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歲"北大股神"5萬起家滾成幾十萬

樑昊

深圳新聞網訊:作爲首批北大校長推薦生之一,畢業於廣州華南師大附中的樑昊的成長經歷頗有些不同尋常。13歲投身股市,從初始資金5萬元到現在的數十萬元;學習成績出色的他,將自己的炒股愛好與數學完美結合,開發了一套股票收益估值法,一舉拿下了全國第九屆“明天小小科學家銀獎……如今,樑昊已有了一個響噹噹的名字“學生股神”。懷着對金融投資的濃厚興趣,他即將邁入北大光華管理學院繼續他的逐夢之旅。

13歲5萬起家“殺入”股市

利用中午晚上時間看盤操作

樑昊涉足股市源於一個偶然的契機。2004年9月初,大盤跌得很兇,爸爸覺得抄底時機來了,便帶領兒子入市。當時樑昊年僅13歲,拿着以媽媽名義開的戶,用從小積攢下來的5萬多元錢殺入股市。

樑昊的父母都沒有從事金融投資工作的背景,母親是大學歷史老師,做貿易的爸爸也只是對股市略有興趣,沒有深入研究。幸好家族中有一長者涉獵股市多年,樑昊便拜師於他,完成炒股的啓蒙教育。“剛開始也只是學了些皮毛,比如最基本的買賣操作,偶爾也看下技術圖表。”

初生牛犢不怕虎。剛讀初一、連k線圖都不會看的樑昊一出手就買入1000股雙鶴藥業,一週就賺了400塊錢。財富如此輕易到手,樑昊信心大增,自以爲可以大展身手賺錢了。可是盲目樂觀的後果就是直接導致了接下來越買越多,越虧越多。“亂買股的作風給我帶來了無窮的麻煩。”初入股市讓樑昊懂得,股市永遠會讓新手先賺一筆,但大多數人爲此付出的代價是後來的傾家蕩產。

在股市的小試牛刀讓樑昊從此對炒股產生了濃厚興趣,這一堅持就是6年。由於平時要上課,樑昊無法跟專業股民一樣,每天盯大盤、看走勢。他只能利用每天中午和晚上回家的半個多小時的時間看股市行情財經新聞、操作股票。也正因如此,樑昊的投資策略也以中長線爲主,很少做短線。

作爲中國億萬股民中的一員,幾年間樑昊也經歷着幾輪牛熊市的考驗。在慘淡的2008年,樑昊堅定地買入並大舉增倉了中信證券山西汾酒兩家上市公司,結果虧損極其慘重,最終只好低位斬倉。

18歲五萬元滾成幾十萬

媽媽拿私房錢支持兒子炒股

在2009年的牛市中,樑昊最成功的一次操作是一筆A+H市場套利交易,他買入大陸中國神華能源A股,同時又購入香港中煤能源熊證,以求對衝。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自己就賺了20%的收益。憑着對市場的深入分析,在這一輪牛市中,他實現了100%獲利。當年的5萬元,已滾雪球般地變成了幾十萬。

在股市沉浮幾年,18歲的樑昊有着超出同齡人老練。在樑昊看來,炒股是一項愛好,更是磨練自己意志品質的一種方式。投資絕不能心急,不要總是想買賣股票來賺錢。當你覺得某個投資機會實在是非常合適、十拿九穩時,它纔是值得你去做的。正確的投資心理和投資思路比什麼都重要。投資最關鍵的不是要想賺大錢,而是要保住資本。

樑媽媽記憶中,樑昊小時候特別喜歡去銀行,對金融知識很感興趣,樑昊8歲時,就把父母替他從小積攢的9000多元壓歲錢存入銀行。

2003年五一,樑昊跟媽媽去存錢,發現一種7天通知存款的理財方式利息高於活期存款,就把自己的錢和爸爸公司的一些閒散資金轉入7天通知存款賬戶,一週下來獲利接近200元。這次經歷讓樑昊的父母開始注意到兒子的理財天賦。“我的家庭環境比較寬鬆,父母看到我對金融理財方面有天賦都很支持我。”樑昊進入股市後,父母也陸續給他一些資金支持,媽媽甚至拿出“私房錢”支持他炒股。

起初樑媽媽也擔心兒子對錢看得過重,會過早變得市儈,但見樑昊在準確預測指數上落或倉裡的股票有盈利時都能保持平和的心態,父母也就比較放心讓兒子去炒股了。

炒股心得寫成數學模型

手握兩項北大保送權

通過炒股,樑昊萌生了運用數學知識分析股市的念頭。爲了系統評判股票的投資價值,他建立了收益估值法之數列模型,計算股票分紅回報率,評判股票投資價值的高低。

在此基礎上,他又緊密結合股票價值價格波動規律,提出彈簧小球理論,預測股指未來的趨勢與其高低點區域。

經過將近一年的研究,樑昊將這套理論寫成了論文——《股票收益估值法與彈簧小球理論——關於股票何時何地中樞與價格波動關係的數學模型》,參加了全國第九屆“明天小小科學家”評比,獲得銀獎並贏得一萬元的獎勵

同年,他參加全國化學競賽獲得廣東省一等獎,憑藉這兩個獎項梁昊提前獲得北大保送資格。在今年的北大校長推薦計劃中,他更是被中學校長稱爲“全才”向北大推薦,獲得進軍北大的“雙保險”。

第二頁:不迷郭敬明 希望創辦基金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