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8章 鳳凰涅槃(二合一,求訂閱)

羅成以雷霆之勢,橫掃了西域諸國。

他們本來就不是一個勢力,只是因爲李淵的強勢鎮壓而暫時統一了。在李淵殞命之後,西域諸國再度陷入分崩離析的狀態。

這也省了羅成許多麻煩,畢竟統一的諸國會平添不少難度。他們各自爲戰,自然討平也就變得簡單起來,不必耗費太多功夫。

在此之後,西域各境已經歸附於大夏了。羅成隨後制定了計劃,包括移民在內的衆多事情,既然已經到了他的手裡,當然不要想着再次獨立。

大戰之後,大夏軍隊斬殺良多,屍體覆蓋了高昌城外。羅成派人將之收整了,包括李淵在內,他並未將他們肆意侮辱。

除去李淵給他惹了許多麻煩以外,其實這是一個很好的對手。最起碼羅成沒有太多恨意,自然也就不必幹什麼辱屍的手段。

實際上羅成對這樣的行爲其實有些不屑,畢竟死者爲大,並沒有必要做這樣的事情。除非是真正的深仇大恨,那倒是無可厚非了。

如果是在面對外族,雙方之間存在着血仇,此刻羅成自然不在乎用什麼血債血償的手段。而李淵卻是不一樣,彼此之間只是天下競爭者的關係而已。

可以說,西域的局勢很快就穩定下來,在經歷戰亂之後,這裡的百姓哪敢出來搞事。自尋死路的事情,很少有人會去做。

這是羅成預料之中的事情,畢竟如今大夏直接鎮壓西域,已經拿出了足夠的實力。在這樣恐怖差距面前,很少有人敢出來跳。

掃平西域勢力之後,羅成並沒有着急離開。如果走得太快了,或許就得不到他想要的東西,這並不是一筆劃算的買賣。

或許當西域地盤穩固之後,羅成纔會率領部分大軍離開。這裡依舊需要留下一個足夠強勢的大將鎮守,才能威懾衆人。

以羅成此刻的陣容而言,最適合留在這裡的無疑是宇文成都。畢竟他的實力足夠強大,威望也是有的,雖然同樣揹負罵名,可其忠心無需懷疑。

但羅成依舊有着擔心,因爲宇文成都在西域的處境實在有些尷尬。他對李家有仇怨,誅殺了李淵,雙方可以說是血海深仇。

李元霸暴走帶走了李世民,未必日後就不會跳出來搞事。一旦真的殺到西域,殺父仇人宇文成都自然會成爲衆矢之的,到時候就麻煩了。

至於秦瓊等人,留在西域當然也沒有問題,他實力雖然稍差,可是在用兵統率上卻要勝於宇文成都。可以說優劣兼有,各佔其一吧。

但在羅成表明態度之後,宇文成都的反應卻很果斷了。他直接請命坐鎮西域,並且立下軍令狀,絕對不會出現問題。

看見宇文成都這般決心,羅成也只能應允了。雖然不知道這是好事還是壞事,但總的來說,還是利大於弊的,並不算虧。

就這樣,宇文成都被羅成任命爲西域鎮守,留下了五萬精銳。其餘兵馬,就由他從西域各處徵集,可由其命令調遣。

可以說羅成給了宇文成都極大的權限,這也是他對其信任的體現。

……

且說李元霸奮力拼死帶着李世民離開。

那時候的李世民已經身受重傷了,身上的傷口不計其數,顯得很是猙獰。

在面對強敵之時,李世民沒有半點退避,李淵殞命後,他亦是心生決然。既然已經沒有退路了,那他便選擇死戰吧。

也就是李元霸在此,他有着足夠的武力,能夠在突破羅成的阻攔同時帶着他逃出去。否則李世民絕對必死無疑,這點不可否認。

不知是李世民身體素質強,還是說他運氣好,身上的傷勢在修養一段時間之後,竟然恢復得七七八八了,令人意想不到。

可哪怕李世民的身體恢復過來了,他的心中依舊一片黯然。長安城失敗了,高昌城也失敗了,現在連父皇都死了,一切都結束了。

