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0家境外機構投資大陸債券市場 連9月淨買入4.4兆

1110家境外機構投資大陸債券市場連續9個月淨買入4.4兆元。(澎湃新聞)

大陸央視新聞6 日報導,境外機構已連續9個月淨買入中國大陸債券,近期境外機構淨買入與增持大陸債券,呈現逐月明顯增加趨勢。2023年以來累計淨買入量近1兆元(人民幣,下同,約合新臺幣4.4兆元),10月外資淨買入量已超過2000億元;第三季以來,境外機構持債量保持快速增長,其中10月增持近400億元,初估11月增持量有望達到2500億元。

據瞭解,今年以來,中國經濟持續恢復向好,高品質發展穩步推進,尤其是第三季以來,一系列政策效應逐步顯現,經濟內生動力不斷增強,回升向好的態勢更趨明顯,相應的,人民幣債券的投資價值與避險屬性更加凸顯,中國債券市場展現出了較強的投資吸引力。

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10月底,共有1110家境外機構進入中國債券市場投資,自2017年以來平均每年新增入市約100家。已入市的境外機構覆蓋了70多個國家和地區,包括美國、加拿大、英國、法國、德國、義大利、日本、新加坡、澳洲等主要已開發國家。境外機構持有中國債券總量3.3兆元人民幣,較2017年底增長了近200%。

各類型的境外投資者均積極參與中國債券市場投資。其中,境外主權類機構等中長期投資者長期看好中國債券市場,持債量佔比達七成;全球前百大資產管理機構中,已有約90家進入中國債券市場投資。

2019年以來,中國債券先後被納入彭博巴克萊、摩根大通、富時羅素三大國際債券指數,爲中國債市引入了數千億美元的跟蹤指數資金。目前,中國債券在摩根大通全球新興市場政府債券指數(GBI-EM)已達到國別最大權重,在彭博巴克萊全球綜合指數(BBGA)、富時世界國債指數(WGBI)中的權重均超過納入時的預計權重,充分反映了全球投資者對於中國經濟長期向好、金融市場持續擴大開放以及持有人民幣資產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