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試辦 AI判決可靠? 司法院:只是草稿

立法委員林淑芬質疑,AI系統不能可只用少量的金額就能設計出來,下個月就要上路,司法院卻說不出建置花了多少錢,如果民衆因AI判決而權利受損,豈不是另一種黑箱?記者王宏舜/攝影

智慧化裁判草稿自動生成系統原預計上月底試行,提供不能安全駕駛、幫助詐欺罪共兩種案類的裁判書草稿,引發外界疑慮,司法院延至下月選定士林、臺南地方法院測試,僅試辦較單純的不能安全駕駛罪。

立委林淑芬說,不反對發展人工智慧,但前提是可課責、確保被告權益、避免複製錯誤,司法院連裁判書查詢系統都做不好,AI訓練系統可靠嗎?法官參考到什麼程度、哪些部分是法官自己撰寫,民衆一定想知道,若AI寫判決書,民衆有知的權利。

林淑芬說,歐美將AI用於執法與法律解釋,這是高風險項目,不可能用少量金額就設計出系統,下月就上路,司法院卻說不出花多少錢建置,若民衆因AI判決而權利受損,豈不是另一種黑箱?

司法院秘書長吳三龍迴應,AI生成還很遙遠,目前只定位在草稿,判決書由法官字字斟酌。

另外,國寶集團總裁朱國榮潛逃,立委王鴻薇質疑,重大經濟犯還能神通廣大取得泰山經營權,她以「八八會館」案主嫌郭哲敏相比,懷疑是否有人通風報信,批評經濟犯「過得那麼爽」,司法界蒙羞,詐欺、背信、掏空的人走掉了,交保金對被告不過九牛一毛。

立委曾銘宗詢問,懲戒法院前院長李伯道性騷擾案進度「要拖到什麼時候?」吳回說,法官評鑑委員會委員有獨立性,曾抨擊「可以拖三年、五年?聽不下去」,若司法院連受害同仁都無法保護,怎麼保護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