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6章 不說天子說什麼?

洛燕一看曲義的神情就知道他陷入了糾結之中。

但這正是洛燕想要的。

一個人沒有自信不好,太自負了同樣不好,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是件好事。

現在攻幽州只能算是簡單模式的戰爭,日後和遼東燕國大戰可不像現在這麼簡單。

待攻下幽州後,河北就要代替幽州軍閥抵禦胡人。

在河南還有曹操和劉備兩大強敵,都不是易於之輩保持如今的自負,遭遇敗績是遲早的事。

曲義作爲先鋒,率領着大軍一路橫推,幾乎沒有任何城池能夠堅持三日。

袁紹率領大軍跟在後面壓陣,河北衆人最需要做的就是爲先登死士與大戟士提供輔兵和後勤。

薊城中正在火併的公孫瓚和劉虞沒想到袁紹竟然會這麼快就從邊境殺進了幽州腹地。

在這場火併中,掌握着更多軍隊的公孫瓚逐漸佔據了上風,但劉虞佔據了薊城,有這座幽州大城在,公孫瓚暫時攻不進來。

面對擺明了要奔襲薊城,一戰而下幽州的袁紹。

公孫瓚和劉虞都知道,現在不能再打下去了,想要保住幽州必須要通力合作才行。

但經過這一場血淋淋的互拼雙方之間都對對方毫無信任,就在這種試探對峙中。

河北大軍到了!

面對來勢洶洶的河北軍,公孫瓚不得不組織幽州軍沿着河水佈防。

白馬義從的全軍覆沒讓公孫瓚元氣大傷,而且幾乎一戰將公孫瓚的心氣都打沒了。

但整個幽州的實力還在,白馬說到底不過萬餘而已。

縱然白馬全滅公孫瓚依舊可以抽調上萬的騎兵出戰。

騎兵之外,幽州步卒同樣上萬,皆列陣迎敵。

遠遠見到河北的袁字大旗,公孫瓚怒氣頓生,又遠遠見到先登死士的旗幟,更是仇人相見,分外眼紅。

但眼底中自然有一抹畏懼,那就是將他徹底從巔峰打落的強軍。

自冀州而來,奪城拔寨,未嘗一敗。

現在沒有白馬,真的還能夠戰而勝之嗎?

公孫瓚策馬上前,他相貌俊美雄偉,身着甲冑,背後負着披風,威風凜凜,一點也沒有天下人口中冢中枯骨的不堪。

公孫瓚之所以被人瞧不起,概因他非要做主公。

若是隻單純做騎兵統帥,李傕郭汜等人皆死,天下能與他相提並論的不過是呂布、張遼、趙雲、馬超、關羽幾人而已。

袁紹一見公孫瓚舉動就知道他要和自己說話,當即就要上前,顏良文丑護衛在他身邊,走到陣前,洛燕亦跟隨在側。

公孫瓚見到袁紹上前,當即怒喝道:“袁紹,你妄動刀兵,昔日昭公爲我二人和睦,難道你現在是要違背盟約嗎?”

袁紹直接愣住,上次界橋之戰不就已經開戰了,現在怎麼還能提到昭公盟約呢?

公孫瓚又道:“本侯乃是朝廷欽封鎮北將軍。

值此抗擊胡人及燕國之時,你袁紹不思報國,卻反過來進攻幽州。

伱枉爲四世三公世宦豪門,不過是個悖逆罷了!”

“哈哈哈哈!”

聽着公孫瓚怒罵,袁紹卻不怒反笑,他的笑聲太大,甚至直接蓋住了公孫瓚的聲音。

待笑聲停下,轉而大聲道:“昔年我在洛陽中與董卓對峙,爲大漢社稷奔波時,你公孫瓚竟然率軍侵奪我的基業。

昭公見不得你這無恥之人,於是襄助我穩固河北。

你這明晃晃的漢賊,竟然又打着劉協那僞帝的旗號,進攻河北,就是爲了奪取冀州基業。

五次三番,屢屢侵略。

今日竟然還能大言不慚,洗脫自己。

公孫瓚啊公孫瓚!

