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朝堂議戰(七)

王興的籌餉之策,其實還是殺富濟貧,損的是皇上和士大夫的利益,減輕的是百姓的負擔。

皇上愛財貪財誰不知道?讓他出內帑,還不跟挖他肉一樣?士紳階層本來就享受着免稅福利,長期以來他們都是心安理得,誰也不覺得有什麼不對。可王興一句“國家承平不是光百姓受益”,一下子就讓士紳納捐有了合理性。

天下承平,老百姓固然受益,可以安居樂業,但士紳階層同樣也是如此啊。

王興可惡之處還在於,他帶頭捐了一年的祿米,還捐了一千兩銀子,別人怎麼辦?捐不捐?不捐吧,國家有難你不伸把手,這思想覺悟有問題;捐吧,可並不是人人都像王興那麼有錢。

所以王興把話說完,包括皇帝在內,都騎虎難下了。儘管大家心裡有氣,可誰也說不出什麼來,因爲人家王興的話佔了大義,而且人家還帶頭捐了,別人能說什麼呢?

“皇上,王大人報國愛民之心李某很是佩服,臣附議,臣也捐一年祿米,但臣可沒有王大人那麼有錢,就捐五百兩銀子吧。”李汝華說道。

他可不能再不說話了,人家王興三番兩次支持自己,自己再不迴應,那以後就沒人會支持自己了。

“皇上,臣也附議……”方從哲作爲首輔也必須表明態度。

方從哲這一帶頭,滿朝文武沒有一個不附議了,儘管大多數人心裡罵娘,但面上卻不得不贊成並支持王興的提議。

不過,除了張惟賢、朱純臣捐了兩千兩銀子以外,其他人沒有超過王興的一千兩的。儘管如此,捐銀也達到五萬二千兩,祿米達到了三萬石。

朱翊鈞一見捐了這麼多銀子,立即高興起來,這纔多少人啊,參加朝會的文臣武將加起來纔不到一百人,全京城可是有二千多官員呢,還有富商呢,這些人可是大頭,弄不好用不了自己出多少銀子了。

“好,李愛卿,楊愛卿,劉愛卿,着你三人全權辦理其他官員士紳勸捐事宜,朕出內庫銀二十萬兩,軍餉不足部分再行加稅。”朱翊鈞說道。

“臣遵旨。”李汝華、楊漣、劉一燝出班領旨謝恩。

“着楊鎬爲遼東經略使,全權負責進剿建奴事宜;王興爲經略副使,贊畫軍務;原遼東巡撫李維翰革職,遣返回京待勘。着周永春爲巡東巡撫,負責大軍籌措糧草,保證軍需供應。”

“臣遵旨!”楊鎬、王興、周永春出班領旨謝恩。

對於這個任命,王興很是意外。自己確實想帶兵,卻不是想跟楊鎬這個庸才搭檔,況且剛纔兩人還鬧了不愉快,皇上此舉卻是不知何意。

“黃愛卿立即籌畫就近抽兵選將,所選兵將務必於八月底前抵達遼陽。”

“臣遵旨!”黃嘉善應道。

……

朝會罷,回到詹事府值房,王興心裡非常鬱悶。自己爭來爭去,什麼都沒爭到,只爭了一個“贊畫軍務”的經略副使的差使。

這算什麼差使啊?說好聽點,是個二把手,說難聽一點,其實就是個空架子。楊鎬有兵權、周永春有財權,他兩人同屬一黨,自己這個二把手名義上是“贊畫軍務”,可“贊畫”的意思,是你有參謀權,可沒有決定權,是個可有可無的角色,楊、週二人聯手,還不把自己架空了?有什麼意義呢?皇上是什麼用意?

……

天已未時,王興早就感到有些餓了,這時潘九提着食盒進來,看王興臉色陰沉着,不敢說話,打開食盒,把飯菜擺上。

別人都是兩頓飯,中午餓了就吃幾口點心,整個詹事府也就只有王興特殊,中午都讓家人送飯。

王興一看,照例還是一葷一素,一盤辣炒豆芽,一盤清蒸草魚,兩隻饅頭,一碗雞蛋湯。

“涼了麼?”王興問道。

“老爺,不涼。聽說老爺參加朝會,太太讓柳家大嬸比往日晚了半個時辰做飯,這不,纔剛送來不大一會兒,還溫着呢。”潘九答道。

“好吧。”王興本來心情不爽,沒多少胃口,但一想到紹儀如此細心,不吃點對不起妻子,就先淨了手,坐到桌前準備開吃。

剛拿起筷子,就見啓祥宮的一個小太監急急進了門,王興連忙站起來。

“王大人,奉皇上口諭,讓你立即趕去啓祥宮見駕。”那小太監還沒等王興跪下,就已經把旨意傳達完了。

“王大人,皇上說了,不用你下跪行禮,馬上過去吧,皇上等着呢。”那小太監見王興還要跪下,連忙說了一句。

“臣領旨。”王興拱手一揖,跟小太監出了值房。

“有什麼事不能吃了飯再去?”潘九見王興去得遠了,嘴裡嘟噥了一句,把飯菜重新放進食盒,預備着老爺回來再說。

……

“剛散了朝,怎麼又要召見?皇上又有什麼事?”王興一路上不停地思索着皇上召見自己的目的。

到了啓祥宮,卻見鄭貴妃也在。王興大禮參拜畢,就聽朱翊鈞說道:“王興,朕知道你是一日三餐,跟別人不一樣。餓了吧,先用點餐再說話,這是朕的愛妃親自吩咐御膳房給你做的,看看朕的膳食跟你府裡的飯菜哪個好吃?”

