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六章 李淵說和(第一更,求訂閱)

毫無疑問,羅成的一番話已經成功引起孫思邈的注意。

雖然他並不擅長此道,可並不影響他逐漸對其重視起來。既然是能夠救命活人的術法,就算是醫術之中,孫思邈沒有道理反對。

若是能夠得其精髓,對孫思邈自身的醫術也是極大的提升。作爲一名真正的醫者,他最看重的,還是如何救治病患,而不是保守無進。

自古以來便是如此,保守的始終是高層,尋常百姓爲了生活的便利,勢必會做出改變。就像是宋朝的活字印刷術,發明者不但沒有得到應有之賞,反受其害。

既然孫思邈已然有所領悟,羅成也不多說,且由他去吧。

羅成相信,只要時間足夠,孫思邈遲早能夠將之搞出來。或許這將成爲華夏醫史上的巨大變革,足以讓世人敬仰啊!

……

在羅成划水的的同時,李淵得到了李世民傳回來的戰報。

聽聞潼關已經被拿下,李淵終於鬆了一口氣。將這道屏障掌握在自己手中,讓李淵多了幾分對抗燕雲的底氣。

雖然李淵並沒有必勝的把握,但到這個份上,能多一線希望已然不易。若是他安然不動,無異於是坐以待斃,豈能甘心?

雖然此前李世民敗於羅成,但此番拿下潼關,足見其還是頗有能耐的。比起李建成和李元吉,就太過令人失望了。

想起此事,李淵的眉頭又皺了起來,原本他對李建成寄以厚望,卻沒有想到會是這個結果。平日裡看似和睦的兄弟二人,竟然互相殘害。

可仔細考慮之後,李淵又有些猶豫,別看他對仇敵兇狠,可於自己子嗣卻是十分關愛。在此之前他雖然欣賞李世民,卻也沒有太過偏心的舉動。

自李建成二人歸來,也過去了挺長一段時間,其中的冷遇想必已經讓二人醒悟了吧。畢竟都是親生的,李淵不至於做到大義滅親的份上。

是以李淵沉吟之後,向殿前親衛說道:“汝速傳朕令,讓晉王和齊王到宮中來,朕倒是想要看看,他們究竟有沒有悔改。”

這些事情,並非一個親衛能夠涉及的,此人連忙拱手稱是。隨後退出大殿之中,向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居所傳令去了。

李建成聽聞李淵召見,顯得有些驚詫,原本他以爲自己已經被完全拋入冷宮了。但此刻看來,貌似不是這樣的。

從某種角度來說,這應當是一件好事。自李建成從揚州歸來之後,除了開始稟報消息,後面李淵再無主動召見於他。

是以李建成稍作收拾,便前往大殿而去。

和李建成一般的,還有李元吉,他在聽聞李淵主動召見後,着實是一臉懵逼。他全然不曾想到,自己還能受李淵待見。

李元吉的腦回路明顯要簡單得多,並沒有像李建成一樣考慮太多。而是二話不說就往大殿而去,原本以爲完全涼涼的李元吉彷彿看見了希望。

畢竟李建成和李元吉二人的境遇並不一樣,李建成乃是嫡長子,如果沒有發生意外,太子的位置定是穩穩當當,可就在這個時候,他把自己坑了……

雖然此事的主因在羅成,但李建成很清楚,如果不是他主動請纓,也不至於落到這般田地。他這完全就是在自尋死路啊!

至於李元吉,原本就是混吃等死的存在,現在雖然被李淵冷遇,但日子還算過得去。也就是心理壓力還是不小,着實難受啊!

就這樣,李建成、李元吉兄弟一併來到大殿之中,看見對方的身影,兄弟二人皆陷入沉默之中,李建成憤然不平,李元吉則羞慚驚懼。

看見李建成、李元吉同至,李淵顯得有些唏噓,恐怕從揚州歸來後,他們再無同時出現在一處吧,畢竟太過尷尬,平生嫌隙。

“建成、元吉,你們來了。”

李淵語氣平淡的說道,他之所以將兄弟二人一起叫過來,自然不是閒得沒事找事,而是想要藉此機會將這嫌隙化解開了。

雖然李淵對李元吉賣李建成的騷操作不爽,但他們畢竟是兄弟,如果骨肉相殘可不是他想要看見的結果。與其等着自由發展,倒不如讓他來調劑。

李建成、李元吉畢恭畢敬的行禮,無論他們私底下的關係多麼不好,但在李淵面前都不能夠表現出來,這是應有的常識。

“這時間過得可真快,轉眼便是大半年,你們兄弟二人,可真是讓爲父操碎了心啊!”李淵頗有幾分無奈說道,無論權位如何,家事始終難以說清。

兄弟二人沉默,他們大概明白李淵要說什麼了。

李淵語氣一緩,繼續說道:“揚州之敗,非你兄弟二人的過錯,若非燕雲橫插一手,何以至此?爲父亦清楚這個道理。”

“可爲父心痛之處,在於你兄弟二人不僅沒有互相協助,反倒是因此反目成仇。要記住,你們可是兄弟,怎能因外人而生嫌隙?”