我曾經聽聞春秋時,宋國有人以無恥自詡,自稱天下最無恥之人。

但今日見到你公孫瓚,卻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無恥之外亦有更無恥之輩。

真可謂,無恥之尤也!”

袁紹這暢快淋漓的一頓羞辱痛罵頓時讓河北衆人皆大聲笑起來。

那每一件事實和直呼其名的公孫瓚,都讓他更加刺痛。

公孫瓚痛恨,若是昔年二次戰爭能滅亡河北,如今就沒有這許多聲音。

因爲勝利者會有無數人爲之粉飾。

但是他失敗了兩次,那當初不顧臉面所做的事情,現在都如同迴旋鏢一般的打回了他的身上。

似乎是不願意讓公孫瓚專美於前,袁紹完全沒有停下言語攻擊的意思,繼續說道:“今日我等河北將士相聚於此,便是告知幽州將士百姓。

公孫瓚匹夫,不能據有幽州,幽冀二州當歸一體,盡歸袁氏。”

袁紹正說着,突然又聽到一道略有些蒼老卻相當渾厚的聲音,“袁將軍此言謬矣!”

劉虞!

他竟然敢於從薊城中走出,帶着數百士卒來此。

公孫瓚眼神一利,但他好歹不是傻子,在這個時刻還是強行剋制住了。

袁紹冷冷地望着劉虞,他之前一直覺得劉虞會是自己的盟友之一。

但現實卻告訴他,這些劉氏宗親果然在關鍵時刻靠不住。

劉虞能感受到無數道殺意都在自己身上掃視着,但他不在意。

只是用盡全身力氣大聲道:“袁將軍。

本公纔是朝廷欽封的幽州牧。

據有幽州之地乃是本公,而不是公孫瓚。

這是袁將軍話中的第一處謬誤。

即便是袁將軍兼任幽州牧及冀州牧,這二州之地也不是袁氏之地。

州牧州牧,乃是代皇帝牧守,代陛下牧守。

這世上難道有爲主人牧守卻監守自盜的道理嗎?

本公以爲這是不合理的。

這是袁將軍話中的第二處謬誤。

當今陛下乃是靈皇帝的親子,乃是孝愍皇帝的親胞弟,皇室三代之中沒有比陛下血緣更近的皇族。

陛下就是大漢無可爭議的皇帝。

絕對不是袁將軍口中所謂的僞帝。

這是袁將軍話中的第三處謬誤。

有此三處謬誤,本公實在是不知道袁將軍今日來此爲何?

難道是心中的悖逆之色已經不願意掩蓋?

難道是篡漢之心已經不願意遮掩?

還是受到了奸人的矇蔽,致使同爲漢臣,卻走到如今這刀兵相見的一步。

袁將軍請回吧,大漢紛亂,若是我等再彼此消耗,國將不國啊!”

劉虞真不愧是大家,這一番話有理有據,比剛纔公孫瓚的不知道高到那裡去。

幽冀戰事,天下人都知道是怎麼回事,其實就是軍閥之間互相搶地盤,但是這話不能說。

誰說這是搶地盤,誰就失去大義。

一定要說這是在救濟斯民,這正是袁紹進攻幽州所用的藉口。

在檄文中,公孫瓚在幽州統治殘暴,袁紹這是在肅清大漢奸臣。 但劉虞出來了之後,這個藉口就不好用了。

劉虞可是正經的漢室宗親,如今單論血緣,他也是最接近皇帝的宗親之一。

袁紹臉色有些不好看。

洛燕朗聲道:“劉公此言差矣。

孟子曰:民貴而君輕。

在百姓的福祉面前,縱然是天子亦不爲重,又何況官員呢?

你的確是靈帝欽封的幽州牧。

但捫心自問,這些年來,幽州百姓可曾享受到你所帶來的福祉嗎?

公孫瓚在幽州肆意殘暴,但是你卻不阻止,任由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如今又有什麼面目去自詡所謂的幽州牧呢?

我曾經聽聞上古的天子聖王都首重德行,因爲天下是有德之主才能夠王天下的。

重視德行的君王會挑選品德上佳的臣子來爲他守土。

公孫瓚,他血腥殘暴,與品德上佳無有關係。

劉公你曾經有善政的名聲,但爲何卻不願意將之帶入幽州呢?

