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舍利子

果然!!!

是舍利子!!

真是舍利子!!!

楚延內視了一下,他體內有浮屠塔,浮屠塔內,七顆舍利子靜靜的躺着,佛光流淌。

舍利是梵語śarīra的音譯,是印度人死後身體的總稱。在佛教中,僧人死後所遺留的頭髮、骨骼、骨灰等,均稱爲舍利;在火化後,所產生的結晶體,則稱爲舍利子或堅固子。

舍利的結晶體舍利子,其形成原因,目前在實驗研究方面沒有定論。依據佛典,舍利子是僧人生前因戒定慧的功德薰修而自然感得;大多推測則認爲舍利子的形成與骨骼和其他物體共同火化所發生的化學反應有關;另有民間流傳認爲,人久離淫-欲,精髓充滿,就會有堅固的舍利子。

舍利和舍利子在佛教中受到尊敬和供奉,依據緣起性空的義理,佛教認爲,舍利子只是物質元素並無靈異成分,佛教徒尊敬佛的舍利和佛弟子的舍利,主要是由於高僧大德生前的功德慈悲智慧。

舍利子,在佛教中受到重視與尊敬。但是在佛教中,“舍利”和“舍利子”,概念是有所不同的。

舍利是印度語,梵文śarīra,或譯室利羅、設利羅;義“骨身”、“體”、“遺身“,是印度人死後身體的總稱。但本意卻非如此。舍利最初意思是代表“米粒”,因爲佛舍利形似米粒,所以得名。所以舍利最初只是一借代詞語,完全是從其形狀上立名的。

在印度,人死後的遺體,俗例多用火葬,火葬後的骨灰(舍利),藏在金屬的、石質的、陶質的容器中,埋在地下。稍高出地面的即稱爲塔,塔是高顯的意思,相當於中國的墳。藏舍利的容器,無論是金屬的石質的,有特殊形式,可以供奉在屋裡,也稱爲塔。這種藏舍利的塔,就是中國寶塔的來源。因此,舍利與塔,在印度民族宗教中,成爲尊敬的對象。而中國對於祖先的遺體,墳墓便成爲尊敬對象。

依於尊敬遺體的道理,高僧大德生前剃下的發、剪下的爪、牙齒、骨灰等,都是舍利,而受到尊敬。所以佛教中,有發舍利、爪舍利、牙舍利,及發塔、爪塔、牙塔等。

www⊕ тTk án⊕ co

而舍利子,是舍利中的堅固微粒,又名“堅固子”。舍利這一稱謂,至後世脫離了其本意,而是特指佛陀或高僧遺骨火化後結成的珠狀結晶體。高僧大德火化後,常在遺體骨灰(舍利)中發現堅固或結晶的微粒。因此佛教徒,對此舍利中的“堅固子”,特別重視和尊敬,稱爲“舍利子”。

佛經上說,舍利子是通過“六波羅蜜”(菩薩的修行)和“戒定慧”等功德所薰修的,是難得可貴而受到尊重的。近代印光大師也說,

舍利子是修行人由於戒定慧的道力所成的,是心和佛相合的表相,和丹家所說的精氣神沒有關係。

佛教強調舍利子和修行人的修行功德相關,同時依據佛教義理,也肯定了舍利子的“無常”物質性。印順法師認爲,舍利子只不過是血肉精髓骨脂火化凝結的,是物質元素而並無靈異成分;佛弟子尊重舍利子,是由於高僧大德的慈悲智慧功德。

如果非要用科學原理來解釋的話,人死後,他的精、氣、神凝於一體!!像那些高僧,他們的修爲要是達到了脫離了肉體凡胎的地步,故而返璞歸真!

玄真的確可算一代高僧了!

