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匈奴想要捱打

漢十年。

大漢帝國的政治中心已經從洛陽轉移到了關中,這座由洛亦所建造的城池是一座還不滿三年的新城,充滿了蓬勃的朝氣,就像是這個新生的大漢帝國一樣。

城中最恢宏的自然是長樂宮和未央宮,但是限於凋敝的經濟狀況,比起昔年秦王朝的宮室就差的遠了。

洛亦靜悄悄的走進宮中,從漢八年搬遷到長安城之後,劉邦以洛亦建城有大功,爲他加封五百戶食邑,又使蕭何爲左丞相,洛亦爲右丞相。

但所有人都知道,洛亦的實際地位是比蕭何高的,因爲洛亦是侍從劉邦左右的近臣,可以比較隨意的出入宮廷,劉邦有事都是與洛亦商議,大致有了條目之後纔會召蕭何等人議事。

經歷了洛陽宮中的那一場齊王降公的事件之後,其他的異姓王自然是惶惶不可終日,長沙王畏懼,上書請求削爵,他本來就沒有什麼實力,劉邦直接同意,封爲萬戶長沙侯。

洛亦走到殿外,脫下鞋子,解下利刃,便悄聲走進殿中,劉邦正大喇喇的坐着,見到洛亦走進,笑道:“子玉,這是剛剛送來的英布國中的消息。”

洛亦接過一看,上面只有寥寥幾句話,講的是英布日夜操練軍隊清剿盜匪和淮南之地的蠻夷,於是說道:“英布這是見到異姓王不幸,而擔憂自身。”

劉邦問道:“子玉,英布操練士卒,是要造反嗎?”

洛亦答道:“您爲英布裂土,賜給他王的爵位,讓他從一個囚徒變成國主,這是您對他的恩情。

您是卓絕的統帥,朝廷之中名將層出不窮,這是他所畏懼的,沒有刺激,他不會造反。”

英布當然不敢造反,朝廷中還有淮陰侯韓信這樣的兵仙神將,借給他兩個腦袋也不敢反。

劉邦有些失望,但緊接着就振作精神,洛亦說了,沒有刺激不會造反。

那就是說還是有可能的,造反這種事情有時候是不以人的意志爲轉移的,要麼束手待斃,要麼垂死掙扎,沒有第三條選項。

齊王是洛呂兩家保下來的,長沙王是因爲太廢物而躲過了殺身之禍。

英布實力強,名聲差,沒背景,疑心重,好權欲,想要活着都很難。

洛亦知道劉邦想在臨死之前削平異姓王,保證劉氏的江山穩固,洛亦也一直爲這件事出謀劃策。

但是現在出現大問題了,清剿異姓王的事情恐怕要先放下了。

“陛下,長城以北的胡人出現了一個豪傑,名爲匈奴的部落統一了草原諸部,而且最近動作頻頻,大概率是要南下,大漢有麻煩了。”

劉邦當即正坐起來,沉聲道:“什麼?子玉你從哪裡得到的消息?”

洛亦道:“數年之前大兄就通過商隊的異動發現了草原在戰亂,當時中原同時大亂。

匈奴就是在這個時間之內,迅速的完成了統一,簡直就像是他們也像您這樣,有天命垂佑一般。”

匈奴一直以來就是中原的敵人,但是洛氏已經很多年不關注這些胡人了,因爲諸夏太過昌盛,完全沒把他們放在眼裡。

秦趙燕這些邊境的國家都曾經擊敗匈奴,很多名將都是從打匈奴開始的。

之前都是分裂狀態,現在陡然統一,實在是讓劉邦又驚又怒。

單純的胡人一統自然不會讓洛氏動容,即便是一統,最多不過是百萬生民而已,拿什麼和千萬人口級別的諸夏打?

