遭褓母丈夫毆打「顏面骨裂」 辯稱玩耍碰撞社會處出手了

花蓮1歲嬰遭保母丈夫毆打,臉頰多處瘀青。(示意圖/shutterstock)

花蓮李姓媽媽去年經縣府媒介,委請張姓褓母代爲看顧1歲多的兒子,沒想到發現兒子的臉部及身上疑有瘀青及刮傷,褓母起初解釋是小朋友撞到櫃子受傷,但家長懷疑事件不單純,追問下,褓母才坦承丈夫有動手打小孩,媽媽隨後帶兒子驗傷提告;社會處長陳加富表示,已將該保母暫時停託,也將提供家屬法律、心理諮商還有陪伴的服務。

李媽媽在臉書發文並向媒體投訴說,去年3月透過縣府媒介褓姆,認爲張姓褓姆一家都吃素拜佛,加上家裡有同齡小朋友便放心交付託育,但多次發現小孩身上有傷,褓姆都說是小朋友玩或是走路撞到櫃子,她也覺得小朋友難免,但去年底小朋友行爲開始異常,半夜會驚醒大叫,以前很愛去洗澡,後來只要脫衣就會哭鬧拒絕。

媽媽起疑,詢問後褓母並問傷勢爲何?褓母解釋說是小朋友玩耍造成推擠,或是走路撞到櫃子,跟媽媽致歉。原本以爲只是單純小孩玩耍,沒想到小孩情況沒有轉好。媽媽帶着孩子來到褓母家巷口,原本脾氣穩定的兒子就會大叫哭鬧,很像懼怕抗拒到褓母家。

李媽媽說,去年12月底小孩眼睛下到耳朵後面下巴有一大塊瘀青,而且傷勢明顯太嚴重,追問下,褓母才透露先生有動手管教小孩,還解釋回家看到先生管教小孩,有馬上制止並搓揉擦藥,李媽媽認爲褓姆一家人都避重就輕的說謊,褓姆不應該把小朋友丟在那邊給其他家人照顧,認爲這樣的行爲不能姑息向警局報案。

李媽媽隨後帶兒子去醫院驗傷,醫師初步檢查後發現小孩顏面骨裂且左邊面部鈍傷。

吉安警分局依法通知褓母及其丈夫到案說明,2人於去年12月23日到案說明,全案依涉嫌違反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傷害等罪,函送花蓮地檢署偵辦。

縣府社會處表示,縣府居家托育平臺有345位合格褓母登錄,委託居家托育資源中心,持續做訪視輔導和協助事項,緊急事件的協助處理。

社會處長陳家富指出,本案收到通報後立即派出社工向媽媽瞭解需求,並把小孩先轉介由其他褓母照顧,目前通報程序都有合乎法定規定,得知狀況後也立即啓動緊急事件程序,除了有行政調查、保護調查,也立即安排幼兒的轉銜安置,提供法律、心理諮商還有陪伴的服務。

★《中時新聞網》關心您,有家暴事件請撥打113保護專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