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6章 巡察地方(第一更,求訂閱)

論功行賞,自是常事。

此番李靖推平扶桑,也算是立下不小功勞,羅成當然不會虧待了他。

在勉勵過後,羅成便是親自上書爲李靖請功,隨後於朝堂之中爲其封賞。哪怕是羅藝也對其表現得甚爲欣賞,頗覺滿意。

畢竟李靖如今只是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便有如此之能,日後多加歷練,定然能夠鎮守一方。隨着大夏日漸發展,對人才的需求同樣越來越大。

哪怕羅成採取衆多舉措,得到了不少可用之人,但對於天下而言,顯然還是未達到滿足的。尤其是如今天下稍安,地方更需妥善安排。

……

在隋唐之際,天下名望最盛的,莫過於七宗五姓。

其分別爲隴西李氏,趙郡李氏,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陽盧氏,滎陽鄭氏,太原王氏。而此前被羅成擊敗的李淵,便屬於隴西李氏。

可以很負責任的說,在隋唐時期,這些世家發揮了不小的作用。他們頻繁的活躍在政堂之上,強盛者甚至出了幾十個宰相。

唐朝的宰相薛元超就曾經將未能取七宗五姓族中女子爲妻,作爲自己生平三大憾事之一。由此就能看出這些家族的莫大影響力。

就是當初李淵能夠穩住天下,也是藉助了世家的力量。但如今羅成燕雲起兵,並未倚仗世家之力,也就沒有多少忌憚了。

自夏京而出,便是靠近河北之地了,這五姓七宗大多都於此界。畢竟河北富庶,天下皆知其名,這些家族紮根於此也是能夠理解的。

如果真要評出如今七宗五姓聲望最盛者,武藝是這博陵崔氏了。歷史上李世民讓人編輯氏族志,主官便是將這博陵崔氏放在第一位,讓李世民勃然大怒。

雖然這無法直接的體現博陵崔氏的影響力,卻也可見一斑了。畢竟能讓人將之排在皇家之前,這樣的聲望哪怕李世民也爲之忌憚。

正因爲這個緣故,羅成此行的第一目的地,便是在這博陵。他想要看看,歷史上大名鼎鼎的博陵崔氏,如今究竟是何等模樣?

對於羅成循序漸進的新政而言,這些世家大族都是莫大的阻力。若是他們存心阻礙,最起碼在地方很難實行下去,尋常人如何能夠對抗這等龐然大物?

就如此前科舉募集的三百士子,他們或許是正直之士。可在面對世家時,也只能選擇隱忍乃至於屈服,因爲他們根本就沒有推翻時間的能力。

想要真正遏制世家的勢頭,也只有羅成親自走一遭了。展現出皇家的威嚴,包括當今的心意,若是還不知死活膽敢忤逆,下場自知。

天下如此之大,羅成想要全部走遍當然是不可能。耗費精力是一回事,最重要的是沒有那麼多時間,路上就得花費數載,別說其他的了。

但所謂的七宗五姓,羅成是不準備放過的,想要打壓世族,自然要從其領頭的開始。如果這些尖端戰力依舊肆無忌憚,下面的世家如何會心甘情願的俯首稱臣?

因此羅成確定將博陵崔氏作爲第一敲打目標,此番出行他也沒有大張聲勢,只帶了個姚平,加上五十名驍龍軍戰士。

有羅成親自出場,這些世家還真能反了天不成,無需千軍萬馬,羅成一人足抵萬軍。而且他也並非真的打算用兵馬橫推過去,殺伐太多終究不是好事。

此番巡察,爲的便是試探這些世家,若是他們能爲朝廷所用自然無妨。如果他們當真別有用心,羅成自也不會手下留情。

也就是說,羅成其實準備用微服私訪的路子,先看看他們到底是什麼作爲。自大夏建立以來,羅成還未曾真正接觸過這些世家呢。

……

大夏承始二年。

冬去春至,暖意漸來。

在博陵崔氏祖宅之中,一衆崔氏名宿聚集於此。

當今的崔氏族長名爲崔民幹,其曾祖爲北魏車騎大將軍、左光祿大夫、儀同三司、吏部尚書崔孝芬。祖父崔宣猷,亦爲隋朝大將軍,出身可以說十分顯赫。

此刻崔民幹坐於首座,其身旁的中年男子名爲崔民壽,其父崔仲方,乃是隋朝大將軍、民部尚書,同樣也是出身不凡之輩。

毫無疑問,此刻崔氏便是以這二人爲首,崔民幹目光掃過,神色顯得有幾分凝重,他朗聲道:“如今朝廷以科舉爲制,於我等並無半分便宜,且多有掣肘。”

“吾等世族傳承,乃以入仕爲主,若是連在朝中爲官的都沒有,恐怕長此以往,我博陵崔氏多年積累的名望就要毀於一旦了。”崔民幹悵然說道。

衆人默然,他們當然知道崔民幹所言皆是實話,可是現在他們又能有什麼辦法呢。在朝廷權勢之前,區區一個世家的力量還是微不足道的。

哪怕他們在天下確實是有着相當影響力,但真想要以此爲根基造反起事的話,無異於自尋死路,他們可沒有傻到這等程度。

見衆人緘默不語,崔民壽乾咳兩聲,正色點頭,說道:“道貞所言不差,如今我崔氏的處境岌岌可危,若是不做出應對,恐怕傾覆不晚。”

聽得崔民壽之言,衆人又是無奈,如果此事當真有那麼容易解決,就無需召集商議了。此刻的族議,便是關係到博陵崔氏日後存亡。

有人出言問道:“如今我崔氏處境實在不妙,不知不齊公可有何對策。若是他老人家不願出手,我等如何能夠應對得了如今局勢?”