說完這段話,李淵目光嚴厲的盯着李元吉,沉聲說道:“羅成此舉,分明只是刻意引導罷了,爲父也不知你爲何說出如此喪心病狂之言。”

“經過這麼長時間的反省,你可曾知道自己錯在何處了?若是到現在還未想清楚,真是枉費爲父的良苦用心了。”李淵無奈說道。

雖然他有些恨鐵不成鋼,但對於自家兒子還是捨不得下手。如果能夠說服他們摒棄前嫌,也算是一件大好事了。

李元吉有些糾結,他當然知道自己做了什麼,爲了保全自己把李建成賣了。站在他的角度,這是理所應當之事,可對李建成而言,就是大坑了。

是以李元吉心底並未覺得自己做錯了什麼,在生死之間,選擇維護自己的性命有何說不過去,畢竟死道友不死貧道。

當然了,李元吉不是傻子,他很清楚自己如此實話實說,恐怕真得涼涼。該認慫的時候就得認慫,不能太過剛直,李元吉如是想到。

因此李元吉神色恭敬的答禮道:“父王,兒臣早已領會此前過錯,在生死攸關之際,竟然欲牽連兄長,孩兒該死。”

李建成盯着李元吉,目光微微閃爍,卻並未說話。

第六百四十四章 準備就緒(第一更,求訂閱)第六百三十六章 國號都城(第二更,求訂閱)第91章 世子有言第226章 王府之中第一章 我是羅成第六百五十九章 強攻新城(第一更,求訂閱)第820章 再見胡巴第477章 情況有變(第二更,求訂閱)第457章 壽州歸順(第三更,求月票)第270章 混世魔王第170章 驚聞噩耗(求訂閱,求月票)第689章 不速之客(第二更,求訂閱)第770章 震懾衆人(二合一,求訂閱)第37章 更進一步第六百零七章 另謀退路(補更一,求訂閱)第696章 巡察地方(第一更,求訂閱)第397章 以力戰之第277章 心理失衡(第四更,求月票)第57章 任務獎勵第233章 初見李二第718章 (二合一,求訂閱)第288章 驍龍軍中第37章 更進一步第703章 凌雲之志(第二更,求訂閱)第395章 輕而易舉第357章 元慶之決第91章 世子有言第148章 文帝其老(求訂閱,求月票)第7章 一箭三雕第525章 棄關而逃(第三更,求訂閱)第378章 院中之語第130章 突厥退避(求訂閱,求月票)第421章 楊廣之謀第504章 進討洛陽(第三更,求月票)第六百五十一章 人才之用(第一更,求訂閱)第822章 欣欣向榮第286章 後盾根基第733章 勢如破竹(二合一,求訂閱)第五百九十三章 蓄勢待發(第一更,求訂閱)第459章 宇文之動(第二更,求訂閱)第202章 又是新年第449章 楊廣之疑第70章 大隋都城第216章 動身出發(四更求月票)第15章 世外高人第五百九十章 木牛流馬(第一更,求訂閱)第331章 二道來訪(第三更,求月票)第678章 羅成之嗣(第一更,求訂閱)第350章 心態爆炸(第一更,求訂閱)第163章 拜見舅母(求訂閱,求月票)第344章 張皇失措第六百零九章 不及誠意(第一更,求訂閱)第326章 大軍歸來(第二更,求月票)第58章 驍龍初現第215章 再見驍龍第460章 宇文之謀(第三更,求訂閱)第426章 出兵之決第739章 大勝歸來(二合一,求訂閱)第83章 魚俱羅者第440章 形勢突變第六百三十一章 大事已定(第一更,求訂閱)第172章 舉兵反隋(求訂閱,求月票)第328章 猝不及防(第二更,求月票)第74章 斷腸之詩第16章 是袁天罡第276章 出謀劃策第4章 羅家槍法第453章 李淵之決第262章 進弘霓關第157章 文帝之死(求訂閱,求月票)第27章 映紅樓中第490章 再舉盟主(第二更,求訂閱)第46章 訓練之始第五百五十九章 主動請戰(第一更,求訂閱)第737章 一戰終結(二合一,求訂閱)第550章 朝堂震怒(第三更,求訂閱)第133章 順義廟會(求訂閱,求月票)第804章 選擇目標第147章 羅藝之心(求訂閱,求月票)第360章 楊廣問策第129章 一槍滅之(求訂閱,求月票)第524章 退守洛陽(第二更,求訂閱)第31章 標題自擬第154章 單雄信者(求訂閱,求月票)第246章 層出不窮第670章 再議地方(第一更,求訂閱)第832章 傳遞消息第100章 文帝之意第811章 主動出擊第509章 整軍待發(第一更,求月票)第六百一十章 長孫之慮(第二更,求訂閱)第259章 失手被擒(第一更,求月票)第六百一十六章 早有準備(第二更,求訂閱)第87章 陰謀暗藏第115章 伏擊羅成(求訂閱,求月票)第377章 循循善誘(補更)第510章 再發盟書(第二更,求月票)第333章 種地之事(第五更,求月票)第297章 替天行道第209章 系統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