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分別之時露心跡

江山是你朱家的江山,你不愛惜,別人怎麼愛惜?算了,我看你是沒救了,你朱家江山若不易主,天理不容啊。

王興盡管腹誹不已,但面上卻是不敢表露。

他心說,行,正好,以我的名義做生意,怕是被人惦記呢,那咱就來個互惠互利吧。

“皇上,微臣遵旨。微臣定當給公主想個財源不斷的法子,富甲天下不敢說,讓公主富甲京城,微臣還是能辦得到的。”

“好。但願你能體諒朕之苦心。回去吧。”朱翊鈞滿意地點了點頭,溫言說道。

王興答應一聲,躬身退出啓祥宮。

在回家的路上,王興還在生氣:“皇帝當成這樣,也真是可笑、可嘆。施恩的目的,不是爲國,卻是爲了兒女,目光何其短淺?心胸何其狹窄?”

……

第二天,王興、魏浣初、洪承疇三人一起到吏部。

王興授翰林院修撰,錢士升、賀逢聖授翰林院編修,三人都是從六品,這是常例,自不必多說。

洪承疇授刑部主事,也是從六品。而魏浣初則因爲名次靠後,授湖廣鄖陽府上津縣令,七品。

對於這個結果,三人都是事先預料到的,也不爲異。

魏浣初授爲縣令可以預料,但被派到湖廣,卻讓王興大喜過望。

爲什麼?王興知道,接下來幾年,陝西、山東、河南、京畿等地,將會有大災、大疫,間或有民變,如被派到這些地方,爲官不易不說,性命也難以保證。

反觀鄖陽府上津縣,雖然位於陝西、河南、湖廣三地交界處,有“朝秦暮楚”之稱,將來會有戰亂危險,但眼前幾年卻是無事。況且,“湖廣熟天下足”,湖廣之地向來爲天下糧倉,魏浣初安安穩穩做幾年縣令還是可以的。

王興想,既然自己穿越到了明朝,那無論如何也要保好友周全,等以後自己有能力了,再想辦法把他調到安全的地方,憑這個吃貨的能力,要是在戰亂年代,他可真不一定能保住性命。要知道,亂民起事,必先殺官,縣官更是首當其衝。

三人領了告身文書,到禮部又領了官服,回到府中,王興嘆道:“仲雪兄,真羨慕你啊!”

“任之,你笑話我是吧?”魏浣初一翻白眼道。

“怎麼是笑話你?”

“誰不知道翰林清貴?將來入閣拜相,指日可待。你要出京,別說我這七品小官,就是四品以上大員,見了你也得恭恭敬敬。還沒聽說,翰林修撰會羨慕小縣知縣的。切,騙誰呢?”

“我羨慕你終於回家鄉做官了。”

“你睜眼說瞎話吧?我家是哪的你不知道?怎麼是回家鄉做官?”

聞聽王興此言,魏浣初沒反應過來,洪承疇也是一愕,王興怎麼能犯這樣的錯誤呢?魏浣初可是跟你同鄉?湖廣……,噢,明白了。

洪承疇想明白了,指着王興道:“王任之,你真是個促狹鬼!”

“怎麼了?”魏浣初兀自不明白,瞪着兩隻傻眼問洪承疇。

洪承疇用手中摺扇指着王興道:“他常說你是吃貨,湖廣熟天下足嘛。他的意思,你可有吃的了!”

“哈哈哈……。”王興跟洪承疇都笑了起來。

“好啊,王任之,竟敢笑話我?”說着用手中摺扇去打王興。

王興躲開,按住他的手,說道:“好了,不鬧了。不過,仲雪兄,能分到鄖陽府去,你的命是真不錯。”

“唉,還行吧。就是不能經常吃到你家柳玉娘炒的菜了。再說,離京城也太遠……”魏浣初不無遺憾地說道,隨即眼圈有些紅。

後面的話他沒說出來,王興跟洪承疇都明白是什麼意思。

他的意思是說離兩位好友太遠,如今一別,不知何時相見?傷感之情不由得流露言表。

洪承疇被他感染,心裡也覺不好受,隨即沉默下來。

“兩位兄長,何必做小兒女情態?”王興說道:“天下即將迎來多事之秋,你我兄弟三人只須立定腳跟,徐圖發展,將來匡扶明室,必大必可爲。我和彥演兄雖在中樞,卻不一定久居中樞,仲雪兄去地方歷練,一定要清吏治、重民生,以積累治政經驗爲要,以後定有大用。”

王興見旁邊無人,稍稍露了一點心跡。

一聽他這話,洪承疇和魏浣初眼前都是一亮,三人志趣相投,平時談天說地,什麼話都說,但匡扶明室的心跡王興這是第一次宣明於口。

匡扶明室?這說明王興對明室的將來不看好。只有兩個條件同時具備,明室才需要匡扶。一是天下大亂,二是明室闇弱。

“任之,我知道你一直憂國憂民,可目前來看,明室還不需要匡扶吧?”洪承疇問道。

“你且拭目以待。我也不願意看到天下大亂,也不願意看到朝庭無力應付。咱們今天先把這話放到這裡,以後再也休提。不出現那種局面更好,要是出現那種局面,就到了我輩施展才能的時候了。”王興說道。

