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丫頭配小子

曹文耀倒是給哥哥來信說了英子的事,曹文詔回了一封信,好一通罵,你小子是不是吃錯藥了?老爺的妹妹也是你能惦記的?咱受老爺大恩,過上了好日子,要惜福。不要想那癩蛤蟆吃天鵝肉的事。

他剛把弟弟罵回去,這邊老爺竟然同意了弟弟跟英子的婚事,能不讓他欣喜若狂?同時,他也肯定地知道,老爺的觀念裡,人的等級貴賤確實沒有那麼嚴重。

“條件只有一個,他倆婚後生的兒子,第一個姓曹,給你們曹家延續香火,第二個兒子姓孫,給孫家延續香火。”王興道。

曹文詔曾聽弟弟說過,英子爺爺爲了救老爺,把命都搭上了,現在聽老爺這樣一說,當然明白老爺這是爲了還英子爺爺的救命之恩。

老爺真是好人哪。

“老爺,這一條我答應。而且,我還替我弟弟作主,如果只生一個兒子,就讓他姓孫。反正曹家延續香火的事,還有我呢。”曹文詔道。

“嗯,行,就這麼辦。”王興答應了。

“不過,你小子也得想辦法找一個啊,總不能讓你弟弟結婚結到你前邊吧?”王興道。

“老爺,我的婚事全聽老爺的。”曹文詔說道。

“聽我的?”王興忖道:“這意思就是讓他賞他一個唄?嗯,回去問問,看有沒有丫頭願意嫁給他的。”

“行,回去我問問三夫人,看有沒有合適的丫頭,賞你一個。”王興道。

“謝謝老爺。”曹文詔高高興興地走了。

王興給紹儀寫了封回信,說英雄不怕出身低,咱家不重視門第,重視的是人,只要英子願意,咱們不要阻擋,就爲了讓英子找個合心意的。另外,讓她轉告老孃,說我同意了,以後保證讓曹家兄弟一個好前程就是了。

王興回到後宅,把事跟秋韻說了,秋韻想了想道:“老爺,咱們宅子裡一些丫頭年齡都到了,我問問,有沒有願意外嫁的?要是有,就給曹文詔、潘金他們都指了婚,你看如何?”

“韻兒,你這算是做仁德事,我怎麼會不同意?就這麼辦。”王興答應了。

過了兩天,秋韻拿出一張紙對王興說:“老爺,有十幾個丫環願意嫁給家丁們。”

王興接過來一看,琴兒、畫兒、棋兒和翠兒都不在名單上,名單上全是外頭針線上的、茶水房的、竈上的,道:“琴兒、畫兒、棋兒和翠兒問了嗎?”

“問了,這幾位都死活不願意嫁給外頭的小子,都掛着上老爺的牀呢!”秋韻笑道。

“那是,老爺是什麼人?能是外頭那些毛頭小子可比的?”王興自得地道。秋韻吃吃地笑,不言語。

“好了,改天你讓曹文詔那些傢伙回來,在院子裡站好隊,讓丫環挑。記住,只准女挑男,不準男挑女,當然了,早就看對眼的另說。”王興道。

“老爺,您真是開明,誰要是到咱家當丫環,算是積了八輩子德了。”秋韻讚了一句。

那是啊,只准女挑男,不準男挑女,這本身就是對女權的尊重,在這個社會,絕對算得上開明。

……

又過了幾日,秋韻告訴王興,說都選好了,男女雙方都滿意。王興聽了很高興,令每人賞一處宅子,賞銀子一千兩。

秋韻聽了連忙去準備。

又給宅子又給媳婦,還帶着給銀子,這下子曹文詔們可高興壞了,他們的準媳婦也高興,攤上這樣的主子,天底下難找啊。

皇帝駕崩,民間是不禁嫁娶的。但王興卻不想在爲皇帝守孝期內爲家丁們完婚,所以,只好等三個月的孝滿之後,才能選個好日子給他們來個集體婚禮。

……

轉眼來到天啓三年四月。

現在的朝堂早已經是魏忠賢的天下了。

魏忠賢,就是李進忠,他在朱由校當了皇帝之後,改回了原名。

шωш★ ttκΛ n★ ¢ ○

朱由校當了皇帝,並沒有像王興教導的那樣,做一個兢兢業業的好皇帝,卻是迷戀上了木工活。

你說皇帝不愛江山,愛美人的有,還真沒聽說有愛木工的,可人家朱由校就愛,而且還不是一般的愛,那是到了癡迷的程度。

魏忠賢很賊,他每次彙報政務,總是揀在朱由校做木工的時候,而朱由校又最煩這時候被人打擾,所以總是不耐煩地讓魏忠賢看着辦。

魏忠賢藉着這樣的機會,在王承恩和王體乾的幫助下,先是攆走了魏朝,後又弄死了王安,把司禮監牢牢地把握在了他的手中。

因爲不識字,他把司禮監掌印太監的名頭讓給了王體乾,而王體乾事事不敢作主,全部請示魏忠賢。

魏忠賢把持了內廷,逐漸把手伸向了外廷,他吸納了魏文微、顧秉謙進入內閣,將反對派東林黨的楊漣、左光斗、魏大中等六人下獄,並殘害致死。

自此,朝廷大權就掌握在了魏忠賢手裡。以致於人們“只知有九千歲,不知有皇上。”