難道是幽州的豪傑與百姓,不值得劉公你施下善政嗎?

既然劉公不願意向幽州百姓展示你的德行,那自然便由其他人來展示德行。

我主袁紹,對有能者禮賢下士,對貧苦者推衣解食。

對待那些老人就像是對待自己的父母一樣,對待那些孩子就像是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

這樣的德行,上天是能夠見到的,天子是應當予以重任的。

如今諸夏無天子,我主唯有自加重擔於肩,方不負天下人之意啊!”

洛燕這一番話說罷,袁紹直接就拍手叫好,河北衆人同樣振奮。

袁紹勢力和洛楚勢力,目前都有一個很大的問題。

那就是這二人的官職、爵位等等都是自表的,沒有任何的法理性來源。

如今天下大多數的諸侯,比如曹操手裡有皇帝劉協。

佔據了兗州以及河南郡後,又有留侯入朝,法理性自然不用多說。

劉備乃是漢室宗親,又有英侯和二呂撐着。

其中大多數的官員都接受了當初李傕郭汜朝廷的封賞。

袁紹的親家呂布都是正兒八經朝廷冊封的幷州牧。

只有袁紹和洛楚二人,自封冀州牧和揚州牧。

以他們二人的身份,在大漢框架下,是相當尷尬的。

現在洛燕就說了,這世間還有比上天更大的嗎?

自然是沒有。

上天的旨意最大!

這天下還有比民更重要的嗎?

自然是沒有!

縱然是君王也要列在民之後,誰有異議,去和孟子說,去和孟子學派辯論。

既然這天下以民爲貴,那德行就該是最重要的東西。

誰能夠使百姓安居樂業,誰就應該統治百姓。

袁紹和其他人比起來或許不特殊,比如徐州的劉備。

但比起公孫瓚來,那定然是強的不是一點半點。

而你劉虞,放任公孫瓚荼毒幽州百姓,難道就能夠脫得了干係嗎?

真是言辭如劍!

可當百萬師啊!

本來以爲在大義方面穩操勝券的,萬萬沒想到這位公子燕竟然能說出這麼一套詭辯的說辭。

自洛燕進入河北以來,天下人都知道袁紹有個洛氏子的女婿。

英侯嫡長子洛齊入仕劉備,還爲他拉來了徐州士族的效忠。

英侯的嫡次子坐斷江東,自成一地之主。

如今洛燕就是第三位出仕的洛氏子,而且不是做臣子,而是直接相當於外戚這樣的親近地位。

今日一見,果然同樣不同凡響,符合世人對洛氏子的想象,才貌俱全。

劉虞沉聲問道:“袁紹,你可還是漢臣嗎?”

還是漢臣嗎?

這一問,就是生死之問,若是袁紹敢說不是漢臣立刻就是天下羣起而攻之。

甚至就連呂布可能都要猶豫一下自己該怎麼做。

這天下間能堂而皇之說自己不是漢臣的諸侯,沒有多少。

但若是說自己是漢臣,那就落入劉虞的話術圈套了。

洛燕低聲道:“岳父,您當然是漢臣。

正所謂社稷重於宗廟宗廟重於君啊!

您是漢室的臣子,卻不是某一個僞帝的臣子。

您所效忠的君主死在了逆臣的手中,您是飄零之臣。

待中興漢室後,再到君主陵前,求問天下何歸!”

袁紹神色一震,一捏洛燕的臂膀,眼中帶着喜色。

這番話相當符合袁紹一向的對外態度。

他認可孝愍皇帝的皇位,但是不認可劉協的皇位。

袁紹中氣十足的將這番話向劉虞說出,這就是他的回答。

不僅僅是說給劉虞聽,還是說給河北衆聽,同樣是說給天下人聽的。

這就是我袁紹!

無恥!

這是公孫瓚和劉虞的第一念頭,實在是太無恥了。

沒有君,哪有臣?

你連是誰的臣子都說不出來,你竟然還能堂而皇之的說自己的是漢臣?

