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高中生曾發生性行爲 衛生局教你3招與孩子對話

根據衛福部調查,約11.6%高中職學生曾發生性行爲。(示意圖/Shutterstock)

根據衛福部調查,約11.6%高中職學生曾發生性行爲,不少家長聽到青春期孩子談戀愛便感到緊張,心理師提醒,家長要與孩子建立能談性的關係,避免以教條禁止恐嚇。臺北市衛生局則提供3招,期盼家長以正向態度與孩子對話。

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110年度青少年健康行爲調查報告,約11.6%高中職學生曾發生性行爲,國中學生則約1.4%。

芸光兒童與青少年性諮商中心執行長呂嘉惠心理師提醒,對於青春期孩子而言,要能掌控慾望,並清楚自己與他人的感覺,並非容易的事。家長面對孩子的性發展,與孩子建立能談性的關係最爲重要。

她強調,家長以教條禁止恐嚇,反而會讓孩子在面對性與愛的困擾時,不願意找家人訴說。

臺北市衛生局心理衛生科科長陳小燕則提出支持孩子的3招。第1招爲確認安全,家長應關心並引導孩子說出對約會交往的想法,提醒雙方相處不該有被強迫或威脅利誘的感受。若發生違反意願的身體碰觸或約會暴力,應及時陪伴孩子報案或尋求專業協助。

第2招是傾聽陪伴,陳小燕表示,家長可以多傾聽孩子的戀愛睏擾,也理解孩子對於戀愛的期待,讓小孩知道感情交往不等於發生性行爲,更重要的是雙方互相支持、關心及成長。

第3招爲學習尊重,陳小燕指出,與未滿16歲對象發生性行爲,即使兩情相悅仍已觸法,家長應讓孩子明白交往過程清楚、適當地表達自己的身體界線,學習尊重並明白雙方都有拒絕的權利。

臺北市衛生局呼籲,青少年處理感情尚未成熟,需要家長更多關心與陪伴,學習尊重自己和他人的身體界線,發展安全健康的情感關係。若民衆遇到情感相處或親子關係困擾,可至臺北市心理諮商門診尋求專業協助。

★《中時新聞網》關心您,尊重身體自主權!請撥打113、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