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1.第689章 悔不當初

第689章 悔不當初

次日,李煜率領皇后、嬪妃、皇子、宮娥、太監們,出城投降,帶了幾輛車,裡面裝了不少金銀珠寶,書法字畫,都是皇宮藏品,李煜打算帶去北方,以後生存所用。

曹彬率領兵馬,在宮城外,接受了李煜的投降,收編了皇宮內的數千禁衛軍。

“來人,進宮封掉李氏皇族的內務庫,所有珍貴物品,一律登記在冊,清點宮內的僕人,全部解散出去。”

“是!”一名裨將領命,帶着三千人率先進入皇宮,開始封鎖各城門和宮殿,防止內部騷亂。

皇宮內仍然有一些宮娥、太監,在皇宮待了半輩子,不願意在離開,選擇了投湖自殺,或是懸樑自盡了。

許多時候,這些皇宮下人,反而更加有氣節,寧死不降,無法接受南唐滅亡的命運。

一片哭喊聲中,宋軍徹底接管了皇宮。

這一刻,跟李煜已經無關了。

李煜坐在轅車之內,走過了朱雀大街,車輛一步步朝着城外走去。

他接下來,要進入宋軍的軍營,等待他的,是幽禁的生活,一直生活在被人監視之下。

李煜撩開窗簾,看着窗外的街道兩旁,站着無數的羣衆,他們有人淚流滿面,有人揮手告別,金陵百姓前來爲李煜送行了。

“送官家.”

“官家,一路走好!”

金陵百姓還是善良的,此時並沒有怨恨國君,還善意的送行和離別,甚至帶着不捨、難過、悲痛的情緒。

李煜看到那些面孔,忍不住垂淚,放下了車簾子時,已經哽咽了。

“官家,別太難過了。”大周后抱着小兒子,坐在車內,雖然她也是滿眼淚痕,但還是強作鎮定,安慰着自己的丈夫。

這次被俘,接下來去往大宋汴京城,生活將是未知,誰也不知道大宋皇帝會在何時,賜死他們這種被俘虜的一國之君。

“哎,我作爲一國之君,唐國之主,這些年都做了什麼?偌大的疆域,這纔打了幾仗,就被圍困住,出城投降了,對不起列祖列宗。”

李煜有一種早知今日悔不當初之感。

周娥皇勸道:“官家,這也不完全怪你,我唐國在二十年前國力強大,但十年內,與吳越、閩國征戰不斷,消耗巨大,導致國庫空虛,先皇駕崩之前,我唐國的國力就已經江河日下,官家登基之後,也是重積難返,無力迴天了。”

這一些情況,李煜心知肚明,自己的父親執政最後幾年,就把國庫折騰空了,又喪失了江北十三州,使得唐國一下子腰斬了,一日不如一日。

李煜登基之後,也是沒有辦法,沒有能力,改變這一切了。

因爲他不是什麼賢能國君,對治國、治軍等,都不擅長,註定徒勞無功,只能眼睜睜看着這個王朝走向覆滅。

車隊出了金陵城,原本只有半個時辰的車程,李煜覺得無比煎熬,彷彿走了半生。

等車隊進了大宋的軍營,分了帳篷,李煜木然走入賬內,心情複雜,情緒低落,躲入帳篷內就不肯出去了。

金陵城哭聲一片,許多人接受不了唐國滅亡的局面,有老臣自焚者,也有自殺者,更多是對亡國的傷痛,哭喊沖天。

許多大臣閉門不出,膽戰心驚,畏懼宋軍衝進來搶奪財物。

好在曹彬這次下令,不得擾民,不得搶奪權貴財產,約法三章,才避免了金陵城遭到洗劫。

像常州城、潤州城都因爲是吳越兵馬攻入城,缺乏約束,對城內的富戶和權貴進行了打家劫舍,燒殺掠奪,造成不小的傷亡和民怨。

但這一次,曹彬約束宋軍,限制吳越軍,才導致沒有這種悲劇發生。

金陵陳府。

陳喬拿着白凌,顫顫巍巍走向懸樑處,準備以死殉國。

他和張洎都是主戰派,極力主張跟宋軍硬碰硬,萬一失敗了,就約好一起自殺殉國,如今金陵城破,國主李煜投降,陳喬覺得無顏再活着,於是打算以死來殉國。

“總有人,會爲亡國承擔責任,留下一點名聲,捍衛着唐國最後的尊嚴。”

