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07 莊士敦來了(1)

在鞭子抽打的時間裡,大事好像一個接一個地發生着。

先生去煙臺看望一個老友,在那裡住了兩天,第三天傍晚才坐着篷車返回來。接近愛德華商埠區時,先生的篷車追上了前面緩緩而行的幾輛轎式馬車,篷車不得不慢了下來。那幾輛豪華馬車是租界公署的,漸漸地,不知爲什麼,一些百姓相互吆喝着,跟隨在那幾輛豪華馬車後面了。豪華馬車行進的速度越來越慢了,後面跟隨的百姓滾雪球般越來越多了,他們口中連連唸叨着什麼,如同趕廟會一樣。

進入愛德華商埠區後,那幾輛豪華馬車停下了,越來越多的百姓蜂擁而來。先生納悶又驚惑,不得不下了篷車,隨波逐流向前面走去。

豪華馬車外圍剛剛聚攏的很多人,其實並不知道來看什麼,只是覺得既然有人圍觀必是有熱鬧,不湊、不看便是吃虧。於是,外邊的往裡面擠,邊擠邊與圍攏在前面的人嗡嗡嚷嚷傳遞着問答,先生捕捉到了幾聲:

什麼好看的西洋鏡呀?

說是他們請來了聖人。

他們也有聖人?

是咱的聖人,孔聖人呀。

他們請來了咱的孔聖人?!

聽說他們是去孔府請來了咱的孔聖人。

他們怎麼會去咱的孔府請來咱的聖人?!

……

先生驚詫了,不由得比其他人更熱切地往人羣的中心擠去。不少人認得先生,給他讓出了通道。

一輛豪華馬車上,兩個身穿禮服的英國人站立着,合手託舉起一張鑲嵌在精美框架裡的大畫像——峨冠博帶滿面聖人氣象的孔夫子,如一輪太陽自海面煌煌升起……

先生周身血脈賁張——至聖先師呀——失聲地叫了一聲,引發了一片歡呼聲。

聖人呀!

真是孔聖人呀!

至聖先師呀!

……

世世代代祖祖輩輩景仰尊崇的至聖先師現像了,人羣潮水般涌動,發出了波濤般的歡呼。所有人都沉入了一種虔誠的肅穆,衝着畫像連連作揖膜拜……

太陽般的聖像炙灼得先生頭暈目眩,眼睛頓時也模糊了……

駱大臣突然出現在了先生面前,臉上洋溢着奕奕燦燦的笑。

面對駱克哈特,先生口中發出啊、啊含糊不清的叫聲,但還是沒能說出什麼。只好朝着畫像不斷地點頭,顯然是要叩問什麼。

叢先生。駱克哈特開口了。想不到吧?我們去拜謁了孔府,我任行政長官的首次山東內陸之行,就去拜謁了孔府。

先生的血脈一下子凝住了,嘴巴哆嗦着問:駱大臣,你是說你們去拜謁了我們的孔府?!真的去拜謁了我們的孔府?!

是的,我們的確去拜謁了孔府。駱克哈特手指着孔子的畫像說,看看吧,這就是我們從孔府請來的聖人畫像。

我的至聖先師呀——先生仰天一聲長嘆,完全不顧及駱克哈特站立在面前,衝着孔聖人的畫像,哽咽了:要是至聖先師你還活着,你會乘坐他們的車駕而來麼?

駱克哈特差不多體察到先生心中涌動着怎樣的波濤。先生。他甚至握了一下先生的手,說,先生,你不會不記得至聖先師的,“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吧?

嗨!先生再嘆一聲,駱大臣,這是聖人之言,可聖人說這話時怕是怎麼也想不到,有你們這麼遙遠的人擋不住地來呀;你們雖然來了,雖然去了孔府,恐怕我們的聖人這話也不是對你們說的吧?

駱克哈特品味出了先生的話裡隱藏着什麼,聳肩一笑,說:先生,是孔夫子第76代衍聖公孔令貽先生,親自在孔府接待了我。見面的第一句話,衍聖公對我說的正是他的先祖說的“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先生,衍聖公還陪着我們一行拜謁孔廟漫步孔林。登聖人廟堂,真是雍雍肅肅,人人不由得鞠躬行敬……先生,其實相距遙遠並不影響成爲朋友,何況,我不已經是生活在威海衛的人了麼?

見先生一時語塞,駱克哈特心中則充滿了得意,他聳動了一下肩膀,說:先生,衍聖公孔令貽不但送給了我們孔子的畫像,而且還莊重、友好地提出,希望得到我們的國王愛德華七世的肖像以作紀念——這是先生更想不到的吧?