楚延還消化了一下腦海裡悲華經。

《悲華經》,十卷,北涼中天竺沙門曇無讖譯,收於大正藏第三冊。悲華經全經旨在敘述和讚歎釋迦如來,於穢土成佛之廣大誓願,謂釋迦世尊往昔行菩薩道時,以大悲心哀愍惡世無依無怙的苦難衆生,誓願攝取不淨國土,作大饒益,調服教化煩惱愚癡的穢土衆生,令得解脫苦海。以及阿彌陀佛等諸佛、菩薩之本生和淨土成佛之大悲願行。

經題‘悲華’,即‘慈悲的白蓮華’之意,喻指釋迦牟尼佛,以及如諸佛般發大菩提心,慈悲攝受衆生的大行願者。佛陀出此濁世的因緣在《悲華經》、《大乘悲分陀利經》中有詳細的記載,亦可參閱藏地大成就者麥彭仁波切著的《釋迦牟尼佛廣傳·白蓮花論》。在明代末期,藕益大師曾廣弘《悲華經》。

全經共有六品,第一《轉法-@輪品》記載佛在王舍城靈鷲山,與大比丘僧六萬二千人俱,菩薩四百四十萬,及梵天、六慾天等。時彌勒等上首菩薩,向東南方稱讚蓮花尊佛的功德。於是寶日光明菩薩問佛其中的因緣?佛答其故,謂蓮花尊佛於昨夜,初成無上正等正覺,並作大佛事。

第二《陀羅尼品》說彼蓮花世界相貌,及說過去日月尊佛授現佛記,授與解了一切陀羅尼門。說此事已,十方菩薩同來靈鷲山,聽受陀羅尼門,皆得見彼蓮花佛剎。次有解脫怨憎菩薩,問修集陀羅尼法。佛答以四法,五法,六法。七歲中修。彌勒自言,於十恆沙劫前,已從娑羅王如來處得聞得修,以本願故,久在生死,待時成道,求佛授職。佛爲說諸章句,令衆獲益。又入遍一切功德三昧,度三惡道衆生令生天人,爲諸天人示宿世因緣。

第三《大施品》就寂意菩薩問佛出此濁世因緣,佛陀備述恆沙阿僧祗劫前之事,謂過去有世界名刪提嵐,善持劫中,有佛陀號曰寶藏如來,有轉輪王名爲無諍念,有大臣名爲寶海,王及千子諸小王等,皆悉供養寶藏如來,但未發大心。寶海做一夢,知大家未發大心。便以夢問佛,勸彼諸人

發無上心,誓願成佛,各取淨土,攝護衆生。

第四《諸菩薩本受記品》寶藏如來授轉輪王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將來成佛,即無量壽佛。第一太子,即觀世音菩薩。第二王子,即大勢至菩薩。第三王子,即文殊菩薩。第四王子,即普賢佛。第五王子,即今成無上正等正覺的蓮華尊佛。第六王子,即法自在豐王佛。第七王子,即光明無垢堅香豐王佛。第八王子,即普賢菩薩。次授十千懈怠人記,次記第九王子,即阿閦佛。第十王子,即香手菩薩。第十一王子,即寶相菩薩。又授五百王子記,又授四百王子記,又授八十九王子記,又授八萬四千小王記,又授寶海八十子記,又授寶海三億弟子記,千童子記,侍者五人記。最後寶海發大悲願(五百大願),諸菩薩等皆悉讚歎,東西南北及於上下六方諸佛,獻花讚歎,稱歎寶海爲大悲菩薩,寶藏如來爲寶海摩頂授記,當來成佛,即釋迦牟尼佛。並說菩薩四法懈怠,四法精進。一者願取清淨世界,二者願於善心調伏白淨衆中,施作佛事,三者願成佛已,不說聲聞、辟支佛法。四者願成佛已,壽命無量,是名四法懈怠。一者願取不淨世界,二者於不淨人中。施作佛事,三者成佛已,說三乘法,四者成佛已,得中壽命,不長不短,是名四法精進。