不齊乃是崔仲方之子,其人雖然已經垂垂老矣,卻還沒有駕鶴西去。算得上是博陵崔氏最爲年長,且威望最爲高卓之輩了。

現今衆人並無對策,便是想起了崔仲方,向崔民壽詢問。這也算是他們的一根救命稻草了,若是無人出面的話,他們只能先靜觀其變了。

崔民壽微微點頭,說道:“吾父年紀已長,且同當今並無交際,哪怕出面又能怎麼樣,畢竟羅氏……此事還得靠吾等解決才行。”

雖然崔民壽只說了半句話,但衆人卻都明白他的意思。和其他人相比,羅家實在是太過微不足道了,根本就沒有世家背景,如何就能走到至尊之位呢?

這是崔家此前沒有考慮到的,若是他們早知道羅家如此生猛,恐怕早就做好了安排。不說如今能夠蒸蒸日上,最起碼也能保全家族。

第517章 夜襲汜水(第二更,求月票)第301章 虛兵之計第770章 震懾衆人(二合一,求訂閱)第720章 最終結果(二合一,求訂閱)第六百零六章 歸抵長安(第二更,求訂閱)第五百八十八章 兄弟相殘(第一更,求訂閱)第492章 瓦崗之對(第一更,求訂閱)第554章 懸殊刺殺(第一更,求訂閱)第333章 種地之事(第五更,求月票)第690章 自信滿滿(第一更,求訂閱)第192章 再敗敵軍(第一更,求月票)第106章 軍至燕樂第749章 蒸汽船成(二合一,求訂閱)第41章 百人成軍第726章 循序漸進(二合一,求訂閱)第378章 院中之語第120章 謀劃突厥(求訂閱,求月票)第721章 事畢而返(二合一,求訂閱)第692章 各自心思(第一更,求訂閱)第225章 拜訪楊林第139章 世事萬千(求訂閱,求月票)第734章 一鼓作氣(二合一,求訂閱)第六百六十章 自以爲是(第二更,求訂閱)第541章 賭約定親(第二更,求訂閱)第241章 一算再算第530章 潛入潼關(第一更,求訂閱)第384章 屁滾尿流第200章 再回北平第283章 調兵征討(第四更,求月票)第五百七十四章 提前準備(第一更,求訂閱)第六百二十七章 掃滅李唐(第一更,求訂閱)第21章 記住了嗎第249章 禮出驚人(第四更,求月票)第93章 人如君子第819章 心中之意第747章 堅定心意(二合一,求訂閱)第541章 賭約定親(第二更,求訂閱)第五百六十二章 大功告成(第二更,求訂閱)第38章 讓你還皮第115章 伏擊羅成(求訂閱,求月票)第673章 棉毛紡織(第二更,求訂閱)第558章 夜襲大營(第一更,求訂閱)第五百九十三章 蓄勢待發(第一更,求訂閱)第444章 成都殺至(第三更)第268章 攻打瓦崗第764章 宇文隕落(二合一,求訂閱)第一章 我是羅成第314章 心中之憂(第三更,求月票)第437章 提前準備第736章 一觸即發(二合一,求訂閱)第275章 瓦崗寨下第267章 攻打金堤第93章 人如君子第140章 謀個前程(求訂閱,求月票)第311章 羅成計劃(第三更,求月票)第497章 抵達大興(第一更,求訂閱)第829章 換個角度第275章 瓦崗寨下第212章 說服羅藝第448章 揚州大勝第327章 天下之事(第一更,求月票)第547章 轉移目標(第二更,求訂閱)第511章 前往汜水(第一更,求月票)第444章 成都殺至(第三更)第108章 羅成請戰第323章 戰之即潰(第一更,求月票)第543章 敗退而回(第二更,求訂閱)第173章 麒麟關下(求訂閱,求月票)第114章 探查消息(求訂閱,求月票)第122章 燕雲精銳(求訂閱,求月票)第65章 大興來人第40章 初至軍營第245章 貴客雲集第811章 主動出擊第416章 痛並快樂第237章 賈柳店前第353章 形勢突變(第二更,求訂閱)第102章 兵符升級第五百七十六章 藥王蹤跡(第一更,求訂閱)第735章 決一死戰(二合一,求訂閱)第118章 自有天意(求訂閱,求月票)第六百二十章 援軍再至(第一更,求訂閱)第143章 交流武藝(求訂閱,求月票)第302章 詭異腦補(第三更,求月票)第736章 一觸即發(二合一,求訂閱)第477章 情況有變(第二更,求訂閱)第497章 抵達大興(第一更,求訂閱)第2章 老爹羅藝第19章 文武雙全第757章 天下局勢(二合一,求訂閱)第322章 全軍出擊(第二更,求月票)第五百八十七章 兄弟相爭(第二更,求訂閱)第353章 形勢突變(第二更,求訂閱)第219章 長葉林上第710章 博陵事定(第一更,求訂閱)第491章 傳國玉璽(第三更,求訂閱)第257章 尋求刺激第102章 兵符升級第五百六十七章 因果循環(第三更,求訂閱)第215章 再見驍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