他接着說:先生,等我請示我們的國王恩准,我們會將國王的肖像隆重地送往孔府的。我想,我們的國王會很高興、很願意通過這樣簡便的方式,與中國的孔府結交睦好的。

先生的嘴噝噝吐着氣,而後又緊繃住了,陷入了完全的茫然木然。這狀態有點像一隻急於吐絲的蠶,卻被別人封住了口,不僅吐不了絲,而且又被別人吐出的絲給厚厚地纏繞包裹住了,動一下也變得十分困難痛苦。

先生!駱克哈特的興致卻越發高漲了。我覺得去拜謁孔府並請來孔聖人的畫像,是本大臣蒞臨威海衛以來做的最有意義、最好的一件事——你不這樣認爲麼?他的手衝着圍觀的百姓指了指。你看,這麼多人中,我想更多的是識字不多甚至一個字不識的人,但他們是多麼激動和高興呀,這說明他們是多麼尊敬崇愛孔聖人呀,這也讓我很激動也很高興,齊魯大地真的不愧爲孔孟之鄉。先生,你是威海衛的宿儒,有威望的士紳,這樣的場面,我想你該更激動、更高興吧?

這樣的場面的確讓先生很激動,也很震動,但他不但高興不起來,恰恰相反,難以言說的委屈、疚愧幾乎要讓他放聲哭出來了。

先生又能說什麼呢?又能解釋些什麼呢?他心中要說卻說不出的東西、解釋不了的東西、難受的東西、哀慼的東西,比朝他圍攏的人複雜得多,濃郁得多,多得多。

片刻也不能再待在這裡了,先生差不多是倉皇地逃離了展示孔聖人畫像的現場。可哪裡又是他的去處呢?他像一隻斷了線的風箏漫無邊際地飄逸着,像一個孤魂在海邊遊蕩着,他終於跌跌撞撞,回到了衛城裡的叢府大宅。

進了大宅,先生對任何人都不說什麼,只是身子一直哆哆嗦嗦,這可把府上的人嚇着了。大娘以爲先生是中了風,急急地要差人去找郎中來。

老鎖看出了端倪,把大娘扯到了一旁,悄聲說:你用不着擔心,用不着急惶的。我看先生不是身子中風了,怕是心裡撞進了什麼難以平息鬧心的事。這說法沒錯,要是一定往中風上扯,那隻能說先生是心裡中了風。

大娘唉聲嘆氣:嗨,鬧心的事怎麼總是往先生的心裡撞,總是鬧先生的心呀。

大英欽命駐紮威海衛大臣駱克哈特大人去曲阜拜謁了孔府,而且從第76代衍聖公孔令貽那裡請來了孔聖人的畫像,這消息迅速在整個租界傳開,整個威海衛爲之動容了。不但是威海衛租界,山東的巡撫衙門及山東各界上層也爲之震動了,駱克哈特此舉被認爲是知禮而友好的表示,博得了上上下下一片讚譽和極大的好感。

雖然又捱過了好長的日子,但感覺時間好像從他們請來孔聖人的畫像,一下子又跳到了他們往孔府送肖像的日子——給孔府送去他們的愛德華七世肖像的日子——經英國國王愛德華七世的恩准,他的肖像已由租界政府新到任的秘書專程送往了曲阜的孔府。得到消息後,先生仰天哀嘆一聲:哈——從孔府請來咱的聖人像,又往孔府送去了他們國王的像,這可是比堅船利炮更厲害的招數呀……

老鎖在一旁安慰說:先生,不就是一張他們國王的畫像麼,你也用不着太那個了。

先生的腳重重地跺一跺地:這可是太那個的事呀——他們這是要把我們的心都變成他們的租界呀,還有比這個更那個的麼?!

順着先生的話往深處一想,老鎖也禁不住打一個寒戰,心也哆嗦了,不再說什麼了。

又一個身材修長、30歲左右,英俊的、重要的人物來威海衛租界任職了。

這是個懷揣着熱情、夢想,也是爲了釋放熱情、實現夢想而來的英國人。這是個比駱克哈特更迷戀中國傳統文化的人,他早已起了箇中國名字:莊士敦。

踏上威海衛的土地,莊士敦恍若進入了夢寐以求的美妙夢境。很早以前,他就沉浸在這樣的夢境——神秘東方古國的傳統文化、風土人情等諸元素編織的夢境。威海衛的一切是多麼美妙呀……映入眼簾的一切都令他激動不已。幾天裡,他都如一條被魚釣甩上了岸的魚,能做的只有張大嘴巴,啊哈啊哈地喘息;又像是一條在岸上險些乾涸而又僥倖跳入水中的魚,能做的還是張大嘴巴,啊哈啊哈地喘息……

