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4.第522章 朝會參政

第522章 朝會參政

朝堂上,刑部侍郎魏岑與吏部侍郎韓熙載,關於給蘇宸賜“六部行走”的特殊實習職位,爭吵起來。

魏岑抓住新科狀元與“國運”的聯繫,嘲諷韓熙載言過其實,這是在捧殺蘇宸,堂堂唐國的國運,乃是與皇室與大臣們相關,靠一個新科狀元,太瞧得起他了。

“每屆科舉,都有狀元,不光唐國有,其它諸侯國也都有狀元。但是,一個朝廷的發展,國運的氣數,卻絕非那些狀元郎就能左右,甚至發揮的作用都極其有限。韓大人,我素知你對蘇宸有知遇之恩,收爲門生,看重他,更甚過你的親子。但即便如此,強推上位,鑽營仕途,假公濟私,未免操之過急了。”

魏岑冷笑連連,直接當衆朝堂文武大臣的面,痛斥韓熙載,覺得很出氣。

宋黨的人紛紛附議,也在反駁和斥責,不同意這個破例。

韓熙載冷眼看着這些宋黨的人,說道:“老夫舉賢不避親,蘇宸的才華,豈是你等能盡知曉?一是他的詩詞,堪比前朝文壇大家,這一點,天下罕有。其二,他精通格物,在潤州替白家制造青白瓷、香皂等新物品,可以讓朝廷增加收入,充盈國庫,富國民強。其三,他精通醫術,手握多種藥方和治病新手法,還治好了天花瘟疫,緩解唐國瘟疫危機。這些在以往歷屆狀元身上,都不曾見,難道不值得朝廷破例培養,不拘一格,重用人才嗎?”

韓熙載列數了蘇宸幾種特長,讓宋黨的人也是啞口無言,這些才華,的確無法辯駁。

“臣贊同韓大人提議。”

“臣附議!”

孫黨的徐鉉、鍾謨、高越官員陸續站出來力挺,連新黨的潘佑等人,也支持了。

在聲勢和人數上,韓熙載一方佔據了上風。

李煜順水推舟,准許了:“蘇宸在未考取功名之前,的確做了數件有功於朝廷和皇室的大事,既然特殊人才,也當特殊培養,準了韓大人提議,蘇宸入翰林院擔任修撰之外,可去六部輪換當差一段時間,各部侍郎必須青囊傳授解惑,未來唐國的發展,還是要多考年輕人撐起來。”

李煜一錘定音,把這件事給確定了。

“謝主隆恩!”蘇宸站出來謝恩,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他的身上。

有欣賞的,有嫉妒的,也有帶着恨意和反感。

不得不說,蘇宸這些日子太火了,已經徹底影響了南唐朝廷的朋黨之爭。

宋黨、孫黨、新黨,三黨傾軋與競爭,合作與博弈,本來就很激烈,現在因爲蘇宸這個導火線,愈發白熾化,。

在三黨中,因爲宋黨和孫黨的人都是二三十年前,從北方逃離戰亂,投奔江東的北方士大夫居多,因爲政見不合,分成兩派,爭論了數十年。

但今日唐國與北方割斷了許久,北方逐漸穩定,那些北方纔子不再南下,導致兩個黨派後繼乏力,只能每年汲取一些當地的讀書人、進士加入,充當門生,維繫這個黨派的補充血液。

而新黨因爲是長江以南的讀書人,對北方的讀書人有些抗拒,因此,組成了南唐新黨,主張變革自救,以前宋黨打算拉攏新黨,但是,在政治上,宋黨畢竟屬於保守派,孫黨則傾向於變革自強,所以,新黨漸漸靠近了孫黨。

如今隨着蘇宸的橫空出世,表現亮眼,潘佑、李平、徐遊、殷崇義、陳喬、張洎等大臣都看好蘇宸,所以,跟孫黨關係走得更近一些了。

“第一天上朝,就引發三黨舌戰,風頭有點太招搖了,得低調一些了,過於高調容易出事,木秀於林風必摧之!”蘇宸內心這樣想着。

而且,蘇宸已經曾看過一本官場小說,上面寫到過:自古以來的皇帝,都不喜歡名聲太好的臣子,這樣一來不僅能夠讓你有一呼百應的造反能力。另外,臣子的光輝形象往往襯托出君主的卑微。所以凡懂得爲人處世的大臣,都會把好名聲留給自己的領導,自己弄些污點、缺點出來,讓君主安心。