真正讓洛氏很糾結的一點在於,重新開始瞭解胡人之後,洛陵發現很多胡人可能是假胡人。

這些年洛陵一直在摸排匈奴的情況,然後就發現草原上的諸夏之民實在是不少,或許現在應該叫做漢人。

從秦末開始,就有大量的長城以內的民衆投奔匈奴,即便是在漢王朝建立之後,這種現象還是存在。

而且所謂的胡人之中,本來就有很多是中原的失敗者逃到了草原,其中甚至還有戰國時期失敗的姬姜後裔,這些人爲胡人帶去了一些技術和文化。

對於夏夷之別,素王早就說過,信奉周禮的是夏,不信奉周禮的是夷,這就叫入夏則夏,入夷則夷。

但是素王對這番話是有註釋的,之所以將禮作爲區別夏夷的標誌,是因爲中原的蠻夷從長相上和諸夏沒有什麼差距。

尤其是姬姜本就有可能出自西戎,商人則出自東夷,所以消滅頑固分子之後,稍微通婚,推行禮制,很快就能融合到一起。

邦周時期,北方狄人從長相上就和諸夏的區別很大,在諸夏看來就像是鬼一樣,所以打起來根本沒有負擔。

但是現在洛陵發現,北方胡人可能在一次次的天災之中損失慘重,現在很多胡人長相上和中原人差不多,一看就是混過血,甚至本來就是中原人。

洛陵認爲這是恥辱。

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

諸夏之所以能傲然蔑視蠻夷,就是因爲這世上只有諸夏纔有文明。

這世上雖然有少數腦子愚蠢到極點、不知廉恥的人,但大多人都只是趨利避害的普通人。

現在有這麼多人選擇投奔匈奴,豈不是說蠻夷竟然勝過華夏!

這是洛氏所不能容忍的,若是連蠻夷都勝不過,還談什麼其他。

劉邦聽到天命垂佑臉色愈發的深沉:“素王說,上天只會垂佑諸夏的君王,倘若有一天垂佑蠻夷,那就是諸夏的君主實在是太過失德了。

難道朕是失德的君主嗎?

朕不相信,匈奴一統又如何,朕要用手中的刀劍看看他們的弓箭鋒不鋒利。

子玉,昭公避世隱居,但是夏夷戰事他想必是不會袖手旁觀了,他是什麼意見?”

洛亦鏗鏘有力道:“大兄的意見自然是戰,要狠狠地打擊匈奴妄圖南下劫掠的心思,但是大兄說要速戰速決。

戰爭時間最好不要超過一年,絕對要在明年春耕之前打完。

現在中原實在是太過空虛了,家家戶戶都沒有存糧,實在是支撐不起和一個統一草原的大國,進行一場曠日持久的大戰。”

這個世界的秦末是比姬昭原時空好很多的,時間短了一兩年不說,人口沒有在戰爭期間因爲戰火而銳減,但是因爲戰爭耽誤耕作,導致糧食減產,還是死了不少人。

洛亦還有後半句沒說,如果這一年之內解決不了匈奴暫時性的威脅,洛陵就會親自北上,用家族底蘊打擊匈奴,讓他們一時不能南下,直到漢王朝從戰爭的泥潭之中恢復過來。

按照洛陵的估計,最多十年漢王朝就能恢復到足以支撐大戰的程度。

想要削弱匈奴,甚至不是簡簡單單刺殺冒頓就行的,用姬昭的話語來說,這不是簡簡單單的削弱匈奴,而是要用掛把開場動畫延後,把整個漢匈大戰延後。

那付出的代價自然是極大的,不過在這種大是大非之前,家族底蘊自然不能節省了。

姬昭沒來的時候漢朝給匈奴和親送錢,屈辱幾十年,姬昭來了,難道漢朝還給匈奴和親送錢?

那姬昭不是白來了!

現在整個世界還沒有徹底走向未知,匈奴註定隨着漢朝崛起而崛起,況且漢朝不和匈奴打一場,不正面幹挺一個上升期巔峰的草原帝國,那還能叫強漢嗎,怎麼能將整個天下的人都凝成一條心?

衆志成城的戰爭才能夠徹底鑄就統一的共同體,諸夏的概念已經深入人心,但是還不夠,對匈奴的戰爭能夠讓天下所有的黎民百姓都統一在漢帝國的旗幟下,配合上意識形態的整合,徹底完成大一統。

劉邦雖然對洛陵不瞭解,但是知道這位沒有大事是一言不發的,這一次竟然通過洛亦給自己遞話,那就說明匈奴這件事真的威脅到了諸夏。

現在的諸夏就是他的大漢,劉邦自然不能再淡定,立即說道:“子玉,敲響大鐘,讓在長安的徹侯等人到長樂宮來,匈奴隨時會南下,要趕緊整備軍馬。”