威海灣的海浪嫵媚而含蓄地拍打着金粒般的沙灘,發出少女夢囈般的絮語;北面巍峨挺立的雕山,伸展開巨翅,將海灣懷抱;隔海相望的劉公島鬱鬱蔥蔥如夢如幻,真的是海中仙島……這是多麼美妙的夢境呀,但他要尋的夢境並不是這些,這些場景只是扯開了夢境的幕幔。他對行政長官駱克哈特說:這幾天,請允許我去鄉間轉一轉吧,我要在夢寐以求的美妙夢境好好暢遊一番。

當然。駱克哈特笑了,我請你來威海衛就職,爲的就是讓你實現夢想,但願你儘可能快地融入你的夢境。

駱克哈特來威主政後,需要一個得力的輔佐他的秘書,便對在香港政府任職的莊士敦發出了邀請:你不是一直傾心迷戀中國的傳統文化麼?夢寐以求實現中國儒家美妙的理想麼?那快來吧,威海衛便是中國傳統的縮影。

R.F.Johnston纔是莊士敦的本名,他1874年生於蘇格蘭,1894年畢業於愛丁堡大學。之後,天資過人的他又考入牛津大學瑪格德琳學院,主修現代歷史、英國文學和法理學,並獲得學士學位。大凡有出衆才華的青年都會有出衆的抱負,什麼職業、什麼部門,是一個才氣過人又具有遠大抱負的莊士敦應該選擇的?爲大英帝國在全球擴張殖民地、攫取巨大財富,而贏得了顯赫聲名的殖民部,無疑是最具吸引力、最具挑戰性的部門。英國的青年精英都視能進入殖民部爲極大的榮耀,考入殖民部本身就極具挑戰性——莊士敦選擇了投考殖民部。1898年,經過激烈的角逐,24歲的莊士敦如願以償,考入了殖民部,同年,便作爲一名見習生被派往香港。

在香港,莊士敦脫穎而出,職位得到了迅速的升遷,先後任輔政司助理、港督卜力的秘書。使其脫穎而出的不僅是他本土文化的好學問,而更重要的是功力深厚的東方之學。自上大學時,莊士敦便被古老又璀璨的東方之學迷住了。也許他與東方之學有着某種天然的相通,幾年的時間,便對古老中國的文化、政治、歷史乃至風土人情極爲稔熟,而且對中國的儒、道、墨和唐詩宋詞投入了比本土文化多得多的精力潛心研究。中國的傳統文化、儒家思想的瑰麗神秘讓他崇尚不已,癡迷不已。他常對人感嘆:這世上怎麼還有這麼美妙的文化,這麼好的宗教呀。他一直將儒家視爲一種宗教,無與倫比美好的宗教。恰恰是這些又讓他脫穎而出了,當接到駱克哈特的邀請時,他喜不自禁。

在威海衛的鄉間,一下子出現了一個高個子、穿着風衣的英國人——當地人說他穿着古怪的前開襟袍子——不分晝夜地出沒在村落間了,夢遊般進入了威海衛的鄉間生活——這纔算是真的進入了夢寐以求的夢境……

村落裡,海草或別的什麼草苫頂的一個個屋脊,無一例外地挺立着二尺多高大腿粗的黑陶煙囪。早晨或傍晚,煙囪裡飄出的裊裊炊煙,幻化出童話般的景緻。可以想象,居住其裡的人家,過的是怎樣的安貧樂道祥和的日子;雞鳴狗吠鳥語蟲唱委婉如歌,似乎讓村落更加安靜祥和了。

街頭巷尾,隨便就能聽到老者口語化地吟詠着子曰、詩云、古語說,等等。哪怕是日子貧寒的家庭,也要儘可能讓男孩子進私塾讀書。不時會聽到玩耍的孩子哼唱着人之初性本善……上致君下****……以及天地玄黃宇宙洪荒……這樣的歌謠。

所有人臉上的表情都是溫良淳樸,甚至有點呆滯;上了年紀的人,在父母面前也會像小孩子一樣畏首畏尾唯命是從。見了比自己歲數小得多但輩分高的人,也會畢恭畢敬,該稱爺稱爺,該喊叔喊叔。村人走到一起,總是搶先跟對方打招呼致以問候,哪怕對素不相識的人,也會恭謹地點頭笑笑致意。