第五《檀波羅密品》寶藏如來爲大悲菩薩說諸三昧門助菩提法清淨門經,大悲菩薩歷劫行諸難行苦行。

第六《入定三昧門品》十方諸佛皆我釋迦所化度者,皆遣菩薩來會供養,佛入三昧,令諸大衆皆入身毛孔中,復說十專心發於菩提,能入一切行門。乃至結名,結益,勸持,無怨沸宿大仙夜叉,發願流通。

悲華經目錄、

悲華經卷第一:轉法-@輪品第一、陀羅尼品第二;

悲華經卷第二:大施品第三之一;

悲華經卷第三:大施品第三之二、諸菩薩本授記品第四之一;

悲華經卷第四:諸菩薩本授記品第四之二;

悲華經卷第五:諸菩薩本授記品第四之三;

悲華經卷第六:諸菩薩本授記品第四之四;

悲華經卷第七:諸菩薩本授記品第四之五;

悲華經卷第八:諸菩薩本授記品第四之六、檀波羅蜜品第五之一;

悲華經卷第九:檀波羅蜜品第五之二;

悲華經卷第十:檀波羅蜜品第五之三、入定三昧門品第六。

大師,我好像悟到了!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

如是我聞!

(本章完)

第八十六章 小依依第二十七章 開始了第136章 后羿弓第十六章 看電影第三十六章 決戰崑崙之巔【一】第143章 子非魚第七十二章 初現帝都第二十一章 刀給我第六十一章 劫機【一】第四十七章 計劃之中第16章 機甲第四十三章 又生變故第41章 是你第115章 同生共死第二十一章 雖得燕婉第六十二章 人員第十七章 帝君第二十五章 佈置第十九章 遠赴寧西第19章 遊戲結束第三十五章 十強出第二十七章 開始了第六十八章 斬了機尾第120章 死定了第52章 園地第五十二章 元仙第四十三章 又生變故第六十六章 劫機【六】第四十六章 崑崙論劍落幕第八十三章 我能不能投訴局長第四十章 決戰崑崙之巔【四】第二十章 幫我殺豬第七十章 炸了機頭第140章 七色華蓋第31章 誰?第五十二章 怎麼看第40章 進行到底第三十六章 跑路了第18章 降落傘與機甲的空戰【下】第二十章 白馬出城中第129章 雷神公司第03章 道心圓滿第125章 秘密任務第31章 誰?第37章 高樓起第九十五章 想問個問題第135章 死前掙扎的節奏第八十四章 兩任局長的儀式第七十三章 警花出現第一百零六章 作弊第01章 不爲第四十六章 高麗考察團第48章 異體第十九章 遠赴寧西第六十一章 劫機【一】第四十九章 夠狠第132章 像步美那樣堅強第七十一章 劫機【完】第121章 我知道第九十七章 風在輕輕的吹第九章 談判僵持第四十四章 一氣化三清第14章 公主駕到第50章 心障第二十八章 收購公司第七十二章 初現帝都第五十章 黑道大會第七十四章 我真是國安第九十六章 又坑了第06章 發配第29章 誰贏了?第47章 總要吃虧第20章 我是楚延第137章 不曾懷疑第五十章 拉柴定局第38章 結束了嗎第43章 公爵大人第二十八章 想當年第五十章 黑道大會第七十九章 夜遊帝都第五十三章 面熟了第121章 我知道第三十一章 坑爹物品第十六章 你是誰第四十二章 像楚延的寧都第四十章 決戰崑崙之巔【四】第七十章 炸了機頭第三十九章 決戰崑崙之巔【四】第138章 會渡你的第26章 放下武器投降!第141章 刀在第四十章 決戰崑崙之巔【四】第十八章 下盤棋再走第八十一章 帝都分贓夜第十一章 錯了第九十九章 偷井蓋啦第十六章 看電影第四章 乘化而立第八十九章 我最敬佩劉阿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