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輪融資總額超220億、哪吒汽車終赴港IPO 網友:周鴻禕“功不可沒”

財聯社6月26日訊(記者 徐昊)哪吒汽車的上市之路終於有了實質性進展。

6月26日,哪吒汽車主體合衆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合衆新能源”)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成爲第五家赴港IPO的造車新勢力車企。

招股書披露後,有網友戲稱,今年以來頻頻出圈的哪吒汽車股東、360董事長周鴻禕對合衆新能源終赴港上市“功不可沒”。

地方政府背書 推動IPO加速

招股書詳盡披露了合衆新能源2021年至2023年的財務狀況。

三年間,合衆新能源總收入分別爲50.9億元、130.5億元和135.5億元。合衆新能源表示,收入的增長主要由於哪吒汽車針對中端新能源電動車市場分佈及海外市場的較高價格範圍的車型銷售增長帶動。

目前,哪吒汽車在售車型包括哪吒AYA、哪吒X、哪吒L、哪吒S和哪吒GT。汽車交付量從2021年的64,230輛,增長至2023年的124,189輛,年複合增長率爲39.0%。

不過作爲一家新造車企業,合衆新能源不得不面對巨大的虧損。招股書顯示,2021年-2023年,合衆新能源的毛損分別爲17.5億元、29.4億元及20.1億元;毛利率爲-34.4%、-22.5%和-14.9%。同時,合衆新能源三年的經營虧損分別爲45億元、59.5億元和67.6億元,三年累計虧損達到172億元。截止2023年12月31日,其年末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爲28.4億元。

持續的虧損致合衆新能源無法擺脫對外部資金的依賴。招股書表明,自2017年以來,合衆新能源共完成10輪融資,融資總額達228.44億元。其前五位的股東包括宜春實體、合衆新能源董事長方運舟及控制實體、南寧基金、華鼎資本和三六零安全等。此外,桐鄉、合肥、嘉興等政府基金亦爲合衆新能源股東。

在此次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前,合衆新能源已多次釋放IPO信號。財聯社記者曾報道,由於其宜春工廠始終未能獲得整車生產資質,一度成爲了其IPO的“絆腳石”。在招股書中,合衆新能源明確表示,“目前在浙江桐鄉經營1家整車工廠,並在中國擁有多家汽車零部件工廠”。這意味着,此前曾作爲整車生產的宜春工廠目前僅承擔了零部件的生產。

在對生產資質問題“排雷”後,合衆新能源加快了上市進程。4月15日,公司宣佈與桐鄉市國有資本投資運營有限公司、宜春市金合股權投資有限公司、南寧民生新能源產業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三方共同簽署《合衆汽車高質量發展聯合協議》。根據協議,簽約各方共同向合衆汽車提供總額不少於50億元人民幣投資。協議中特別提到,三方將支持合衆汽車儘快實現IPO。

業界普遍認爲,三家地方國資的支持很大程度推動了合衆新能源赴港上市的進程。

募資用於海外市場、強化研發

在招股書中,合衆新能源提到了今後加強盈利的方向,包括:持續推出新車型並實行快速產品迭代,專注於售價較高的產品;進一步拓展海外市場,根據每個海外市場的特點及客戶需求定製產品、服務及策略,以提升收入及盈利能力;提供更多增值服務,例如時租賃服務、電池梯次利用服務及軟件訂閱以增加收入來源;持續實施汽車核心零部件自主開發、非核心汽車零部件向供應商採購的策略,提高整體成本效益;隨着業務發展,通過技術創新及規模經濟進一步提高製造效率。

對於此次IPO的募資用途,招股書上也進行了較爲詳細地說明,首先提到的便是加強海外佈局。

“進一步投資東南亞市場,並快速拓展拉丁美洲、中東及非洲等潛力市場。”合衆新能源表示,公司計劃提升全球營運能力,包括在海外重點市場設立更多附屬公司或分支機構,並招募更多國際化專業人才;進一步本地化海外供應鏈以支持海外市場的快速銷量增長。“我們計劃繼續採用輕資產模式,並與當地優質生產商合作,以提高當地政策和法規所鼓勵的產能;與海外經銷商合作,設立更多海外門店,拓展銷售和服務網絡,並發展海外銷售及服務團隊。”

目前哪吒汽車在東南亞、南美洲、西亞和南亞等市場銷量逐步提升,並於今年6月正式登陸非洲市場。哪吒汽車泰國和印度尼西亞兩座海外整車工廠已分別於今年3月、5月投產,兩家工廠年產能均爲3萬輛;馬來西亞工廠則在2024年1月動工。

數據顯示,2024年1-5月,哪吒汽車新能源汽車出口16458輛,位列新勢力車企出口量第一。此外,2023年,哪吒汽車海外銷售收入佔合衆新能源總收入約12% 。

在研發方面,合衆新能源表示將加大包括“加強智能座艙及智能駕駛軟硬件技術,計劃專注於開發包括車載AI大模型在內的下一代智能座艙系統;進一步投資浩智科技平臺以及關鍵零件及整車技術”的研發投入。

“要在國際競爭中把握先機,打造更充分的智能網聯車。”在合衆新能源遞交招股書的前一日,作爲合衆新能源重要股東之一的360董事長周鴻禕在一場論壇上表示,“智能駕駛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賽道,也是人工智能行動落地的關鍵場景。通過大模型加持,汽車會越來越聰明,越來越科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