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5章 不寡而均(第二更,求訂閱)

因此李氏族長看見羅成,目光之中頗有些激動,說道:“誠如太子所言,我李家向來對朝廷忠心耿耿,今日所爲不過是分內之事罷了。”

如果對比李氏此前的情況,李氏族長當然應該怨憎羅成了。然而同崔氏相比較,他們李氏的情況無疑是好了許多倍。

因爲李氏和羅成,雙方的力量差距實在是太大了,所以李氏族長並不準備來一發臥薪嚐膽。他現在之所以付出如此之大代價投向羅成,不就是爲了保全家族嗎?

若是因爲這個原因,給家族引來禍端,是李氏族長萬萬不想看到的事情。

只要如此延續下去,其他的都是小問題,說不好他們李家能比大夏活得更久呢。畢竟這樣的事情也不是第一次了,五姓七宗哪個不是數百年的傳承?

可如果因爲頭鐵,將家族置之死地,李氏族長就是罪人了。對於崇尚祖先的華夏人來說,這樣的結果可太難接受了。

臉面什麼的都是小問題,反正李氏族長並不覺得自己怎麼樣。這纔是最正確的選擇,若是與之爲敵,纔是真正的腦殘。

如果雙方實力相差不大,倒是還有一戰的機會,可雙方已經懸殊到這種程度,還有什麼好說的。一旦激怒羅成,根本就沒有半點好處。

正因爲李氏族長看得極爲通透,他纔會做出這般選擇。這裡面有着崔氏的前車之鑑,然而更多的還是李氏本身的考慮。

畢竟有些事情也不是一個人能夠決定下來,李氏的衆多族老同樣是贊同的。和滅族比較起來,這些損失根本就算不了什麼。

一旁站着的趙郡太守此刻顯得有些懵逼,難道這就是羅成的威勢嗎。竟然一句話沒說,就讓李氏臣服到這種程度。

要知道他這個朝廷命官,昔日拜會李氏的時候也被他們輕視啊。然而因爲李氏在趙郡威望極高,而且根基深厚,趙郡太守才按捺下來。

然而現在羅成剛剛出場,就將問題完全解決了,比較之下,當真是令人汗顏。不過這樣的差距,誰也沒法否認,趙郡太守當然是沒有意見。

看到這裡,趙郡太守已經能夠想到崔氏的情況如何了。在羅成的威逼之下,簽訂了衆多不平等條約,結果是衆所周知的慘。

現在的李氏同樣是付出了極大的代價,但不知道爲什麼。趙郡太守下意識的覺得,他們不僅未曾虧損,反倒是賺了一筆。

實際上這就是交易的一種,李氏在此付出了莫大的代價,獲得了羅成的點頭應允。因爲是主動請求,當然是被羅成勒令的情況完全不同。

……

在說定此事後,李氏族長並未耽擱太久。

這些答應的條件,李氏當然不準備空手套白狼,想要得到就必須付出。何況是面對羅成這樣的存在,哪怕是開玩笑下場也很慘。

包括土地財物之類,李氏族長都派人老老實實的送了上來,沒有半點耽擱。生怕讓羅成不滿意,到時候又帶人來找事情。

不得不說,李氏的效率還是極高的,對於這一點羅成深以爲然。他辦事最看重的便是效率二字,如果慢悠悠的,豈非耽擱機會?

李氏此番便是極好的把握了機會,在他主動發難之前儘可能的將矛盾給消除了。哪怕付出了極大的代價卻也擁有了一定的好處。

只要李氏聽話,羅成當然不介意扶持一番,世家也並未完全在對立面。很多東西,只在於是否能夠利用,本質並沒有那麼重要。

畢竟真的來說,皇家纔是最大的世家,不過羅成現在已經不準備按照昔日的套路來走了。如果社會沒有進步,他來此還有什麼意思?

其實現在的世家脾氣大多很倔,先前有一個長孫家已經難得。現在的李氏更爲直接,實在是對了羅成的胃口,日後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呢。

李氏送來的財物,當然不是留給地方的,這些都要押運入京。但是那些多出的田地,就足以讓趙郡太守笑開花,因爲這能夠解決很多問題。

華夏百姓的要求真的很簡單,他們從未想要什麼榮華富貴。一朝飛昇終究是美好幻想,踏踏實實的生活才最爲實際。

只要有着幾畝薄田,百姓便能安居樂業,過上精耕細作,自給自足的日子。

昔日世家名下的土地實在是太多了,哪怕他們根本無力耕種,可有些東西就是他們的,他人無法對此做出改變。

如果羅成不來趙郡,這些也必然和當初一樣,直到天下變亂。但現在情況卻大不相同了,李氏將要離開,便多了這莫大的空隙。

因爲世家所佔據的,不只是土地,同樣還有衆多人口。這些東西都是考覈政績的重要標準,現在對趙郡太守,豈非天大的好事?

因爲李氏的這茬子事情,羅成在趙郡多待了一些時間。接下來他當然還有地方要去,所謂的七宗五姓豈能不去好好看看?

