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1章 我自己的道路

大河之邊,狂風漫卷,蒼穹之上,雲層翻騰,隱隱約約間有雷聲轟鳴。

趙雲怒目圓睜,立於馬上,身上滿是血跡,手中銀槍前指,煞氣凜凜。

俊朗的面容上滿是血污,混雜着汗水緩緩流下,身後則是橫七豎八的屍身。

張郃高覽二人早就在趙雲面前敗下陣來,撤回陣中率兵衝殺。

在武道戰勝不了的情況下,自然就要大軍衝殺。

正如一千個的韓武穆也不是項王一個人的對手,但統帥大軍,韓武穆卻能夠戰勝項王一般,統帥和猛將是不同的。

但沒想到趙雲卻帶着軍隊直接鑿穿了河北上萬的大軍。

趙雲用血一般的事實向張郃高覽二人證明,他趙雲不是匹夫之勇,軍團統帥或許不足,但偏軍之將卻有餘。

在非大軍團作戰的情況下,一個偏軍之將加萬人敵有多麼的無敵,趙雲展現的淋漓盡致。

渡河而來的審配眼神都快要瞪出來了,這一刻他深深地明白了爲什麼袁紹重視呂布了。

趙雲豪氣干雲道:“我在兗州,三千步騎敢衝陣曹操十萬大軍,爾等不過區區數萬人,又算得了什麼呢?”

劉備對趙雲一身是膽的評價怎麼來的,就是他根本不知道什麼叫做害怕,三千步騎,不是精騎,竟然敢在曹軍的各營之中縱橫衝殺,簡直猛地非人。

劉備軍齊聲高呼,袁紹軍皆惶然。

審配定了定神,眼神之中閃過一絲戾氣,即便是在河北名士之中,他也是相當專斷獨橫之人,這樣的人決不允許有人在面前狂妄到這種地步。

當即憤聲作聲道:“張高二位將軍,待大軍全部渡河而過,即刻聯結進攻。

人力有時窮盡!

匹夫之勇,難道是足以懼怕的嗎?

若這世上以武爲尊此刻坐在皇位之上的,就該是項氏,而不是劉氏!”

趙雲聽到審配所言,眼中冷芒閃過,手中銀槍微擡,又觀隨自己而來的士卒,他心中沒有半分懼怕。

渾身汗液蒸騰,體內氣血翻滾,宛如長江大河一般洶涌而動,乃至於發出雷鳴之音。

“來,戰個痛快!”

……

英侯國。

洛齊和劉備等一行人走進了國中,洛川站在庭院之中,季節漸漸開始變涼,有片片秋葉落下。

劉備等人上前拜見,洛川轉過身來,望着劉備,目光幽深。

劉備不知道爲什麼突然有些緊張,英侯的眼神望着他,但是他卻覺得英侯不是在望着自己。

就連一向大大咧咧的張飛在洛川面前也安靜若素,過了不知道多久,洛川緩緩開口道:“三百年前高皇帝在大河之畔遇到了我的先祖英文獻侯諱亦,他說‘願爲公子戰一場’。

而後文獻侯便追隨高皇帝開創了這一番大漢三百年基業。

三百年來,英侯國曾南征北戰,曾靖難誅除戾帝,曾鎮壓豪強,曾扶助光武皇帝,一路走來,昔年的同道都逐漸消失不見。

每一個英侯都希望能夠遇到一個能夠光耀歷史長河的劉氏子孫,他就像是那些傳說中的聖王們一樣。

到了現在。

你走到了我的面前,我心中有無數的猶疑,你是那個值得信任的劉氏子嗎?

我現在依舊不知道未來會走向何方,但願意相信你,放手去做伱自己的,這是英侯國最後的饋贈。”

洛齊深深地低着頭,劉備卻從中聽出了另外的意思,驚訝問道:“君侯,您不隨我們離開這裡嗎?

萬一泰山郡和英侯國守不住的話,您要怎麼辦呢?”

洛川卻只是微微擡頭望着晃晃悠悠飄落而下的秋葉,他的聲音也變得有些蕭瑟起來,“玄德公,你是要現在就稱帝嗎?