當一個人的思想陷入循環之中,就很難走出來了。現在的李世民就是這樣,他根本不想自己日後要做什麼事,只是一直回想此前的事情。

面對李世民的詭異狀態,李元霸卻沒有多說什麼。他只是帶着李世民繼續前行,也不知要前往什麼地方,漫無目的。

如果李元霸沒有足夠的武力,他們同樣會死在這戈壁荒漠之中。可他就硬生生的憑藉捕獵,讓二人活了下來,並且看見了人跡。

當李元霸二人看見其他人的時候,他們已經遊走了一個月時間了。李世民依舊是那副癲狂的模樣,讓人難以理解,且匪夷所思。

這是一隊斥候,準確的說,是李建成派出的斥候。當初他主動請纓離開了高昌城,就來到了這大後方,將叛亂給平定了。

但李建成一直都關注着西域之事,當他聽聞李淵敗亡的消息之後,整個人都呆了。最終一切都結束了嗎,這既在情理之中,又在預料之外。

其實這個時候的李建成有些慶幸,他的機智讓他保住了自己的性命。雖然李唐徹底覆滅了,但他還活着,李家也沒有滅亡。

其實在李建成的想法中,李世民已經涼涼,可惜他沒有想到,李元霸不僅把李世民救了出去,而且還活了下來,簡直不符合常理。

這隊斥候,原本是爲了查探大夏的反應,便於提前做好撤離等準備的。可是他們沒有發現大夏軍隊,卻是遇見了李元霸和李世民。

他們是追隨李建成而來,自然是認識李元霸和李世民二人。斥候便將二人帶到了李建成所在,認爲他們兄弟相見,或許是件好事。

李建成來到這裡之後,費了一番力氣,終於是成功鎮壓了叛亂。後面又拉壯丁什麼的,此刻已經有了三四萬的戰力,雖然很虛,卻也有用。

最起碼在李唐覆滅之後,他李建成在此也算是個不小的人物。能夠做到自保,甚至於威懾他方,已然達到了李建成的要求。

李建成其實是挺鹹魚的,他並不喜歡搏命,能夠做到這種程度已經心滿意足了。最起碼他不會輕易被人碾壓,除了大夏之外。

可就在這時,讓李建成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原本應該死去的李世民和李元霸一起出現了,他們隨同斥候來到自己的地盤。

“李世民,你竟然沒有死?”李建成着急得跳腳,這不是他想要看見的,如果李世民已經涼了,那纔是大好事,直接一了百了。

但李世民終究還是沒死,活生生的出現在李建成面前,甚至還稱呼他爲大哥。雖然看上去神色有些呆滯,但李建成依舊痛恨。

雖然是李唐已經覆滅了,但李建成還是在怨恨李世民。在他看來,如果不是因爲李世民,他也不會落得如此地步,着實不甘。

此前的李世民倚仗李淵的寵愛,又有着兵權,李建成確實是惹不起。但現在他們成爲落難者,這裡是他李建成的地盤,和李世民有什麼關係?

可以毫不猶豫地說,只要李建成下達命令,大軍就能很快將李世民誅殺。可問題又來了,因爲不只是李世民活着,李元霸同樣在這裡。

雖然李建成和李世民都是李元霸的兄長,可是彼此之間的關係卻是截然不同。如果讓李元霸在他們兩個中選擇一個,那絕對不是李建成。

是以在李建成殺意陡現的同時,他看見了李元霸的目光,很是淡然,沒有半點波瀾。所以他開始慌了,不敢下令動手。

他甚至沒有懷疑,只要自己下令動手,絕對是自己先死在這裡。李建成其他東西沒有,可是自知之明還是具備的。

因此李建成盯着李世民看了許久,驀然搖了搖頭,說道:“李世民,你我舊怨難解,如今大唐已經亡了,這裡不是你該來的地方。”

