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度低溫切出水果商機 臺中東勢區農會日供1500盒

臺中東勢農會成立蔬果截切場,於15度以下低溫分切現在盛產西瓜。(王文吉攝)

勢區農會成立蔬果截切場,進軍現切水果市場,每日最大產量1500盒。(王文吉攝)

東勢區農會蔬果截切場建置自動削皮機,採半自動方式生產。(王文吉攝)

臺中山城盛產梨子柿子柑橘等,素有水果之鄉美譽因應消費習慣改變,東勢區農會進軍現切水果市場,於多功能集貨場成立蔬果截切場,製程控制在15度以下低溫,聘僱10名員工清洗、分切時令水果,供應超商、超市及臺中地區飯店業者,每日最大產量1500盒。

因應現代社會小家庭爲主及民衆消費習慣改變,東勢區農會爭取農委會市府補助600萬元、自籌500萬元,共斥資1100萬元,於去年9月成立「蔬果截切場」,並取得ISO22000國際食品認證,成立期間輔導供果契約農戶通過產銷履歷認證,透過農會既有行銷包裝鮮果

臺中市農業局也輔導東勢區農會研發安全衛生冷鏈截切鮮果,並透過光波檢測、冷鏈、無菌截切及包裝等處理,達到質優、高品質的截切鮮果,以供應超商、超市、飯店,甚至舉辦大型會議活動等業者鮮切即食水果盒或水果杯,增加水果銷售發展及蔬果產品多元化

蔬果截切場場長羅凱哲表示,東勢區農會蔬果截切場,是目前全臺唯一由農會成立,聘僱10名員工,設有自動清洗機、削皮機及去心剖半機,採半自動方式生產;全場維持在15度以下低溫作業,員工都需全身穿着防護衣,並經消毒後才能進場作業,以減少細菌滋生。

羅凱哲說明,水果需經冰水次氯酸水清洗殺菌,接着截切、秤重、包裝,供應超商或超市的水果盒,約重150公克至400公克,至於飯店的迎賓水果爲200公克的水果杯。主要以中部及臺灣當季水果爲主,例如目前盛產的梨子、西瓜及芭樂,秋天則有甜柿蘋果等。

農業局指出,東勢農會水梨品牌保價收購建立完善體系,現在轉攻截切市場相當有競爭力,除提升水梨次級果品價值,也能幫助其他地區農特產加工多元化營造多贏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