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前 言

左宗棠生活在中國歷史上一個充滿危機的時代。他出身貧寒,在逆境中自學成才,經歷了許多磨難,人過中年才踏上仕途,靠着自己的才幹,登上了清朝政府中漢人所能擔任的最高職位。他未曾接受職業軍人的教育和早期訓練,但他成爲他那一代中國人中首屈一指的軍人。他不僅在他的祖國打造的所有最偉大的鬥士中贏得了顯著的地位,而且還成就了一個大政治家的偉業。他在遭到戰爭破壞的廣袤土地上致力於安撫和重建,取得了顯著的效果。

左宗棠跟外國人交往不多,他工作的領域在很大程度上脫離了西方觀察家的視線。他在大清帝國的西征中創下的豐功偉業,沒有得到足夠的關注,只是偶然被人提及。有人說他“排外”,這個字眼對於19世紀末葉僑居中國的外國人而言,具有某種特殊的涵義。這種評價沒有成爲促使人們對其生平產生興趣的顯著動力。

左宗棠去世後的大約二十五年間,社會的迅猛發展導致大清帝國的衰亡,這個趨勢進一步掩蓋了左宗棠爲了挽救帝國所付出的巨大努力。舊政權壽終正寢以後的社會進程,自然會聚焦於當代的事件,淡化了那些爲明顯已經失敗的事業而貢獻力量的名人們所做的努力。於是左宗棠很少受到關注,幾近被人遺忘。

在當時的環境下,左宗棠的生活與奮鬥被中國人擱置到一邊。他於1885年去世之後的若干年內,整個帝國都在緬懷他,歌頌他的功績,但是隨着舊政權的消亡,出現了一個嶄新的局面。高漲的革命熱情形成一股大潮,把矛頭指向上一代的偉人,因爲他們服務於異族人的王朝。推翻了清朝統治的那場起義,在某種程度上被漢人視爲太平天國運動的延續。成功推翻了清朝統治的這一代人,很難指望他們讚賞那些把源流運動打敗的人們所做的勳業。然而,儘管本世紀的這場革命無疑在某些方面植根於太平天國運動,但兩者的理念相去甚遠。太平天國的目標是推翻一個朝代,而不是推翻一種體制。

由於時間的冷卻效應,近來可以看出一種趨勢,中國人在用比較冷靜的眼光考察上個世紀的領袖人物。對於左宗棠、曾國藩及其同代人的生平和奮鬥的興趣正在逐步升溫。

左宗棠是一位儒家學者,畢生致力於增進對儒學的理解並貼近儒家的生活方式。他無私奉獻的對象是忠君愛國的理念,而不是清朝。中國的儒學體系可以追溯到孔子,它滲入中國的靈魂,比任何對應的體系在任何其他國土上的影響,爲時更長並且更爲透徹。未來的情況不好斷言,但可以大膽斷言的是,在過去,任何一箇中國人,只要他的生平奮鬥受到儒家學說的鼓舞和指導,他就不會被後人長久地釘在恥辱柱上。

在偶然查閱有關中國的西北和新疆南部與中部的文獻時,我對左宗棠產生了興趣。此人在收穫季節之間指揮一系列征戰,爲大清帝國收復了大西北的省份。在下一次進軍之前,他按兵不動,留下足夠的時間爲部隊播種和收穫糧食。然而,關於左宗棠這種新奇的戰法,能夠找到的英語文獻實在太少,只能在漢語文獻中尋找有關西征的較爲完備的資料。本書的部分初稿是提交給北平中文學院的論文,作爲學位申請的部分成果,標題爲《左宗棠與平回》。

論文涉及左宗棠在西北的征戰,用較小的篇幅介紹了他早期對太平天國的征戰和當時的大致背景。本書在該論文的基礎上,對其早期的征戰和生平中的一些階段做了較爲詳細的研究,補充原來的不足。我又增添了一章作爲引言,概述19世紀的中國政府、科舉制度、財政體系和軍隊。又增補了其他章節,介紹初期的太平天國運動,中國的回民,以及阿古柏政權。此外,有關平回的部分做了改寫。謹以此書紀念一個非常偉大的人物——左宗棠。

本書無論如何不是作爲一份徹底的研究材料而提交出版的。有關左宗棠的生平、他參與過的事件以及當時的大致背景,存在大量有效的中文史料,需要多年的時間才能通讀。本書的記述類似於對《左文襄公全集》所收年譜所做的文摘。該文集是由楊書霖花費大約4年的時間,採用爲撰寫《年譜》而蒐集的資料編輯而成。《年譜》共10卷,逐年逐月地記述了左宗棠的生平,從他在1812年出生,直至於1885年逝世。本書的編年史部分根據大清典史館編纂的官方左宗棠傳記做了增補,隨處節錄參考文獻中的其他中文資料,以及外國人著作中的參考資料。