“這裡是我李建成的地盤,沒有李世民待的地方,你速速離開吧,不要在此撕破臉皮。”李建成望着李世民,慨然說道。

李元霸沉默不言,可是他的目光一直注視李世民,只要他此刻發話,他就會毫不猶豫的把李建成格殺,哪怕這是有着血緣之親的兄長。

可是李世民搖了搖頭,他沒有多說什麼,而是選擇了轉身離開。他和李建成之間的關係,一言難盡,此刻說什麼也是無用。

李元霸跟着李世民,沒有說話,彷彿是一個啞巴。從李淵殞命之後,李元霸就這樣了,救出了李世民之後沒有說過一句話。

其實二人都在沉默,也不知道要誰來打破這種冰冷的氣氛。

此刻最關鍵的還是在於李世民,他的心死了,對於諸事皆無留戀,自然而然就沉默下來。

也只有等李世民想通了,他們才能夠繼續前行。

離開了李建成的地盤後,李世民兄弟再度進入一處荒漠之中。風沙吹拂在他們臉上,令他們變得滄桑了許多,不再是往日少年。

當初的事情宛如過眼雲煙,都是沒有意義的。很多的東西都令人難以參透,李世民暗淡的心同樣如此,他需要一場涅槃。

其實從李建成那裡離開,李世民的心中就觸碰到了一點火星。雖然沒有直接燃燒而起,卻也讓他覺得自己是不是還要做什麼。

自己一直都在失敗,人生就是這麼無可奈何。面對着大夏和羅成,李世民根本不值一提,他從來都只是一個背景和墊腳石。

可他真的就能這麼甘嗎,無論是自己心中的野望,還是李淵的死亡。這些都隱藏在李世民心中,他開始考慮起來。

每個人都會死,李世民當然也一樣,他並不是天上仙神,能夠長生不老。既然自己遲早會死,爲何不趁着此刻做些什麼呢,頹廢又有何用?

這是李世民的第一波覺悟。

大唐終究是覆滅了,從當初的長安城敗退,到西域的徹底覆滅,並沒有過去多久時間。那些事不值一提,可換句話來說,依舊曆歷在目。

那李淵的大仇呢,自己是不是該做些什麼?

無關什麼爭霸天下,可是自己也不能什麼事情都不想了。那就替李淵報仇好了,來日大軍橫掃西域,拿下宇文成都的首級,再自盡好了。

這世間本就冷酷,李世民能做的也只有這些。也正因如此,他才能想明白,自己還不到徹底頹廢的時候,自己還有許多路要走。

……

沉澱了很長時間,李世民也想了很久。

最終他還是清醒了過來,他起身看着李元霸,不知道說什麼話。這些天如果沒有李元霸,恐怕自己已經死了不知道多少回。

他們身上衣着凌亂,看上去和乞丐差不多。但當李世民擡起精氣神的時候,二人瞬間就變成了體驗生活的高富帥,氣質變化很是明顯。

就這樣,李世民盯了李元霸一會之後,嘆了口氣說道:“元霸,這些天辛苦你了,二哥已經想明白了,我們這就走吧。”

聽見李世民開口,李元霸莫名鬆了口氣,他重重的點了點頭,竟也開口說道:“我們接下來去哪。”

只是和此前相比,李元霸的聲音粗狂了許多。

聽見李元霸的疑問,李世民陷入沉默之中,他向西方看了看,朗聲說道:“我們去那裡。”