我是英侯。

我就在這裡,哪裡也不去。”

洛川的話一說,劉備就明白了,一行人告退之後離開了庭院,終於輕輕舒了一口氣。

除了留下守衛英侯國的人馬,洛齊帶着英侯國許多資源準備離開,至於去哪裡,自然是徐州。

洛齊同劉備邊走邊說道:“玄德公,如今袁紹和曹操勢大,青州臨淄以北是一馬平川,恐怕大半都要丟失了。

英侯國是進入青州的咽喉要道,山川險要,但最精華的平原地區,都守不住。

爲今之計,唯有進入徐州,徐州之地,雖然沒有山川阻隔,但是隻要在青州境內依仗山川險要阻擋袁紹,然後以徐州之地來供給兵力,東拒曹操袁術,依舊是一方諸侯。

只待中原有變,我們依舊可以奪回青州。”

兗州、徐州、青州,三個州之間,基本上鮮少有那種大的山川阻隔,很難形成割據勢力,誰的兵力強,徐州就是誰的。

劉備忍不住望了一眼劉曄,洛齊的計劃和劉曄差不多,這大概就是智者所見略同吧。

但洛齊和劉曄所不同的地方在於,劉曄是單純的謀士,只負責提主意,能不能實現那就要看執行,而洛齊是直接將後續的執行做完。

“徐州東海郡糜氏,乃是徐州的大族,其家主糜竺糜子仲多次擔任徐州別駕,是徐州中有聲望的人,他對玄德公很是推崇。

想必玄德公知道齊的未婚妻便是糜氏貴女,此番前往徐州,齊爲玄德公引見糜子仲,若是能夠得到糜子仲的認同,我們便能在徐州紮下根基,而且迅速的恢復實力。”

果然是糜氏!

劉備心中大喜過望,然後突然想起了什麼,問道:“公子,不知酇侯府和淮陰侯府?”

徐州最顯貴的家族可不是那些士族,而是這兩家從開國時就流傳下來的家族。

洛齊微微皺了皺眉頭說道:“玄德公有所不知啊,這二家衰落的太嚴重了,心中有無數的猶疑。

前幾年淮陰侯來英侯國做客時,甚至說準備舉家往江東遷徙。

若是您進入徐州,這兩家定然會派出子弟前來投效,但想要這兩家鼎力相助,那實在是有些太難了。”

在場衆人皆瞭然,關東五姓同氣連枝,但正是因爲這樣,遭到了重大的打擊。

那些執掌朝政的外戚和宦官們之間或許爭鬥,但是在針對五姓之間是一樣的。

不僅僅是皇權,甚至沒人能具體說得清是經歷了什麼,五姓就衰落了下來。蕭氏和韓氏的衰落是最嚴重的,在爵位上還是高門,但是門內卻堪稱空空如也。

非常有那些破落貴族的模樣,依舊是世家大族,但已經說不上豪族,因爲這兩家實在是不豪。

到了現在,英侯洛氏不在乎覆亡。

二呂底蘊深厚,能夠既投資劉備,但是又不至於全部投進去,安陽侯大概率要跟着袁紹或者曹操走。

只剩下蕭韓兩家,甚至做好了一旦徐州大亂,就避亂江東的準備。

尤其是現在江東由洛楚主政,怎麼說也有一份香火情,兩家到了江東不會有什麼危險。

劉備瞭解了情況,微微嘆了口氣。

先漢的祖宗有德行,留下了這許多恩惠,後漢的祖宗沒有德行,留下了這許多的禍患。

想到這裡,劉備喃喃道:“興復先漢的偉業,革除後漢的弊政!

光復文武的盛世這是我所想要的。”

……

臨淄。

呂申在和自己的父親呂錄做最後的告別。

呂錄沉聲道:“即便是袁紹進入了青州,也不會對我們呂氏做什麼。

只要願意投效,即便是保持不了現在的顯赫地位,但高官厚祿總是少不了的。”

呂申聞言卻笑着說道:“什麼樣的高官厚祿呢?