外出的姑娘和年輕媳婦,儘可能地將自己往莊淑裡打扮,優雅地踮着如蓮小腳款款婷婷地走路。見了男人,則會老早埋下緋紅的臉,自然而然蹁向路邊……

哈,這不就是我夢寐以求的夢境裡的情景麼?莊士敦簡直是如飢似渴地欣賞着這些田園生活畫面。哪怕是沒什麼看頭的小山小河,也足以讓他流連忘返;哪怕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村人生活場景、男男女女的說笑打鬧,他也會饒有興致地看上半天。

回到公署,莊士敦仍難抑心中澎湃的激動、感動,他對駱克哈特說:我看到了這裡鄉間最動人、最迷人的場景……

這的確是可遇不可求的動人又迷人的場景。駱克哈特笑了:威海衛這方水土生長的百姓就是這樣生活的,他們信奉遵循的儒家經典裡不是有“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麼?他們就是自然而然生活在這樣的“道”之中,哪怕是村夫村姑也須臾不離呀。

長官說得極是,他們的確是生活在“道”之中的。

但你也必須清楚,封閉、僵化的生活,也養成了他們稟性中愚頑的盲從、莽悍的東西。他們組織團練,瘋狂地抗擊我們勘界就是證明。

莊士敦變得嚴肅了:我雖沒有親身經歷他們抗擊我們的過程,無論如何,那些不是軍人的種地的人,不是被我們的軍人槍殺了麼?我倒覺得他們“瘋狂地抗擊我們勘界”所展示的,正是他們可貴的血性。這正是他們葆養的浩然之氣,正是有了這樣的血性,這樣的浩然之氣,他們的古老文明纔會生生不息延續至今。

駱克哈特瞪大了眼看着莊士敦。

莊士敦沒在乎長官表情的變化,繼續說:是的,中國的朝廷和各級官府衙門中,這種浩然之氣越來越淡了,要是威海衛民間不能葆有這樣的浩然之氣,也許我們就不是租借威海衛,而是要將威海衛劃入我們的版圖了,雖然你我要做的是爲這片土地和人民創造福祉。

駱克哈特不想就這樣的問題與莊士敦再深入下去了,他笑笑說:其實我跟你一樣,十分推崇威海衛紳民身上那些美好的儒家傳統,但我們在依靠、保留這些的基礎上,必須努力建立起租界文明的新秩序。

當然。莊士敦有些激動地說,十分感謝你能讓我到威海衛來,威海衛的確是我實現政治、社會理念的理想之地,我要在這裡爲儒家思想的生命作最後一搏。

駱克哈特只能再笑笑了:聽聽,你比中國的儒家先生更像一個儒家先生了,我想你必然會得到租界紳民的擁戴,也必然會在威海衛的文明新秩序的建立中,施展你的中國傳統文化功夫的,用中國的話說,就叫英雄有用武之地了。我不得不說,邀你來威海衛任職,是英明之舉。

很多天來,先生都在衛城大宅的書房打轉,連連長吁短嘆,好像胸中積淤了大團厚重的氣憋悶得不行。他來到庭院,大院雖敞闊,但還是覺得侷促,轉了幾圈,越發鬱悶難耐了。那天,他對老鎖說,他要出去走走看看。

老鎖問要不要讓人跟隨。先生搖一搖頭,徑直走出了大門。

老鎖曉得這些天先生心中苦悶,怕是要往遠處走,便急急地喊來車老闆,讓他趕上車在後面跟隨着先生。

先生踽踽出了城東門。看着東門外繁華的愛德華商埠區,看看遠處停泊了好多大船的德勝碼頭,他的目光悵惘,搖一搖頭。顯然,這些景物不但消解不了胸中的鬱悶,反倒讓他更加鬱悶了。