但是河北一衆謀臣卻目光熠熠的望着洛燕,他們都是聰明到極點的人,自然能夠從洛燕這些看似詭辯的言論中,品味到那似乎是有一整套理論的。

劉虞滿腦子都是朕即國家的理念。

但這套理念的破綻太大,根本就是個可以被隨意蹂躪的靶子。

面對洛燕所學習的東西,可以說是毫無還手之力。

尤其是在漢室失去諸夏天子位後,用自縛手腳都不能形容,而應該用人彘來形容。

劉虞和公孫瓚再也說不出話來,洛燕輕笑着說道:“主公,敵軍士氣已泄,當先勝一陣!”

“賢婿所言極是!”

袁紹現在心情很好,當即道:“正則,以你部爲先鋒,擊其左翼,我率中軍以箭矢爲你翼護!”

“喏!”

曲義抱拳應聲。

第122章 素王歷第263章 吾以楚興,吾爲楚亡第372章 求新求變第443章 洛氏來了,天就晴了第19章 洛邑與鎬京第145章 儒家兩大法寶:拿來主義和素質教育第665章 第一次諸夏大戰!第348章 結束第488章 呂瑩遺言第592章 沛郡曹氏有麟子第145章 儒家兩大法寶:拿來主義和素質教育第650章 洛楚第164章 洛載薨,白起出第695章 真正的大業!第52章 蒼翼之盟第739章 幾人稱帝?幾人稱王?(卷終)第413章 長安,霍去病真香第538章 巫蠱第308章 劉盈昏迷!第554章 帝位與我何加焉!第372章 求新求變第59章 重耳即位,鐵幕落下(上)第242章 劉呂之爭初顯,洛亦和稀泥第580章 貧道洛霄,請大漢赴死!第447章 高低端路線第608章 論天下諸洛異同第454章 重罪令第736章 王上,臣回來了!第578章 渡河!上洛!第559章 婚姻,神佑革命!第512章 一副燃爆長安的圖!第207章 始皇帝崩第235章 項羽的野望第514章 驚天之變!第40章 諸夏破徐淮第707章 洛燕獻策第545章 舊的時代結束了!第382章 匈奴第647章 極於情!第426章 迎立第301章 洛仲堪第417章 祁連山下擒兩王第447章 高低端路線第24章 洛蘇薨第535章 說劍!第268章 天下要真正的一統第600章 洛子凌少智無謀第715章 支線劇情醫聖,結束!第631章 諡號第656章 衆聚諸侯,洛空求祖!第108章 洛水和議第549章 此心光明即可第628章 怒斥!第442章 風暴第202章 苦尋長生而不得的始皇帝第481章 把我洛氏當病貓了?第191章 天日垂虹第212章 反抗第379章 爲盟主太叔幺幺加更(求月票)第215章 吾乃大秦擎天白玉柱第4章 洛水之戰第132章 洛國:韓侯,不會說話可以閉嘴,就第537章 洛與劉,本就共天下!第352章 漢廷求書第405章 戰終(補欠更一)第183章 威震天下第716章 盤點收穫第402章 爲盟主竹蘭醬加更第722章 一觸即發!第136章 韓國:毀滅吧,我累了第670章 我周氏!第339章 對比第213章 風來!第79章 吾與良人孰美?第21章 四姓公卿第573章 太平道!第433章 王血以貴第506章 薨!第93章 天下局勢,安居昭城而天下息第301章 洛仲堪第6章 天命所在,變夷爲夏第291章 我安排皇帝的婚事沒問題吧?第98章 天子姬擺,齊國下克上(爲盟主帝木鄉第110章 變與不變第227章 備戰免費番外:貼吧1第62章 君以此興,必以此亡第5章 東征與洛邑第399章 爲盟主竹蘭白菜加更第686章 只有天知道!第382章 匈奴第226章 雙方第172章 秦王政第552章 趙飛燕!第670章 我周氏!第512章 一副燃爆長安的圖!第99章 宋陳:活不下去了,反了!第103章 秦人東出,沒有人可以阻止的戰爭第696章 昭城相約第429章 新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