陳喬說完,毅然赴死。

但與之形成反差的,就是中書舍人張洎,曾約定一起殉國,現在卻猶豫了,覺得三十歲的大好年紀,就這樣死了,太過可惜,唐國滅亡那是國運如此,他不該因此背鍋。

於是,張泊沒有選擇自問,反而苟活下來。

宋軍管控了金陵城,開始按着唐國的官員名冊去通知這些大臣,收拾行囊,準備舉家搬遷,跟隨大軍歸返北方。

如果不跟隨走者,就要被捉拿入獄了。

畢竟國家覆亡,這些大臣們也要被帶走,跟隨皇室一起,成爲階下囚,不可能放任他們留在原地,會引發作亂。

有一些奸臣,如果惡名在外,也會被帶到戰勝國,斬首警示衆人,不可做奸臣。

潘美轉了一下南唐的皇宮,覺得收貨很大,臉色高興,問道:“曹將軍,這一次我們兵不血刃,拿下宮城,保護了許多皇宮財務,實在是功勞一件,多虧曹將軍看準人,用對了計策。”

曹彬捋須一笑:“直到今日,我才鬆了一口氣,終於完成官家交待的任務,只可惜,沒有保住那位蘇宸才子。”

潘美安慰道:“那是他命運不濟,該當英年早逝,怨不得曹將軍,再說,當時我們遠在採石磯,跟此事也全屋干係,曹將軍何須自責。”

“那倒是。”曹彬點頭,只不過,沒有見到蘇宸大才子,他覺得有點可惜。

潘美詢問:“曹將軍,李煜等人已經被看押在軍營內,這兩日唐國的大臣們,也會按名冊帶走,打算何時送往汴京。”

曹彬想了想,說道:“越快越好,免得節外生枝,就在三日後吧,先把第一批的人,送往汴京,後續一些權貴和富戶,可以分第二批、第三批遷往汴京城。”

潘美點頭道:“那好,官家也等着我們送回李煜等人,安撫四方。沒了唐國朝廷,南邊那十幾個州縣,便容易接管了。”

曹彬叮囑道:“此事還要做出周詳計劃,切不可引發當地民變,更不能擾民,增加我等佔據唐國全境的難度。畢竟攻克下來容易,要把百姓轉變觀念,徹底歸順臣服,還需要一些時間啊。”

(本章完)

592.第590章 殺入城內591.第589章 河道偷襲第四十六章 冤家路窄411.第409章 千古難對541.第539章 脣亡齒寒不可丟259.推薦一本歷史大作《東晉北府一丘八》241.第240章 背鍋替罪462.第460章 果不其然685.第683章 勢在必得396.第394章 朝堂震動690.第688章 金陵失陷(下)192.第191章 上門滋事673.第671章 遇害消息594.第592章 加強防範257.第256章 暗中關注133.第133章 白家瓷窯689.第687章 金陵失陷(中)203.第202章 她是無價的458.第456章 精兵簡政137.第137章 佈局(上)722.第720章 智取婺州城424.第422章 螢火之光與皓月爭輝248.第247章 關心則亂577.第575章 有求而來443.第441章 該出手時就出手!136.第136章 羨慕嫉妒恨413.第411章 戲如人生773.第771章 蘇宸VS滕川飛762.第760章 大婚之日339.第337章 證據不利649.第647章 離別前的團聚491.第489章 守歲232.第231章 陳年舊傷376.第374章 來去皆匆匆494.第492章 全面瓦解717.第715章 吳越尋對策317.第315章 臨危不亂第二十章 同行競爭204.第203章 銘記於心323.第321章 親手熬藥225.第224章 哪個少女不懷春245.第244章 結黨營私,是非難斷第五十一章 很合胃口769.第767章 誤中副車449.第447章 國法難容第一十六章 起衝突400.第398章 有所準備631.第629章 出使人選552.第550章 練功提升303.第301章 好轉跡象505.第503章 兒孫自有兒孫福703.第701章 父子夜談285.第283章 再遇危險214.第213章 指點武藝603.第601章 手術搶救202.第201章 尷尬的交談643.第641章 產生隔閡147.第147章 中風還是中毒130.第130章 三女碰面了726.第724章 兵法詭道745.第743章 相見歡第五十六章 終相會507.第505章 入宮相見555.第553章 捲入其中373.第371章 絕對子335.第333章 吉王干涉365.第363章 鬥詞613.第611章 猜疑另外身份139.第139章 影青出爐第七十七章 無債一身輕387.第385章 平安回府502.第500章 催婚486.第484章 靜觀其變256.第255章 論功行賞第二十三章 亡命之徒562.第560章 隨軍出征272.第270章 男兒的骨氣342.第340章 洗脫嫌疑668.第666章 準備妥當328.第326章 交情加深190.第189章 挑選侍郎位302.第300章 仍不甘心第八十一章 憐憫之心427.第425章 秋闈餘波517.第515章 春闈來到240.第239章 事態嚴重了517.第515章 春闈來到第一十七章 俠女箐箐492.第490章 何時歸474.第472章 江岸設伏198.第197章 性命攸關690.第688章 金陵失陷(下)459.第457章 十軍操練688.第686章 金陵失陷(上)376.第374章 來去皆匆匆555.第553章 捲入其中118.第118章 排練探班(第四更)622.第620章 成婚在即644.第642章 前線召回第一十八章 自配藥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