呂氏本就是大漢最高的高門,天下二公,除了昭公就是齊公。

現在天下的諸侯還承認大漢的存在,所以我們還是齊公。

等到天下諸侯不承認漢室的時候,這齊公的位置是無論如何都保不住了。

那高官厚祿對我又有什麼價值呢?”

呂錄聞言一下子沉默了,呂申說話或許有些偏激,但卻話糙理不糙,無論是袁紹還是曹操,只要入主青州,只要不承認漢室,齊公的位置就一定會被取消。

不說公爵的地位。

齊!

僅僅這個字眼就相當的貴重,除了周洛之外,春秋最尊貴的大國,按照當今世人的眼光排位來看是晉秦楚齊趙魏(樑)吳韓燕。

晉國,姬姓諸侯,又是春秋最強的列國,秦國雖然爲人所詬病,但卻是唯一一個統一天下的列國,楚國是邦周時代的傳奇之一,又有項羽的加持,位列第三,接下來就是齊國,姬姜聯盟的主要實施者,千年邦周的守護者之一,春秋首霸。

齊國本該是一方諸侯王的封號,但因爲齊公的存在,青州這片土地上,從大漢開國,就從來都沒有出現過一個齊王。

這當然是一種相當不正常的事情,每一代的齊公都思考過齊這個字號是不是會在自己的手中終結。

但是因爲五姓同氣連枝,每一家的封號都依舊是開國的那一個,後來的皇帝可能是覺得單獨改變齊公國的封號會引起其他各家的反彈,於是沒有提起過這件事。

但一旦新朝建立,任何只要一個草頭王統治青州,齊這個爵位肯定就留不下了。

見到自己的父親不說話,呂申又笑着說道:“劉玄德是當世的人傑,而且是個重感情的人。

呂氏和劉氏之間雖然時常有齟齬存在,但畢竟相互之間配合了三百年,這份沉甸甸的厚誼,怎麼是新人所能比得上的呢?

況且有妹妹在,還有英侯在,呂氏在劉備陣營中的地位穩如泰山,現在捨棄了劉備,轉而去投靠袁紹,我認爲是不智的。

孩兒可能有些不孝,但此次真的要離開臨淄了,若是孩兒跟隨劉備最終兵敗,那定然是死了。

父親就選擇一個兄弟繼承孩兒的公子之位即可。

若是有朝一日劉玄德能回返青州,孩兒能回到臨淄,那孩兒自然是當仁不讓。”

呂申的表情很是輕鬆,說起自己的死亡來就像是在開玩笑一般,呂錄聽着聽着,便抽起棍子來。

等到呂申離開,呂錄望着那冉冉升起的青煙,有些呆愣,心中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呂申帶着大批物資離開了臨淄城,前往和劉備會合,於此同時派人前往趙雲處通知趙雲可以放棄青州北部。

趙雲得到招呼後,按照呂申的話,直奔泰山郡,將呂夫人帶上,然後經過連日的奔波,趙雲和呂申帶着呂夫人和劉備會合。

望着安全返回的趙雲,劉備重重地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子龍辛苦!”

然後又走到呂申身前,抱拳作揖道:“兄長!”

對於呂申會願意跟着自己奔波,劉備是有些意外的,因爲他不是一般的呂氏子弟,而是齊公公子,這樣的身份實在是沒有必要去賭一個未知的明天。

還有他的夫人也是如此。

若是他的夫人願意再嫁,不要說沒有兒子,就算是有兒子,無論是曹操還是袁紹都會欣然爲自己的兒子接納,這毫不誇張。

但是這兄妹二人都願意追隨自己奔波,這讓劉備這種重感情的人,怎麼能不感動呢?