本書在創意、構思和取材方面,大大受益於威廉·詹姆斯·黑爾的傑作《曾國藩與太平天國》。黑爾博士在他的著作中當然只能附帶地記述左宗棠的生平,希望本書通過擴展對左宗棠一生的記述,能對這項研究略有增益。關於太平天國時期的內容,我只是把這場偉大的運動簡略地記述到1860年。從1860年到運動結束,我強調了左宗棠扮演的角色。如此處理自然難免忽略這場運動的各個方面,只能把重點放在局部而非整體。對於傳記作品而言,這似乎是一個先天的缺陷。大多數記述太平天國運動的英文著作,都是討論某些特定的階段和其中的某些特定人物。早期的研究幾乎全部聚焦於某些外國人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他們從1860年以後融入了一系列事件。這些研究傾向於誇大外國人在結束這場戰爭的過程中所發揮的作用。較近的研究者開始覺醒,對漢人蔘與者產生了興趣,但要就他們在鎮壓太平軍時所發揮的作用給出恰當的評價,似乎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左宗棠在平定太平天國的過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對這場運動的研究越是深入,這個角色就會越顯重要。在這場運動的前期,湖南省政府給予曾國藩湘軍的援助,哪怕少了一點點,對帝國的事業而言無疑都是致命的。而在那幾年中,左宗棠處在該省政府中準官員的位置上,成爲湖南省政府中最具影響力的人物。他的影響力對於支持湘軍是不可缺少的。

本書摘譯了左宗棠的一些奏稿和書信,藉以反映他的性格和脾氣,以及他如何把握中國當時的各種情勢。據我所知,這是翻譯左宗棠奏稿和書信的首次嘗試。譯文是比較隨意的,但我相信非常接近原文作者的意思。本書中所有的漢譯英都是我本人完成的,其中存在的錯訛都由我自己負責。李秀成關於太平天國的記述於1865年由雷先生翻譯爲《忠王自傳》。這個譯本現在非常罕見,我無法得到一本。本書中有關太平天國初期的文摘都是我根據漢文本摘譯的。

中國人名和地名的羅馬拼音化,在本書中存在大量的前後不一。就人名而言,我試圖採用如今用於北京方言的拼音,或稱國語發音。就地名而言,我一般採用丁格爾編撰的《中國新地圖和地名辭典》中所提供的拼法。大多數地名都標註在正文所附的各種地圖上。

藉此機會我要感謝中文學院的院長W.B.佩圖斯博士,他曾給予我慷慨而不懈的鼓勵。我還要感謝該院圖書室和中文教研室給我的寶貴幫助。中文學院的圖書室主任F.D.舒爾西斯博士爲我審讀手稿,提出了大量有益的意見;美軍的約瑟夫.W.史迪威上校對這部作品興趣盎然,以他對中國和中國人民的深刻理解,多次提出許多有益的建議。對他們的幫助,我要特別緻謝。

惟有那些有過類似經歷的人,才能體會到我對中文學院的中國老師王楚明先生的感激之情。他有巨大的個人魅力,堅忍的耐力,對祖國的歷史持有深刻的見解,以稀有的熱情引導人們理解偉大的中國歷史。爲了讓我通曉爲本書打下基礎的漢語文獻,他付出了不可或缺的耐力、興趣和鼓勵。本書獲得的任何讚賞,都要歸功於王先生。不過,由於他對英語完全陌生,所以他不對本書存在的大量缺陷負責。

本書只是初步的尋蹤,探索一位偉大軍人和政治家的足跡,他的生命歷程,處於中國迅速發生新舊交替的時期。左宗棠的重要性,隨着人們對他生平奮鬥的認識加深,將會與時俱增。他的個性紮根於舊中國,但他的人生觀是新鮮的。他以頑強的搏鬥存活於盛極必衰、否極泰來的法則中。他的成功雖然從現在看來在地域和時間上都有侷限性,卻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或許從另一個週期的有利角度來看,情況會有所不同。左宗棠窮盡一生努力效法的諸葛亮,他所取得的成就,同樣受到地域和時間的限制,然而他已經成爲許多代中國同胞的一個象徵。用儒家的標準衡量,只有兢兢業業、腳踏實地取得成就,纔是最高的成功。希望這本入門讀物能夠拋磚引玉,有助於素質更高的讀者更深入地研究豐富的史料,更清晰地闡釋這個傑出男人的一生。