隨着鐘聲悠悠響起,一隊隊宮人敲響這些徹侯的家門,整個王朝的貴族都向着皇宮而來。

————

從公元1世紀到10世紀,由周國王與衆多貴族領主聯合建立的諸夏文明是世界上最強大的農耕文明之一。

隨着馬匹的馴化,遊牧民族在北方的草原上崛起,公元11世紀,新生的漢帝國,終於迎來了它命中註定的對手,匈奴帝國,一個由草原民族聯合建立的遊牧部落國家。

遊牧國家的興起總是會嚴重威脅農耕國家的生存,儘管帝國內部依舊是百廢待興,但在一千年的文明戰爭中,統治者對蠻夷屈膝,在諸夏文明世界中,是被絕對禁止的,沒有人能違反這個鐵律。

根據中國史書記載,漢帝國的皇帝通過英侯爵詢問了昭公爵的意見,昭公爵是擁有特殊地位的貴族,於是漢帝國的皇帝開始徵召帝國的高級貴族作戰,根據史書記載,有三十七位侯爵參與了這一場國戰。——《全球通史·農耕與遊牧》

第24章 洛蘇薨第98章 天子姬擺,齊國下克上(爲盟主帝木鄉第417章 祁連山下擒兩王第193章 諸國覆亡(元旦加更)第149章 白駒過隙第413章 長安,霍去病真香第332章 陰雲第626章 談崩了第409章 建新郡第366章 樑王劉徹!第359章 突破!造紙術!第375章 先王之道!第65章 重耳雨中哭洛宮第645章 都來了,亂成一鍋粥(二合一)第6章 天命所在,變夷爲夏第259章 諫楚第70章 天下公子,盡皆來洛第450章 神廟軍!第164章 洛載薨,白起出第38章 洛國敢戰士第704章 起風了(7000字)第145章 儒家兩大法寶:拿來主義和素質教育第156章 準備開大第104章 列國(二合一)(爲盟主zjm0911加更第358章 豪強第693章 終結!亦或開始!第475章 學宮開,亂戰起!第339章 對比第531章 雨幕第499章 制典第50章 三戰定乾坤第176章 攻魏第128章 看熱鬧不嫌事大的儒家第140章 大齊和大魏都天下無敵第736章 王上,臣回來了!第357章 再次掀開改革大幕第275章 風雷雨雪,聽吾號令第704章 起風了(7000字)第561章 東海舉義!第382章 匈奴第238章 洛陵踐法(中)第71章 孔子第671章 非英雄也!(求月票)第714章 四神醫第672章 皆大風起!第506章 薨!第195章 四海一第589章 佛道相爭鋒,無雙欲向東第639章 看看人第104章 列國(二合一)(爲盟主zjm0911加更第518章 大漢中宗孝宣皇帝!第482章 跳梁鼠輩,神器之威!第37章 淮夷亂第671章 非英雄也!(求月票)第513章 孽子第393章 洛陵隕,萬物生(二合一)第552章 趙飛燕!第278章 帝崩第229章 拜將第483章 請你喝茶你不喝第230章 給蒙恬一點韓信震撼第550章 關東諸侯扛不住了!第114章 邀請墨家入洛第742章 吳國都何處?第741章 一千年,吳國再次來此!第343章 聖諭第432章 聖主明君第680章 你的未來在哪裡?第335章 一人加冠一人薨第730章 義之所在,兄長,我回來了第82章 十年磨鍊,完全體的洛瑜第387章 大戰第440章 西域神廟軍第162章 白起願爲吾王效死第196章 被姬昭選中的洛陵第323章 驚第644章 陰詭第319章 衆建諸侯與封親爲王第556章 分歧!爭吵!第262章 項羽想要和談第132章 洛國:韓侯,不會說話可以閉嘴,就第229章 拜將第273章 告訴匈奴單于,我叫洛陵第658章 後事!第495章 史官風骨,不過是不屈權貴 秉筆直書第537章 洛與劉,本就共天下!第466章 吾劍未嘗不利!第366章 樑王劉徹!第64章 牢不可破的盟誓第459章 天下羣起而攻之第345章 罪證第66章 三國弭兵之盟第564章 劉秀!第571章 天下楷模洛子川!第109章 和議就是廢紙第512章 一副燃爆長安的圖!第499章 制典第464章 帝心莫測第675章 白馬?哼!定叫他有來無回!第408章 劉徹的宏偉計劃和覺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