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老狐狸

“下官當然感謝大人對犬子的栽培之意!”李楠高興地連忙道謝。

李楠不知道王興將來如何安排兒子,但想着他先是讓兒子去書院旁聽,後是當總督府的幕友,隱隱覺得兒子的前程不會小。之所以現在沒有許官,應該是還要考察兒子的心性。

有關係有才能,如果品性不好,或者在治政理念上與王興不一樣,那他肯定也不會用兒子,最起碼不會重用。

當然,如果這些都沒有問題,那放到身邊,肯定就是栽培之意了。

所以,對兒子的心性有信心的李楠,當然非常高興了。

“督帥,下官還有一個請求,請督帥允准。”兒子的事有了着落,李楠也放下了心,又提了一個請求。

什麼?沒完了?還有請求?是不是給你的二兒子也求個官呀?

王興看向李楠:“李大人,請講。”

“督帥,下官已經六十有一,早就該致休了。現在督帥來了,而且洪大人想必是將來要接下官這個差使的。下官想上摺子請求致休讓賢。不過,督帥,下官想致休後去書院當山長,不知督帥能不能允准?”李楠說道。

一聽這話,王興心裡那個氣啊,這個老傢伙,真是老狐狸。

他之所以要致休,在王興看來,不外乎三個原因,一個是年齡確實大了,第二個陝西的高層不是王興的同年好友就是老師,他雖高居巡撫,卻也難以對王興的施政造成什麼影響,況且,他已經看出來了,洪承疇大概將來是要接自己這個位子的。可能王興也是看自己年紀大了,纔沒有讓皇上動自己的位子,若是年輕幾歲,不用說,自己這個位子是不保的。第三個原因也是最主要的,他肯定是從自己辦書院的事上,嗅到了不同尋常的意味,將來肯定是要在西安掀起改革浪潮,未免會與舊的勢力進行鬥爭。他老了,不願意參與到這場爭鬥中去。

所以,李楠把兒子的事情安排好,再給自己找好退路,弄得跟送了多大個人情似的。

李楠辭不辭職的,王興不在乎,要想拿下他那是很容易的事。只是現在洪承疇資歷尚淺,不可能一下子升成巡撫,即使現在李楠辭去巡撫之位,怕也是王興兼着。

所以說,現在李楠辭職,並不是好時機。不過,他主動提出來辭職也是好事,最起碼免了王興動手腳,也能保證王興新政的推行,少了一個衙門的掣肘。

只所以說李楠是老狐狸,是因爲提辭職是在把他兒子的事安排好之後,如果王興不答應安排李逢時,恐怕他就不會提出辭職,就在巡撫位子上,你王興不是推行新政嗎?我不反對,但也不幹事,噁心你就行。

現在竟然提出來當書院的山長,這是拿山長的職位和兒子的前程來當致休的籌碼來了,真是環環相扣,很是老辣。

“李大人,你雖然年紀大了,但還是老當益壯,陝西還離不開李大人,再說了,本督正要推行新政,李大人可要助本督一臂之力啊。再說了,山長這個職位本督自兼,不會讓給別人,就是名譽山長之位,本督也已經許給別人了。”王興說道。

王興意思很明顯,你愛致休不致休,並我鳥事?想當山長,門都沒有。

李楠想不到王興拒絕得如此乾脆,他也聽出來了,拿一頂就要丟了的官帽子換這個山長職位,王興並不樂意。

想想也是,將來芙蓉書院這些學生,應該是王興新政的執行者和受益者,對這麼一股子龐大的力量,誰不想攏在懷裡?王興不把山長讓給別人,也在情理之中。那怎麼名譽山長也許了人了?

“督帥,名譽山長許給誰了?”李楠問道。

“澹園先生,李大人,你覺得他夠資格嗎?”王興答道。

他想,人家焦先生都已經快八十了,又是泰州學派的領軍人物之一,你李楠才六十一,才名不顯,搬出這尊大神來,你還爭什麼爭?

“哈哈哈,是焦澹園啊!這樣吧,督帥,我呢,這就上致休摺子,反正皇上也不批,我就掛印而去。芙蓉書院的事,你定個章程,那些瑣細之務,你就交給我,我來辦。至於名譽山長嘛,你不用管,我跟焦澹園要,看焦澹園敢不敢跟我爭!”李楠一聽王興把名譽山長許給了焦竑,非常高興,竟然也不稱老朽,也不稱下官,自稱起我來了。

“李大人,什麼意思?”王興問道。

“督帥,你就甭管了,爭不來我也幹,反正從現在起,我就不是陝西巡撫了,就在芙蓉書院任職了,怎麼樣?”李楠很堅決地說道。

“李大人,……”王興還想挽留幾句,卻是被李楠打斷了。

“督帥,別再稱我官職了,我去意已決。”李楠說道。

“唉,既然這樣,我也就不強挽留了。那我就稱你龍峰先生如何?”王興問道。

“好,正該如此。”李楠道。

“龍峰先生,那我就任命你爲芙蓉書院常務副山長,至於以後你和澹園先生誰當名譽山長,誰當常務副山長,你倆去爭,我不管,怎麼樣?”