客印月在宮中的地位也非常高,到朱由校大婚時,按禮客印月就再也不能在宮裡了,朝臣於是上摺子,請將客印月逐出宮去,而朱由校自小在客印月的陪伴下長大,一日也不能離開,堅決將她留在了宮裡。而朱由校對她非常信任,甚至於妃子們爲了得皇上寵幸,都要給客印月送禮。

客印月已經不是歷史上所描寫的那個客印月了,她留在宮中的目的很簡單,一是對打小撫養長大的朱由校確實有感情,不忍離開;二是留在皇帝身邊,爲了幫自己老爺。

所以,她除了把自己的親家崔呈秀弄進內閣以外,外邊的事,只要不涉及自家老爺,隨便魏忠賢折騰,但如果敢動自己老爺的壞心思,她肯定會第一時間向皇上報告。

魏忠賢本來就有霸佔客印月的心思,後來聽說跟了王興,這小子的心思才淡了。

放眼天下,能讓他害怕的人不多,除了皇上,王興絕對是第一個。那年被打的情景歷歷在目,時刻不敢有忘啊。

隨着他的勢力越來越大,魏忠賢的心也越來越大,霸佔客印月的心思也越來越熾熱了……。

第一百六十六章 賑饑平亂(十五)第二十三章 激將法第一百七十章 賑饑平亂(十九)第二十四章 朝堂議戰(一)第一百二十三章 娘當情婦兒做假子第一百一十五章 深山出俊鳥第四十四章 劫持李逢時第一百二十九章 好男不跟女鬥第八十三章 家書抵萬金第一章 撫順危機第二十一章 別樣《臨江仙》第四十三章 回民之亂第六十四章抗稅風波(二)第八十六章 表態第一百零七章 脫逃第一百八十九章 朱由楫之薨(一)第六十二章 剿匪會議第九十章 放權第七十章 浮出水面一百九十三章 陰人狠毒第七十八章 李家亂了第三十九章 校場點兵(六)第六十四章抗稅風波(二)第一百二十二章 惆悵人間不平事第六十四章抗稅風波(二)第八十一章 面子裡子算計忙第十三章 小丫環的心性第五十九章 聰慧頑童第九十二章 同僚還有科學家?第八十一章 潘壽的疑惑第十八章 虛僞第四十一章老太爺竟然破了例?第十章徐光啓易職第十七章 安家芙蓉苑第四十一章老太爺竟然破了例?第三十六章 校場點兵(三)第五章 後宅心術第一百四十四章 山東道上(五)第四十三章 建軍新思路(一)第六十七章 李忠論軍瞎胡掰第七十三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第十七章 安家芙蓉苑第三十九章 路有餓死鬼第二十一章 督帥真天人也第一百一十章 鼓動第一百二十五章 假子引得真子來第一百六十四章 賑饑平亂(十三)第三十七章 校場點兵(四)第十五章 書房旖旎第三章 氣壞閻王因太懶第一百一十三章 別樣心思別樣禮第三十章 丫環也有上進心第三十七章 校場點兵(四)第三十六章 書院招生開始了第十三章 小丫環的心性第一百八十八章 皆大歡喜第三十五章 校場點兵(二)(爲情穿心怡月票加更)第二十一章 別樣《臨江仙》第五十六章 投名狀(一)第一百三十四章 奉旨出京(三)第二十一章 別樣《臨江仙》第十九章 未必是好人第七十七章 吳王寶藏(一)第二十三章 潘莊冬訓(一)第一百二十二章 寧死不退第三十三章 總原則第一百六十三章 賑饑平亂(十二)第一百一十九章 老大老三命格有變第一百零一章 兄友弟恭(一)第三十四章 提學王以寧第六十八章 張家亂起(三)七十五章 自揭畫皮(五)第九十九章 皇帝的反應第五十七章 投名狀(二)第八十八章 熱臉貼了個冷屁股第一百三十七章 奉旨出京(六)第八十四章 上班第一天第六十二章 活字印刷術第一百七十一章 賑饑平亂(二十)第八十三章 家書抵萬金第二十五章 第一把火第七十七章 吳王寶藏(一)第二十章 悔之已晚第七十六章 中秋喋血(四)一百九十二章 遮羞哪如窮究第一百零九章 破雷無計(一)第四十章 做好事不留名第一百一十四章 神吹第七十六章 中秋喋血(四)第七十九章 冤家對頭第六章 說親第一百一十章 鼓動第十三章 癡漢騎駿馬第五十九章 預言成真第七十四章 君王死社稷第一百一十八章 好色纔算接地氣第二十一章 別樣《臨江仙》第一百四十章 山東道上(一)第二十六章 衝突爆發第一百章 賞賜二百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