雖然他們依舊沒有一個確切的目的地,但他們確實是有了一個方向。雖然不知道前路如何,可是他們已經能夠繼續走下去了。

就這樣,二人繼續上路,他們不知道自己將會到達那裡。可能要等李世民覺得合適以後纔會停下,但這樣也無可厚非,因爲這本來就是崛起之旅。

李世民和李元霸一路策馬而行,飢渴了就停下來,但始終沒有駐足。

他們走了很遠,直到進入一個強大的新興帝國疆域之中。

這裡被後來人稱爲大食,也是衆人所熟知的阿拉伯帝國。他們日後會發展成爲世界歷史上最強大的帝國之一,擁有着同大唐征戰的實力。

李世民選擇去拜見當今的大食皇帝,即艾布?伯克爾大帝。

又過去沒多久時間,艾布大帝多了個滿意的女婿。

第72章 文帝召見第796章 觸手可及第796章 觸手可及第51章 釀酒事成第722章 謀兵西域(二合一,求訂閱)第六百二十九章 不止於此(第一更,求訂閱)第107章 突厥壓境第106章 軍至燕樂第796章 觸手可及第98章 夜中襲殺第355章 舉兵歸降第478章 利益分配(第一更,求訂閱)第307章 堅守二日第65章 大興來人第56章 初具戰力第430章 各路舉動第126章 自尋死路(求訂閱,求月票)第49章 達成合作第139章 世事萬千(求訂閱,求月票)第277章 心理失衡(第四更,求月票)第333章 種地之事(第五更,求月票)第225章 拜訪楊林第356章 迎入城中第491章 傳國玉璽(第三更,求訂閱)第532章 戰意如虹(第一更,求訂閱)第705章 氣勢逼人(第二更,求訂閱)第502章 弘霓關中(第一更,求月票)第492章 瓦崗之對(第一更,求訂閱)第465章 羅成之意(第一更,求訂閱)第309章 突襲王庭第255章 白衣沐兄第58章 驍龍初現第462章 楊廣之死(第二更,求訂閱)第196章 隋軍大勝第548章 大軍撤離(第一更,求訂閱)第779章 各有安排(二合一,求訂閱)第170章 驚聞噩耗(求訂閱,求月票)第141章 軍前演武(求訂閱,求月票)第830章 驅虎吞狼第2章 老爹羅藝第446章 突發意外(第二更,求月票)第766章 大戰開啓(二合一,求訂閱)第六百章 識破埋伏(第二更,求訂閱)第439章 忽然引爆第508章 勸說羅成(第二更,求月票)第六百五十三章 安排妥當(第一更,求訂閱)第494章 瓦崗事定(第二更,求訂閱)第808章 目標轉換第255章 白衣沐兄第681章 另有用意(第二更,求訂閱)第525章 棄關而逃(第三更,求訂閱)第六百六十二章 首尾皆敵(第二更,求訂閱)第247章 羅成之禮(第二更,求月票)第154章 單雄信者(求訂閱,求月票)第五百八十一章 拒絕結盟(第二更,求訂閱)第六百五十三章 安排妥當(第一更,求訂閱)第176章 棄關後撤(求訂閱,求月票)第820章 再見胡巴第337章 欲要比武(第九更,求月票)第299章 漢軍來襲第198章 突圍出城第六百五十八章 進討高麗(第二更,求訂閱)第231章 開個玩笑第449章 楊廣之疑第540章 另有謀劃(第一更,求訂閱)第六百三十五章 復歸北平(第一更,求訂閱)第504章 進討洛陽(第三更,求月票)第245章 貴客雲集第五百七十章 日後佈置(第一更,求訂閱)第五百六十五章 降服李靖(第一更,求訂閱)第827章 穩固四方第758章 危機來襲(二合一,求訂閱)第508章 勸說羅成(第二更,求月票)第379章 李淵之思第331章 二道來訪(第三更,求月票)第五百九十七章 名之雷罰(第一更,求訂閱)第318章 大戰將至(第二更,求月票)第832章 傳遞消息第810章 全力應對第695章 王霸之氣(第二更,求訂閱)第109章 大戰安北(求訂閱,求月票)第347章 不是對手第161章 老友伯當(求訂閱,求月票)第五百九十章 木牛流馬(第一更,求訂閱)第794章 殺雞儆猴第545章 再進營寨(第二更,求訂閱)第792章 匯聚力量第六百二十四章 心生毒計(第二更,求訂閱)第543章 敗退而回(第二更,求訂閱)第370章 羅成心思第239章 不可限量第673章 棉毛紡織(第二更,求訂閱)第5章 至強系統第174章 關下邀戰(求訂閱,求月票)第684章 籌謀佈置(第一更,求訂閱)第35章 有馬驚鴻第761章 進退之道(二合一,求訂閱)第324章 大戰終結(第二更,求月票)第397章 以力戰之第379章 李淵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