“好,任之。如果真出現那種情況,魏仲雪定全力助你。”魏浣初首先表態。

“任之,我跟魏兄一樣,如果真是那樣,也定會全力助你。”洪承疇也痛快地說道。

他們兩人的表態其實是表明願以王興爲核心,甘爲王興驅使的意願。

魏浣初的表態在自己意料之中,王興沒想到一直自恃才高,目無餘子的洪承疇也會如此表態。

他哪裡知道,洪承疇是有些傲氣,也輕易不大會服人,但對王興,他是徹底服了。

文才,那是不必說了,王興三元及第,他是二甲;見識,王興更是高他一籌,這在多次的辯論中已經得到了證實;風骨,在永安寺時,他也已經見到了,面對最得寵的公主,王興也毫無懼色。這些都讓他佩服,更遑論他那似乎無所不知的雜學,他那點石成金的本事。

還有一點,王興爲人處事的本事一流,既有文人雅士的處世原則,又無酸腐文人迂腐古板。按王興的話說,與人打交道的能力和智慧,這叫情商。

洪承疇相信,王興的高情商,能夠讓他團結更多的人,如果將來他有所成就,這纔是最大資本,知識什麼的,倒在其次。

第八章 送出去的女人還能收回?第二十八章 開業大吉第三十五章 此子絕非池中物第六十一章 京劇誕生第一百零九章 取名也是一種情懷第十三章 吃貨大會第二十二章 聯合欺騙第四十二章 杏榜名標(三)第一百零四章 攻防大戰第一百八十二章 誥命夫人第一百四十七章 山東道上(八)第十章 小姐豈能爲婢?第六十五章 抗稅風波(三)第六十五章 悖論一時動芳心第七十四章 君王死社稷第五章 後宅心術第二十二章 老狐狸第十七章 皇帝的態度五十四章 心機婊遇上“四大傻”第一百零一章 戰前動員八十八章 翰林院,我來過第二十八章 朝堂議戰(五)第五十一章 不解風情的混蛋!第一百二十四章 兄弟暗鬥五十六章 人不狠站不穩第二十二章 孔雀開屏第四章 施恩爲圖收人心一百九十三章 陰人狠毒第十三章 吃貨大會第三十一章 白話招生簡章第一百一十七章 惡整週永春(一)第八十二章 美貌跟智商成反比?第一百零一章 兄友弟恭(一)第一百二十章 凡人仙人一線間第一百零一章 戰前動員第三十三章 無影現身第二十二章 老狐狸第一百零四章 攻防大戰第四十三章 大舅子的考較(一)第一百三十八章 奉旨出京(七)第三章 進京(三)第七十二章 曲解王興第五十六章 投名狀(一)第七十四章 探傷第四十八章 漢語拼音新功能第五十一章 麻煩(二)第一百三十五章 奉旨出京(四)第六十章 遼陽城外不和諧的一幕第三章 進京(三)第一百七十三章 賑饑平亂(二十二)第八章 “穿越團伙”第二人第九十章 放權第九章 主僕易嫁一百九十二章 遮羞哪如窮究第一百七十章 賑饑平亂(十九)第四章 親情第七十三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第十四章 撩美第七十八章 李家亂了第一百七十二章 賑饑平亂(二十一)第六十四章抗稅風波(二)第十三章 癡漢騎駿馬第九十一章 陰陽之論第五十六章 脫險第五十五章 杜鬆的表現很不正常第三十三章 羨慕他有媳婦?第一百一十九章 糖衣剝下炮彈打回第一百五十章 山東道上(十一)第一百八十九章 朱由楫之薨(一)五十五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七章 借屍還魂第一彈第十三章 小丫環的心性第二十八章 開業大吉第一百七十四章 賑饑平亂(二十三)第七十四章 探傷第八十六章 圓滑中隱見方正七十五章 自揭畫皮(五)第一百二十七章 漂亮女人招人疼第三十一章 白話招生簡章第一百六十章 賑饑平亂(九)第四十四章 杏榜名標(五)第八十六章 圓滑中隱見方正第四十三章 大舅子的考較(一)第一百二十一章 青樓妓館好修行(爲在家第七把交椅打賞加更)第一百零二章 山頭攻堅第六十八章 張家亂起(三)第四十七章 賀客盈門(一)第三章 孽緣第六十六章 定陝西(三)第五十八章 御街誇官險失態第七章 “青梅竹馬”的周家女郎第九十四章 兄弟爭鋒五十三章 殿試第十五章 書房旖旎第一百二十五章 息戰求和第一百一十三章 相持爲打消耗戰第一百三十九章 奉旨出京(八)第一百六十二章 賑饑平亂(十一)第五十二章 仁與暴之分第一百零二章 兄友弟恭(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