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歲因長得太美被印在1元人民幣上,如今她怎樣了?

“人民幣上有她,她卻沒有人民幣”

這句話是後來,人們用來形容一元人民幣上的畫像女主:石奶引。當年的16歲貴州侗族女孩,如今窮困潦倒的貴州農婦。

1961年,石奶引出生在慶雲鄉寨錦村,幼年她長得可愛機靈,再大一點,已然是村裡的村花,留着一頭烏黑靚麗像瀑布一樣的秀髮,長得漂亮,十里八鄉都想娶她。

石奶引家裡有六兄妹,三個男孩三個女孩,她是最大的,因爲家裡窮,家裡的小孩全部都是文盲,直到後來舉辦掃盲,才學到了一點文化。

她聰明能幹,不僅學文化學得快,唱歌、紡織、染布樣樣精通,到14歲的時候,就能夠自己一個人織布和裁衣做成衣了。

其實,不僅僅是石奶引聰明,更是因爲她勤奮努力、肯花時間學習。尤其是染布,是一項相當複雜的工藝,需要足夠的耐心。

石奶引就是在一次又一次地嘗試下,才熟練掌握了這個技巧。

後來在一次次的操作中,石奶引的手藝增進了不少,每次拿到集市上賣,也被一搶而空,十里八鄉,沒有多少人有這樣的技術。

因爲染的布匹漂亮,還有很多當地的姑娘來學習,石奶引總是耐心地教她們,很快,她就成了當地的名人。

1977年的一天,石奶引穿上侗族的服裝、頭飾,和村裡的姑娘一起去洛香鎮趕集,到了集市上,她們幾人四處閒逛。

正當石奶引想購買針線時,突然背後有人拍了她一下,石奶引轉過頭去,看到幾個陌生的男人,他們穿得很整潔,看起來紳士,像是城裡人。

其中一名男子笑着跟她打了個招呼,然後跟石奶引商量,讓她側臉對着自己,然後站在那裡不要動,幾分鐘就好。

石奶引雖然不知道對方要幹嗎,但還是友好地配合了對方。只見該男子拿出一支筆和畫夾,幾分鐘後,就微笑着示意石奶引,已經畫好了,她可以離開了。

她也沒多問,只是繼續在市集裡面逛,一轉頭,她就把這件事情給忘記了,回到家也沒有跟任何人說起這件事。

而那天,這名叫住石奶引的男子,收穫頗豐地回家去了。

他便是著名畫家侯一民。

同樣是在1977年,侯一民接到一個任務,設計第四套人民幣的正面圖案,有一個要求,那就是裡面所畫的人物,要是真實的。

接到任務之後,侯一民便開始了緊張的尋人計劃,這一找就是一兩個月,都沒有找到合適的人選。

後來團隊裡有人提出,到貴州去,那裡有很多少數民族,或許可以找到具有當地特色的人物。

侯一民覺得有道理,幾人就這樣浩浩蕩蕩去了貴州。

那一段時間,他們幾人都在貴州的街頭、山區遊蕩,但是都沒有找到合適的人,這天,他們和以往一樣,前往洛香鎮趕集。

走着走着,突然幾個少女吸引了侯一民的注意。

其中一名少女長得很漂亮,尤其是側臉,就好像畫裡走出來的一樣,鼻子翹翹的,五官立體,穿着典型的少數民族特色服飾,很靈動、很清純。

侯一民馬上叫住了這位少女,友好地表達了自己的請求,讓她們“貢獻”側臉,侯一民提筆就開始作畫,幾分鐘就畫好了少女的側面輪廓圖。

這位少女,就是石奶引。

侯一民滿意地拿着畫作回去覆命,而一旁的石奶引,回到家裡卻忘記了這件事情,她的生活也波瀾不驚地繼續。

22歲那年,到了適婚年齡的石奶引,被介紹給鄰村的一名男子,名叫石學海。

婚後,他們生活過得相當平靜且貧窮,石學海是娶不起老婆的光棍,家裡什麼都沒有,結婚的時候連一套房子都沒有。

他們結婚幾年,生活都是勉強撐着,要不是家裡還有一塊地,用石奶引的話說,可能他們早就餓死了。

實在沒辦法,石奶引只好自己靠着織布、染布的手藝,去做點手工活,才能賺錢養活一家人。

好在她的手藝不錯,才能夠賺到一家人的生活費,但也正是如此,讓石奶引從來沒有休息過,她的手指因爲常年織布、染布,已經變形變色,手指已經發黑,指甲都變形了。

有時候痛得一晚上睡不着,但她也是一直忍着,爲了生活,沒辦法。

就是這樣一個農婦,誰也沒有想到,她竟然會出現在第四套一元人民幣的版面上。

時間來到1987年的某天,當時寨子裡很多人都已經見到了這套新人民幣,村民們拿着人民幣左看右看,發現上面的侗族女孩,特別像石奶引。

於是就跑去跟石奶引說了這件事情,當時她家裡根本沒有一元錢,自然也不當回事,村裡人拿着一元錢看着石奶引仔細對了又對,沒錯,就是她!

從那以後,石奶引就出名了。

外地人紛紛趕來看,這個一元人民幣上的侗族女孩,真實的她到底長什麼樣子?爲此,村裡還專門豎了一塊牌子,上面寫着詳細地介紹。

來看石奶引的人很多,有各大電視臺的記者來採訪,也有個人慕名而來,但他們並沒有改變石奶引的生活,她還是和以前一樣,每天不停地織布、染布,拿到集市上賣,賺錢 養活一家人。

好在村裡給她申請了低保,還能夠過日子,但是後來低保直接給撤銷了,她的生活也變得更加艱難。

都說有名就有利,但是石奶引一點利益都沒有得到。

直到2017年,農業專家凌裕平來到貴州,專門看望了石奶引,當他得知石奶引家竟然還生活得這麼清苦,便產生了帶領石奶引脫貧致富的念頭。

凌裕平充分利用土地,種植稻子,以及果樹,還有幫助她開發了一塊地,用來養殖黃鱔等,最終讓她家裡的土地得到充分利用。

慢慢地,她的產業增多,收入也就增多。

石奶引一家的生活得到了極大的改善,她的生活改善之後,也沒有獨享這個成果,而是像當年一樣,教村民們一起發家致富。

現在,石奶引已經是他們村的產業帶頭人,每天都很忙碌,她沒想到,自己平靜毫無波瀾的生活,在晚年還能找到一份讓自己爲之奮鬥的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