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學測自然/25張圖表「中偏難」!跨科整合題不少 闈內教師:物理鑑別度恐較低

今(1/13)學測第一天考數學A、自然科,自然科方於下午落幕。家長組加油團聲援,對着子女再三鼓勵。記者曾吉鬆/攝影

學測第一天考數學A、自然科。闈場內試考生評論,今年自然科難易度適中、計算題少,細心運用所學就能找出答案,但全卷共計16張圖、9張表,跨科整合題仍不少。但闈內教師則認爲,今年物理試題爲鼓勵學生而偏向基本題型,恐有鑑別度較低的狀況。

闈場內試考生表示,今年題組結合化學與生物,探討生物體內常見化學分子生物演化基本概念,試卷也探討水力發電取代燃煤發電,以此解決氣候變遷的方法,測驗學生以抽象符號關係式表達物理量的能力,同時也結合新冠肺炎時事,討論防疫措施在科學上的合理性。

試考生也指出,全卷共計16張圖、9張表,跨科整合題不少,如51到54題並結合物理放射性同位素衰變和地科岩層中的同位素比例含量;55至60題則結合生物體中常見的化學分子、濃度換算以及生物細菌抗藥性等。

試考生表示,考卷整體難易度適中、計算題不多,較少刁鑽題,細心運用所學就能找出答案,部分題目則需結合課內所學並加以推理才能得到答案。物理科在35題36題具鑑別度,測驗學生能否真正理解能量守恆概念,以及質量不均的圓盤磁鐵受力情形;化學則是第20至21題具備鑑別度,除了實驗溫度外,考生還需考慮到物質溶解時的吸放熱現象。

今年闈內教師評析今年物理科難易度適中,仍以必修物理基本知識爲主軸,重點在尺度、能量以及探究實作。試題涵蓋熱門時事,包括29題新冠肺炎額溫和負壓議題,37至40題討論燃煤減量,並融合熱傳播、壓力與氣流、水力發電等概念;題組題則包括火星移民、石化燃料議題,也體現跨領域、跨學科的精神,但今年物理試題爲鼓勵學生而偏向基本題型,恐有鑑別度較低的狀況。

另一主軸化學科考題,闈內教師指出,今年化學科單題考多重觀念的題目增加,如第20題結合溶解度、反應熱的知識觀念與抽象思考的探究能力;25至26題則以實驗情境爲主,考驗學生計算和邏輯推理,鑑別度較高。今年也側重實驗素養,如27題運用雙氧水分解反應和硫粉特性,加上取代置換的氧化還原觀念,組合實驗設計和裝置意圖,具備創意。

至於生物考題,闈內教師則認爲,今年除基本觀念理解外,着重閱讀理解、圖表分析、邏輯推理,難易度適中,可鑑別不同層次能力。如第18題難度較高,考生須先假設甲、乙兩株突變的基因不同,再逐一驗證選項的實驗條件是否可支持假說;16題則是國中內容銜接高中必修,須將生物多樣性概念與演化理論結合纔可順利作答。

闈內教師也指出,地球科學考題則增加了圖表分析能力,如第2題加入氣候變遷下溫度機率分佈圖判讀,結合數學科統計相關知識。考題也加入生活情境、時事議題,凸顯地科就是生活中的知識。整體而言,中偏難、難題約6題,可鑑別高分羣學生,觀念題亦多,有讀書就有收穫。

大考中心統計,今年自然科應到7萬4263名,缺考2471名,缺考率3.33%。一般考場第一類備用試場用來安置發燒或有呼吸道症狀的考生,自然科開啓3個考分區、3間試場讓3名考生使用;第二類防疫試場則安置當日確診和快篩陽性的考生,共有12個考分區開啓12間試場,提供15名考生。

考場上午無重大違規,而根據初步回報統計,數A共27件違規,包括行動電話未完全關機6件,攜帶不可攜入物品到考試座位共16件,攜帶入場物品發出聲響則有5件,都將依考試規定扣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