“常務是什麼意思?”

“就是幹實事的副職,是除了山長以外的二把手。”

“行,督帥,不,我也不稱你官職了,就稱你任之吧,任之,就這麼辦。”

接下來,王興看天色已晚,就留李楠父子吃了晚飯再走,李楠哪裡好意思,連忙提出告辭。

可巧,就在這時,洪承疇和魏浣初兩人雙雙約好了,來總督府裡蹭飯,正好遇上李楠父子要走,待聽說李楠已經辭職,洪承疇當然非常高興。

“李大人,不,龍峰先生,我可告訴你,任之家的廚娘做的菜可是天下少有的美味,你要是不吃,可別後悔啊。”洪承疇道。

“是啊,龍峰先生,四十四年會試之前,我和彥演在任之府上吃了半年,結果被他把嘴養刁了,你猜怎麼着?來到湖廣任職,三年我就沒吃過飽飯。”魏浣初說道。

“你倆不去辦正事,跑我府裡搗什麼亂?把我總督府當你家後廚了?”王興沒好氣對兩位損友說道。

洪承疇和魏浣初對視一眼,齊聲說道:“對……。”

第三十八章 北地梟雄(三)第四十四章 建軍新思路(二)第三章 氣壞閻王因太懶第二十二章 老狐狸第七十三章 自揭畫皮(三)第八十八章 熱臉貼了個冷屁股第十二章 主僕易牀(二)第三十二章 金子和土坷垃第七十四章 中秋喋血(二)第一百三十一章 被人算計第五十章 報紙問世(二)第一百一十三章 相持爲打消耗戰第七十一章 爲難韓敬第五十五章 杜鬆的表現很不正常第一百零二章 兄友弟恭(二)第六十章 遼陽城外不和諧的一幕第一百三十六章 如此偏心亙古未見第四十五章 子欲嫁母第六十三章 朱軒媁的怪心思第五十一章 遇襲(二)第六十章 三個沒想到第三十九章 路有餓死鬼第六十一章 丟掉幻想第一百五十二章 賑饑平亂(一)第六十三章 抗稅風波(一)第四十章 朱門人心黑第十八章 兩個請求第一百三十三章 晴天霹靂(二)第十四章 稍盡人事第三十二章 難以拿捏的時機第五十一章 遇襲(二)第一百五十八章 賑饑平亂(七)第七十五章 蛻變第三十章 從《六月裡的小雨》到《夢醒時分》七十五章 自揭畫皮(五)第六十二章 活字印刷術第一百七十章 賑饑平亂(十九)第八十六章 表態第五十三章 東廠圍府第五十章 以死明志第二十八章 潘莊冬訓(六)第五十三章 東廠圍府第五十一章 不解風情的混蛋!第二十三章 潘莊冬訓(一)第七十八章 吳王寶藏(二)第二十四章 知音第一百三十四章 奉旨出京(三)第六十八章 朱由校的危機第七十一章 爲難韓敬第四十章 朱門人心黑第十二章 天下第一美女?第一百三十七章 奉旨出京(六)第一百一十六章 千里之外採花人第五十章 以死明志第四十七章 短命皇帝第二十二章 人不風流枉少年第十三章 癡漢騎駿馬第四十六章 皇上駕崩七十五章 自揭畫皮(五)第二十七章 潘莊冬訓(五)第三十四章 狐狸精上身第九十三章 理想的總編人選第三十四章 利益共享第四十一章 校場點兵(八)第四十一章老太爺竟然破了例?第一百八十六章 大戰劉招孫(一)第七十二章 曲解王興第九十三章 理想的總編人選第二十九章 妙人第九十九章 皇帝的反應第五十二章 麻煩(三)第八十六章 圓滑中隱見方正第七十四章 探傷第九十章 放權第二十章 不迷讀書迷心算第四十九章 丫頭配小子第三十七章 打臉黃景章第五十六章 投名狀(一)第一百一十二章 智者一言勝良藥第五十九章 聰慧頑童第一百二十六章 攜子認親多尷尬第三十三章 總原則第一百三十六章 如此偏心亙古未見第一百三十三章 晴天霹靂(二)第五十三章 東廠圍府第一百一十八章 好色纔算接地氣第二十四章 朝堂議戰(一)第一百四十章 山東道上(一)第一百四十四章 山東道上(五)第一百五十五章 賑饑平亂(四)第四十二章 未來大舅子的心理第一百二十六章 攜子認親多尷尬第一百四十五章 山東道上(六)第九十三章 理想的總編人選第六十九章 王興被撤職第四十七章 短命皇帝第六十二章 剿匪會議第八十五章 同僚衆生相第一百三十三章 奉旨出京(二)第七十三章 自揭畫皮(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