哪裡纔是可以消解胸中鬱悶的去處呢?只能漫無邊際地走動。

第4章 01 大英內閣決定租借威海衛(4)第34章 08 莊士敦遇到大麻煩(6)第42章 10 二少爺鬧革命(4)第44章 11 三小姐敏兒嫁給英國人(1)第49章 12 莊士敦走進紫禁城(1)第47章 11 三小姐敏兒嫁給英國人(4)第40章 10 二少爺鬧革命(2)第28章 07 莊士敦來了(3)第10章 03 抗英鬥爭,英軍無一人傷亡(3)第32章 08 莊士敦遇到大麻煩(4)第45章 11 三小姐敏兒嫁給英國人(2)第26章 07 莊士敦來了(1)第28章 07 莊士敦來了(3)第27章 07 莊士敦來了(2)第34章 08 莊士敦遇到大麻煩(6)第9章 03 抗英鬥爭,英軍無一人傷亡(2)第44章 11 三小姐敏兒嫁給英國人(1)第47章 11 三小姐敏兒嫁給英國人(4)第34章 08 莊士敦遇到大麻煩(6)第50章 12 莊士敦走進紫禁城(2)第20章 05 威海衛來了首任行政長官(3)第40章 10 二少爺鬧革命(2)第11章 03 抗英鬥爭,英軍無一人傷亡(4)第41章 10 二少爺鬧革命(3)第27章 07 莊士敦來了(2)第7章 02 英軍在劉公島升起了“米字旗”(3)第27章 07 莊士敦來了(2)第9章 03 抗英鬥爭,英軍無一人傷亡(2)第19章 05 威海衛來了首任行政長官(2)第39章 10 二少爺鬧革命(1)第41章 10 二少爺鬧革命(3)第19章 05 威海衛來了首任行政長官(2)第54章 13 莊士敦離開(2)第46章 11 三小姐敏兒嫁給英國人(3)第41章 10 二少爺鬧革命(3)第2章 01 大英內閣決定租借威海衛(2)第34章 08 莊士敦遇到大麻煩(6)第13章 03 抗英鬥爭,英軍無一人傷亡(6)第17章 04 二少爺走進巡檢司衙門(4)第41章 10 二少爺鬧革命(3)第13章 03 抗英鬥爭,英軍無一人傷亡(6)第44章 11 三小姐敏兒嫁給英國人(1)第27章 07 莊士敦來了(2)第48章 11 三小姐敏兒嫁給英國人(5)第43章 10 二少爺鬧革命(5)第54章 13 莊士敦離開(2)第22章 06 二少爺當上禁菸局局長(2)第55章 13 莊士敦離開(3)第15章 04 二少爺走進巡檢司衙門(2)第37章 09 西風東漸,三少爺去了英國留學(3)第50章 12 莊士敦走進紫禁城(2)第24章 06 二少爺當上禁菸局局長(4)第30章 08 莊士敦遇到大麻煩(2)第56章 13 莊士敦離開(4)第46章 11 三小姐敏兒嫁給英國人(3)第22章 06 二少爺當上禁菸局局長(2)第38章 09 西風東漸,三少爺去了英國留學(4)第2章 01 大英內閣決定租借威海衛(2)第36章 09 西風東漸,三少爺去了英國留學(2)第20章 05 威海衛來了首任行政長官(3)第29章 08 莊士敦遇到大麻煩(1)第35章 09 西風東漸,三少爺去了英國留學(1)第56章 13 莊士敦離開(4)第56章 13 莊士敦離開(4)第34章 08 莊士敦遇到大麻煩(6)第32章 08 莊士敦遇到大麻煩(4)第17章 04 二少爺走進巡檢司衙門(4)第5章 02 英軍在劉公島升起了“米字旗”(1)第42章 10 二少爺鬧革命(4)第23章 06 二少爺當上禁菸局局長(3)第30章 08 莊士敦遇到大麻煩(2)第33章 08 莊士敦遇到大麻煩(5)第55章 13 莊士敦離開(3)第34章 08 莊士敦遇到大麻煩(6)第31章 08 莊士敦遇到大麻煩(3)第51章 12 莊士敦走進紫禁城(3)第40章 10 二少爺鬧革命(2)第25章 06 二少爺當上禁菸局局長(5)第16章 04 二少爺走進巡檢司衙門(3)第23章 06 二少爺當上禁菸局局長(3)第42章 10 二少爺鬧革命(4)第41章 10 二少爺鬧革命(3)第22章 06 二少爺當上禁菸局局長(2)第37章 09 西風東漸,三少爺去了英國留學(3)第23章 06 二少爺當上禁菸局局長(3)第18章 05 威海衛來了首任行政長官(1)第37章 09 西風東漸,三少爺去了英國留學(3)第37章 09 西風東漸,三少爺去了英國留學(3)第26章 07 莊士敦來了(1)第4章 01 大英內閣決定租借威海衛(4)第1章 01 大英內閣決定租借威海衛(1)第26章 07 莊士敦來了(1)第5章 02 英軍在劉公島升起了“米字旗”(1)第39章 10 二少爺鬧革命(1)第46章 11 三小姐敏兒嫁給英國人(3)第38章 09 西風東漸,三少爺去了英國留學(4)第31章 08 莊士敦遇到大麻煩(3)第28章 07 莊士敦來了(3)第16章 04 二少爺走進巡檢司衙門(3)第23章 06 二少爺當上禁菸局局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