現在崔氏和李氏都付出了相當代價,如果不去其他地方敲一敲竹竿,羅成自己都覺得不合適。人總是不患寡而患不均。

羅成自是打定主意,要把一碗水端平,這七宗五姓一個都跑不了。如果連這些大世家都不好好敲打,豈不是給了其他世家僥倖的想法。

待到趙郡事了,羅成便是離開。

至於李氏,他們現在同樣忙碌得不可開交,除了財產的衆多問題。更重要的是如何搬遷到京畿之地,李家人口不少,這是個大工程。

自趙郡而出,最爲接近的當然是清河崔氏了。

其實博陵崔氏同清河崔氏,原本都是一家,但因爲種種原因形成分支。便有了現在的兩支崔氏,各自爲一地郡王,皆是聞名天下的大世族。

如果在當初,自然是爲人稱道的好事情。可隨着羅成在博陵、趙郡所爲其他的世族已經變得無比惶恐,心中難安。

所謂樹大招風,他們現在心中忐忑,誰也不知道羅成那天就要降臨。

其實清河崔氏已經有所預料,因爲他們是離趙郡最近的大世族。可就算是這樣,羅成的事蹟傳來,依舊不可避免的引起了惶恐。

第32章 一較高下第42章 嚯嚯嚯嚯第286章 後盾根基第440章 形勢突變第151章 說服羅藝(求訂閱,求月票)第292章 突厥少年第459章 宇文之動(第二更,求訂閱)第310章 你想不想第363章 咬金成婚第401章 元霸顯威第37章 更進一步第672章 製造車牀(第一更,求訂閱)第696章 巡察地方(第一更,求訂閱)第五百七十五章 再見二道(第二更,求訂閱)第483章 與之一戰(第二更,求月票)第779章 各有安排(二合一,求訂閱)第87章 陰謀暗藏第771章 商議戰略(二合一,求訂閱)第320章 示敵以弱(第二更,求月票)第730章 反向思維(二合一,求訂閱)第4章 羅家槍法第六百二十四章 心生毒計(第二更,求訂閱)第361章 封王求和第六百三十四章 高昌易主(第二更,求訂閱)第522章 派兵支援(第二更,求月票)第815章 大軍歸來第796章 觸手可及第553章 攻城再起(第二更,求訂閱)第48章 同做生意第五百七十二章 大婚之後(第一更,求訂閱)第114章 探查消息(求訂閱,求月票)第692章 各自心思(第一更,求訂閱)第325章 尊天可汗(第一更,求月票)第289章 時機已至第286章 後盾根基第281章 時機已至第418章 吃飽喝足第23章 考校一番第245章 貴客雲集第442章 衆皆聞名第299章 漢軍來襲第186章 大將抵達(求訂閱,求月票)第697章 詩會募才(第二更,求訂閱)第358章 拉攏裴家第201章 北平城中第415章 北平之議第219章 長葉林上第445章 相識故人(第一更,求月票)第495章 爲父報仇(第三更,求訂閱)第724章 誕下子嗣(二合一,求訂閱)第六百三十一章 大事已定(第一更,求訂閱)第202章 又是新年第761章 進退之道(二合一,求訂閱)第五百七十七章 初見藥王(第二更,求訂閱)第六百五十九章 強攻新城(第一更,求訂閱)第110章 驍龍所向(求訂閱,求月票)第311章 羅成計劃(第三更,求月票)第810章 全力應對第546章 勢如破竹(第一更,求訂閱)第183章 埋伏大戰(求訂閱,求月票)第158章 楊廣登基(求訂閱,求月票)第五百九十二章 初步成功(補更一,求訂閱)第545章 再進營寨(第二更,求訂閱)第91章 世子有言第813章 勢如破竹第31章 標題自擬第696章 巡察地方(第一更,求訂閱)第790章 確定目標第260章 通報消息(第二更,求月票)第825章 沉淵之軍第51章 釀酒事成第468章 時局天意(第一更,求訂閱)第511章 前往汜水(第一更,求月票)第74章 斷腸之詩第56章 初具戰力第334章 朝廷之議(第六更,求月票)第478章 利益分配(第一更,求訂閱)第六百六十五章 強勢進軍(第一更,求訂閱)第790章 確定目標第115章 伏擊羅成(求訂閱,求月票)第219章 長葉林上第310章 你想不想第五百九十九章 各做安排(第一更,求訂閱)第405章 出乎預料第185章 召集大將(求訂閱,求月票)第374章 應對之法第541章 賭約定親(第二更,求訂閱)第144章 兩大絕招(求訂閱,求月票)第556章 對陣博弈(第一更,求訂閱)第528章 進逼洛陽(第一更,求訂閱)第137章 秦彝託夢(求訂閱,求月票)第712章 安定如常(第一更,求訂閱)第403章 大殺四方(第二更,求訂閱)第469章 羅成自薦(第二更,求訂閱)第111章 突厥退卻(求訂閱,求月票)第740章 天賦異稟(二合一,求訂閱)第459章 宇文之動(第二更,求訂閱)第五百五十八章 結果註定(第二更,求訂閱)第3章 老哥羅鬆第六百二十章 援軍再至(第一更,求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