W.L.貝爾斯

美國海軍陸戰隊上尉

1937年2月

第19章 左宗棠大戰江西與浙江 (5)第25章 中國的回民與回民運動的肇始第29章 平定甘肅 (1)第2章 前 言第34章 新疆喀什噶爾與阿古柏 (3)第32章 新疆喀什噶爾與阿古柏 (1)第32章 新疆喀什噶爾與阿古柏 (1)第19章 左宗棠大戰江西與浙江 (5)第34章 新疆喀什噶爾與阿古柏 (3)第7章 19世紀的中華帝國 (5)第32章 新疆喀什噶爾與阿古柏 (1)第15章 左宗棠大戰江西與浙江 (1)第21章 福建戰役和太平天國運動的尾聲 (1)第43章 外國人眼中的左宗棠 (1)第20章 左宗棠大戰江西與浙江 (6)第2章 前 言第5章 19世紀的中華帝國 (3)第25章 中國的回民與回民運動的肇始第26章 陝西和甘肅東部的平回作戰 (1)第44章 外國人眼中的左宗棠 (2)第15章 左宗棠大戰江西與浙江 (1)第1章 譯者的話第4章 19世紀的中華帝國 (2)第1章 譯者的話第7章 19世紀的中華帝國 (5)第23章 捻軍 (1)第5章 19世紀的中華帝國 (3)第6章 19世紀的中華帝國 (4)第15章 左宗棠大戰江西與浙江 (1)第31章 平定甘肅 (3)第24章 捻軍 (2)第19章 左宗棠大戰江西與浙江 (5)第13章 長江沿岸的太平軍 (2)第25章 中國的回民與回民運動的肇始第5章 19世紀的中華帝國 (3)第38章 大戰新疆與收復伊犁 (1)第38章 大戰新疆與收復伊犁 (1)第5章 19世紀的中華帝國 (3)第6章 19世紀的中華帝國 (4)第12章 長江沿岸的太平軍 (1)第34章 新疆喀什噶爾與阿古柏 (3)第34章 新疆喀什噶爾與阿古柏 (3)第17章 左宗棠大戰江西與浙江 (3)第44章 外國人眼中的左宗棠 (2)第29章 平定甘肅 (1)第23章 捻軍 (1)第33章 新疆喀什噶爾與阿古柏 (2)第41章 大戰新疆與收復伊犁 (4)第5章 19世紀的中華帝國 (3)第21章 福建戰役和太平天國運動的尾聲 (1)第43章 外國人眼中的左宗棠 (1)第22章 福建戰役和太平天國運動的尾聲 (2)第4章 19世紀的中華帝國 (2)第22章 福建戰役和太平天國運動的尾聲 (2)第43章 外國人眼中的左宗棠 (1)第39章 大戰新疆與收復伊犁 (2)第14章 長江沿岸的太平軍 (3)第9章 左宗棠的青壯年時代 (2)第3章 19世紀的中華帝國 (1)第44章 外國人眼中的左宗棠 (2)第20章 左宗棠大戰江西與浙江 (6)第42章 巨人暮年第38章 大戰新疆與收復伊犁 (1)第16章 左宗棠大戰江西與浙江 (2)第8章 左宗棠的青壯年時代 (1)第13章 長江沿岸的太平軍 (2)第6章 19世紀的中華帝國 (4)第5章 19世紀的中華帝國 (3)第1章 譯者的話第38章 大戰新疆與收復伊犁 (1)第35章 籌備新疆戰役 (1)第34章 新疆喀什噶爾與阿古柏 (3)第38章 大戰新疆與收復伊犁 (1)第32章 新疆喀什噶爾與阿古柏 (1)第20章 左宗棠大戰江西與浙江 (6)第26章 陝西和甘肅東部的平回作戰 (1)第15章 左宗棠大戰江西與浙江 (1)第5章 19世紀的中華帝國 (3)第2章 前 言第25章 中國的回民與回民運動的肇始第34章 新疆喀什噶爾與阿古柏 (3)第1章 譯者的話第33章 新疆喀什噶爾與阿古柏 (2)第19章 左宗棠大戰江西與浙江 (5)第15章 左宗棠大戰江西與浙江 (1)第36章 籌備新疆戰役 (2)第26章 陝西和甘肅東部的平回作戰 (1)第16章 左宗棠大戰江西與浙江 (2)第24章 捻軍 (2)第8章 左宗棠的青壯年時代 (1)第20章 左宗棠大戰江西與浙江 (6)第43章 外國人眼中的左宗棠 (1)第31章 平定甘肅 (3)第43章 外國人眼中的左宗棠 (1)第32章 新疆喀什噶爾與阿古柏 (1)第34章 新疆喀什噶爾與阿古柏 (3)第31章 平定甘肅 (3)第4章 19世紀的中華帝國 (2)第30章 平定甘肅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