王興一看,皇上自己在吃着一盤點心,邊說邊跟他說話,而靠東牆一張小桌,小桌上有三菜一湯,顯然這是專門給自己做的。

“遵旨。”王興心裡感動,心說,甭管聽不聽自己的意見,皇上和鄭貴妃待自己那真是沒說的。

坐到桌邊一看,是兩個花捲,一盆豆腐湯,一條清蒸鱸魚,一小盤清炒芹菜,一小盤涼拌豬耳,全是自己愛吃的菜。

看來,皇上和娘娘連自己愛吃什麼都瞭如指掌。

王興拿起筷子,還沒吃,感動地眼淚嘩嘩流了下來!自己穿越以來,除了父母,還沒有哪個長輩能這麼細心。父親老實,每每看向自己的眼神都充滿了愛,但要做這樣的事他卻是不會做。

君恩深重啊,王興感受到了皇上和娘娘對自己猶如父輩般的關懷。

朱翊鈞見王興流淚了,微微一笑,也不說話,只當沒看見,拿過一摞奏章批閱起來,鄭貴妃卻是用非常慈愛的目光看着王興。

……

第四十二章 校場點兵(九)第九十七章 各有心思第五十二章 麻煩(三)第一百四十二章 山東道上(三)第一百一十五章 深山出俊鳥第六十六章 面紗的誘惑第一百三十四章 奉旨出京(三)第四十一章 別開生面的授課方式第九十四章 兄弟爭鋒第二章 醜小鴨變成白天鵝第二十九章 船上風情第八十四章 上班第一天第五章 施恩第五十一章 麻煩(二)第二十六章 衝突爆發第六章 權閹初現第七十三章 中秋喋血(一)第十八章 兩個請求第一百零八章 被人重視是一種幸福第五章 後宅心術第四十三章 杏榜名標(四)第三章 家人團聚甜中有酸第九十一章 陰陽之論第二十三章 激將法第三十六章 書院招生開始了第十一章 公主也有憋屈時一百九十三章 陰人狠毒第一百二十四章 爲貪色找個理由第四十七章 短命皇帝第五十一章 不會放過賊子第六十六章 定陝西(三)第五十九章 叔侄密議第十二章公主做媒(爲不死人遺骨打賞加更)第二十五章 朝堂議戰(二)第十四章 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第五十三章 分兵合擊第三十八章 丈人是人第五十一章 不會放過賊子第一百零八章 請罪第八十五章 同僚衆生相第十七章 皇帝的態度第一百四十七章 山東道上(八)第二十七章 朝堂議戰(四)第五十五章 潛伏第一百七十四章 賑饑平亂(二十三)第一百三十一章 君臣情深第一百二十九章 好奇心害死人第七十二章 配方不見了第十章 讀書只爲遮人眼第一百三十五章演戲講價第一百八十九章 朱由楫之薨(一)第二十七章 朝堂議戰(四)第一百一十七章 惡整週永春(一)第三十章 從《六月裡的小雨》到《夢醒時分》第六十四章 定陝西(一)五十六章 人不狠站不穩第十章 怒斥樑恩女第一百一十九章 老大老三命格有變第一百八十一章 連升三級第十三章女人心思你不懂第五十八章 投名狀(三)第一百八十一章 連升三級第三十九章 被拜師第十五章 書房旖旎八十九章 善解人意還是善解人衣?第十四章 老爺疼疼我吧第一百八十七章 大戰劉招孫(二)第七十一章 自揭畫皮(一)第一百五十六章 賑饑平亂(五)第一百二十四章 兄弟暗鬥第一百一十三章 別樣心思別樣禮第六十九章 張家亂起(四)第九十四章 欣喜欲狂險忘形第五十三章 分兵合擊第一百零六章 救兵到了第十八章 溫潤君子第六十三章 天真爛漫的雪兒第二十一章 督帥真天人也第五十五章 潛伏第三十四章 提學王以寧第一百八十五章 紮根山東,暗圖江南第三十四章 利益共享第十二章 主僕易牀(二)第十九章 小滑頭跟小魔頭第七十六章 中秋喋血(四)第十九章 五不能惹第七章 借屍還魂第一彈第十一章 公主也有憋屈時第四十一章 校場點兵(八)第一百二十章 誰屙的屎誰擦第十八章 同年聚會(二)第一百六十四章 賑饑平亂(十三)第二十八章 開業大吉第一百零六章 牙齒不齊必多嘴第七十七章 吳王寶藏(一)八十九章 善解人意還是善解人衣?第一百四十四章 山東道上(五)第五章 兩難第三十一章 白話招生簡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