蘇宸想着,自己也要自黑一下,比如“貪財“好色”這兩點,可以挖掘一下。

他退回了自己的殿內位置,繼續聽着朝會。

接下來,就是真正的朝政了。

比如韓熙載提出,小小西蜀,兵甲不足二十萬,就擋住了宋國南北兩路夾擊,使得宋國主力軍損失慘重,可見宋軍並不可怕,唐國應積極備戰,發展水師,時刻提防宋軍的壓境。

提議雖然沒錯,但牽扯到了兵權、擴軍、增加糧草,樞密院、兵部、戶部的人又爭論起來。

要知道古代戰爭,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前線打仗需要的糧草動輒天文數字,如果按照一個士兵每日一斤米,那麼十五萬大軍,每日消耗就是十五萬斤,約一千二百石,一個月下來,就是三萬六千石米。一年呢,就是四十五萬石糧食。

然後軍餉、兵甲等額外提供,都需要巨大國庫支撐。

戶部侍郎高越站出來,憂心忡忡說道:“朝廷連年入貢,國庫空虛,鎮海節度使林仁肇將軍提出擴建水師,再招募五萬兵卒,需要太多的糧草和軍餉,兵甲和船隻,以目前國庫的儲存,捉襟見肘,需要在想法子,解決稅收和國庫空虛問題,才能逐漸填補軍餉和糧草的。”

圍繞國庫問題,各方討論,但最多都是提高稅收,比如過橋稅、農耕稅、人口稅等,向各州府南唐百姓徵收。

蘇宸蹙眉,歷史記載,南唐後期賦稅極高,甚至出現了母雞下蛋、楊柳開花,都要徵稅的地步,壓垮了南唐百姓,雪上加霜,生活窘迫。

而那些富商、鄉紳、勳貴擁有大量土地,卻因爲特殊身份和官商關係,反而交稅很少。

關於這一點,蘇宸打算跟韓熙載、高越商議一下,如何徵繳商人稅、土地稅等,讓利於民,不要把南唐的百姓逼到水深火熱的地步,對朝廷產生離德之心。

(本章完)

158.解釋一下本週更新少的問題!659.第657章 封賜的驚喜第七十五章 甩鍋女俠213.第212章 早做準備391.第389章 研讀兵書258.第257章 古人誠不我欺559.第557章 臨行前叮囑738.第736章 俘虜潘美第五十章 多情卻被無情惱768.第766章 露從今夜白232.第231章 陳年舊傷182.第181章 才女登門433.第431章 變故起!284.第282章 拼殺格鬥第一百零七章 內軒藏身546.第544章 鐵馬冰河入唐來339.第337章 證據不利223.第222章 治國的看法567.第565章 猛將必發於卒伍第一百零二章 餘波626.第624章 謠言第二十一章 蒸餾酒精第一十六章 起衝突361.第359章 乞巧節到來513.第511章 盡人事,聽天命!484.第482章 戰後覆盤180.第179章 科舉打算第二十三章 亡命之徒714.第712章 溫州城破397.第395章 風波持續272.第270章 男兒的骨氣368.第366章 背後挑釁529.第527章 進步顯著411.第409章 千古難對第一百零八章 全靠演技634.第632章 擔憂成真668.第666章 準備妥當第五章 才女解詞677.第675章 爭霸的種子184.第183章 女子有才就是麻煩204.第203章 銘記於心378.第376章 圍殺561.第559章 城外點兵592.第590章 殺入城內第九十八章 才子對決688.第686章 金陵失陷(上)194.第193章 解恨出氣552.第550章 練功提升190.第189章 挑選侍郎位722.第720章 智取婺州城490.第488章 除夕的第一次724.第722章 援救策略132.第132章 丁家陰謀第一十五章 隋唐傳奇演義647.第645章 離開潤州城576.第574章 私人武裝304.第302章 不平事247.第246章 新的危機532.第530章 澄心堂議政606.第604章 名正言順上位第五十章 多情卻被無情惱486.第484章 靜觀其變660.第658章 拉攏明顯第二十二章 奇葩老丐第二十九章 萬事俱備,只等開刀332.第330章 澄心堂527.第525章 伐唐之計130.第130章 三女碰面了773.第771章 蘇宸VS滕川飛736.第734章 登基大典492.第490章 何時歸222.第221章 君臣心思533.第531章 創辦官企441.第439章 吃力不討好第一百章 桃花詩385.第383章 愛已入骨435.第433章 白帝城!第二十六章 武林軼事第一百零三章 醉酒之後255.第254章 有效控制第一百一十三章 金陵姊妹花602.第600章 暗藏鋒芒263.第261章 不忍分離163.第162章 江左蘇郎430.第428章 渡江西行215.第214章 金陵小迷妹666.第664章 恨其不爭115.第115章 讚不絕口(求首訂!)339.第337章 證據不利631.第629章 出使人選407.第405章 尷尬的誤會第一百一十三章 金陵姊妹花第一百零六章 炭烤夜宵第三章 禍從天降第六十九章 落水的花旦452.第450章 分析大勢243.第242章 雞鳴練刀第一十八章 自配藥方259.推薦一本歷史大作《東晉北府一丘八》211.第210章 意外的請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