呂夫人和劉備見面之後就徑直走向洛齊,然後施施然行禮道:“見過世兄,世兄安康。”

洛齊頷首笑着回禮,呂夫人這纔回到劉備身邊,有人望着這一幕瞳孔微縮,然後隱晦的望了呂夫人一眼,心中重視的等級提高了幾個級別。

這呂夫人在劉備身邊的地位簡直穩如泰山,有公子齊和呂申的支持,未來也沒有女人能影響她的地位。

不過劉備本就沒有想過在繼承人方面搞事,只要呂夫人能夠生下兒子,他就直接立爲繼承人,絕對不會犯當初高皇帝的錯誤,最後在滿朝文武面前碰了一鼻子灰。

衆人皆到齊之後,劉備便一刻不耽誤的開始前往徐州,因爲泰山郡和英侯國在手中,前往徐州的道路相當通暢。

而呂申則帶着太史慈等一衆人返回泰山郡,他要在這裡駐守,依仗着山川地利暫時扛住曹操的進攻,爲劉備在徐州爭取足夠的時間。

————

呂申字公成,故周齊之後,其先齊威光王,亡秦有功,封於齊地,帝臨青州,申見帝豪傑之士,乃從帝,及帝敗績袁曹,亡命徐州,申舍家而隨,血鎮泰山,拒曹於城,帝乃得幸徐州,常贊曰:“公成真忠謹君子,常人所不及也。”——《季漢書·外戚呂氏諸傳》

第552章 趙飛燕!第202章 苦尋長生而不得的始皇帝第269章 昭公,救命啊!第687章 紅袍玄甲!敢戰士!第300章 相父第602章 曹孟德再笑洛子凌第405章 戰終(補欠更一)第61章 一國之相,兩國從之第646章 美第600章 洛子凌少智無謀第226章 雙方第418章 一切的結束第335章 一人加冠一人薨第516章 遵從陛下諭令者,左袒!第631章 諡號第692章 江河滔滔!第643章 互斥!第652章 光武之道,就在英侯國中!第117章 楚國:怎麼又是我?第667章 世上哪裡有常盛不敗?第526章 王侯 豪強與皇帝第720章 怎能不復仇呢?第307章 大漢財政第459章 天下羣起而攻之第218章 給劉邦灌雞湯第216章第699章 昭城之盟!(6000字!)第377章 洛氏的庇護第131章 命運之門開始轉動第602章 曹孟德再笑洛子凌第711章 高貴名門!第588章 賈文和畫策獻計第413章 長安,霍去病真香第204章 韓信第1章 姬昭攝政第37章 淮夷亂第711章 高貴名門!第241章 給韓信賜字第224章 洛陵第327章 完第652章 光武之道,就在英侯國中!第665章 第一次諸夏大戰!第500章 大概是日常第333章 典範第345章 罪證第393章 洛陵隕,萬物生(二合一)第346章 嘲諷第448章 洛氏的道路第704章 起風了(7000字)第692章 江河滔滔!第188章 仗節死義第408章 劉徹的宏偉計劃和覺悟第429章 新皇第85章 定計第10章 抽獎大豐收第124章 欲殺燕侯,不攻自破!第584章 大漢諸豪門第261章 兵仙,楚漢!第549章 此心光明即可收集意見貼第385章 匈奴小霸王第117章 楚國:怎麼又是我?第445章 收穫第536章 姬昭的期待第91章 洛國拉偏架,楚國捱揍第691章 公子楚!第596章 洛家主祭祖問天命第100章 楚國:中原,我又回來了第602章 曹孟德再笑洛子凌第41章 諸夏破徐淮第19章 洛邑與鎬京第337章 結算第459章 天下羣起而攻之第703章 諸洛盡流散!第567章 一切都結束了(卷末)第545章 舊的時代結束了!第395章 十年,霍去病第561章 東海舉義!第634章 天下人,婦人心!第153章 韓魏劫道,再殺王!第263章 吾以楚興,吾爲楚亡第118章 楚國攻略和齊國態勢第230章 給蒙恬一點韓信震撼第80章 系統小更新 不能拋棄邦周的理由卷末感言第145章 儒家兩大法寶:拿來主義和素質教育第505章 終結!第674章 一年!二牧之爭!第143章 制度和明君賢臣孰重?第123章 開整第494章 重判重刑第587章 李文憂選賢舉能,賈文和欲圖大事第166章 齊王,您以爲千年姻親能獨善其身嗎第584章 大漢諸豪門第577章 洛霄此人第502章 人世間的悲哀第215章 吾乃大秦擎天白玉柱第36章 再幸洛邑第319章 衆建諸侯與封親爲王第697章 洛氏子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