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7章 討賊與立國

諸葛亮投奔郭嘉也就最近一兩年的事情,論資歷論威望,他都不可能登上司隸校尉的位置。這可是除郭嘉以外最大的漢室官職。

郭嘉信任諸葛亮,所以力排衆議把這個職位交給了他。

諸葛亮也只得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所以這一年多,諸葛亮爲長安的建設嘔心瀝血,幾乎是過家門而不入。

功夫不負有心人,長安日漸繁華,諸葛亮也日漸被朝臣所接受。

如今大家都知道雲州出了個年輕的能臣名字叫諸葛亮。

饒是如此,諸葛亮仍然小心謹慎,不敢大意。

對郭嘉身邊的老人也十分的客氣。

戲忠則是老人們中的代表。

“孔明啊!”

戲忠眯起了眼睛,笑道:“陪老夫走走吧!”

戲忠四十多歲,諸葛亮也就三十歲,戲忠自稱老夫也沒有毛病,因爲這個時代的人壽命很短,大部分也就是四五十歲。

能活到四十歲,完全可以稱老人家了。

諸葛亮微微一笑,道:“既然長史大人如此雅興,亮自然奉陪。”

二人一前一後走在街頭。

諸葛亮故意後撤了半步,以示尊敬。

戲忠看在眼中,心中十分的滿意,覺得這個青年人懂得分寸。

“孔明,你對這件事有什麼看法?”

戲忠低聲問道。

他當初勸說郭嘉登基的時候,並沒有徵求諸葛亮的意見。

一來戲忠德高望重,在雲州擁有很高的威望。二來諸葛亮新晉之人,也沒有什麼根基。

不過現在受到了挫折,戲忠才意識到自己似乎有些着急了。

反觀這位青年人舉止合體進退有度,所以才徵求一下諸葛亮的看法。

這個……

諸葛亮自然知道戲忠的徵求並不是真的徵求他的意見,而是想問問讓他分析分析郭嘉爲什麼反對?

遲疑了一陣,諸葛亮才低聲道:“亮初來乍到,也不敢妄言。”

不必拘束!

戲忠捻鬚笑道:“天下誰不知臥龍鳳雛得一可得天下的諺語。孔明無需謙虛,你的本事大家都瞧見了。”

多謝長史大人!

諸葛亮抱了抱拳。

戲忠這麼一番意味着元老派對他的認同。

他這些年的努力沒有白費,終於得到了衆人的認同了。

“既然如此,亮就妄自揣測一番。主公之所以不肯登基,多半是覺得時機不對。”

時機不對!

戲忠眯起了眼睛。

他也考慮過這個問題。

按理說司馬懿篡位正是郭嘉登基發難的大好時機,爲什麼偏偏郭嘉不願意呢?

願聞其詳!

戲忠的目光落到了諸葛亮的身上。

後者低聲道:”司馬懿是亮的同門師弟,他的爲人亮十分的清楚。此人性格沉穩堅韌。沒有十足的把握是不可能代漢自立的。他這麼一代漢自立,反倒給那些諸侯一個機會。我猜用不了多久,就會有人效仿司馬懿篡位登基。“

有這個可能!

戲忠點了點頭。

先前那個袁術不就篡位登基了嗎?

這都兩三年了,不也過得好好的。

司馬懿滅了劉協,就扯下了大漢的最後一塊遮羞布,以後大家也就不會藏着掖着了。

所以……

諸葛亮淡淡道:”司馬懿此舉會讓主公陷入立國與討賊兩難的選擇。“

哦!

戲忠有些不解。

”怎麼個兩難?“

他急忙問道。

諸葛亮舉起了一根手指,道:”首先,司馬懿代漢立晉,大家會紛紛效仿,過不久就會有很多其他的國家出現。如此一來,大家都是叛逆,若主公這時舉起討逆大旗,勢必引起這些人的同仇敵愾。“

原來如此!

戲忠恍然大悟。

他竟然沒有想到此節,還是京諸葛亮提醒才明白過來。

那另一難呢?

戲忠問道。

諸葛亮又舉起了第二根手指:”如果主公這個時候趁亂立國登基的話,也會陷入輿論指責之中。他是外戚又是兩位公主的駙馬,跟大漢淵源極深,居然還反漢自立。如此理由必然成爲後世他人攻訐主公的藉口。“

戲忠皺了皺眉。

還真是那麼回事。

郭嘉討賊吧,會引起其他人的同仇敵愾。他自立爲帝吧,又會引起那些大漢遺老遺少的謾罵。

進也不是,退也不好,十分的爲難。

好一個冢虎司馬懿,就連弒君篡位也想好了後手,當真是可怕之極。

想到了這裡,戲忠急忙道:”孔明,既然你猜到了,有什麼辦法嗎?“

現在戲忠才明白過來。

人家諸葛亮不是不支持,而是早就看破了這一切。

但從這一點上來看,這個年青人就不簡單。

諸葛亮無奈的搖了搖頭。

”亮也沒有其他的好辦法。只得暫時偃旗息鼓等待時機。這幫人貪心不足,早晚會相互爭鬥的。到時候我們的機會就來了。“

很好!

戲忠滿意的點了點頭。

看來郭嘉也正是這個意思,否則也不會對他們的勸解不理不問。

如果是這樣的話,戲忠倒是不忙聯合衆人逼宮了。

”孔明,這件事老夫明白了。不過仍然希望你多規勸一下主公。“

戲忠抱拳說道。

長史大人客氣了!

諸葛亮急忙回禮道:”這是做臣子的本分。“

你很好!

戲忠意味深長的說了一句。

”有時間去老夫那裡坐坐,我給你引薦幾位朋友。“

他發現諸葛亮是個不錯的年輕人,有心想親近一番。

一定!

諸葛亮臉上也露出了笑容。

能夠得到戲忠的認同,對他來說也是一件好事。

一個團體能夠團結一心才能發揮最大的作用。

諸葛亮也想融入雲州的核心團體中。

既然戲忠對他拋出了橄欖枝,後者也樂得收入囊中。

……

”夫君,你可要爲妾身的兄長報仇啊!“

劉妍抱着三歲的兒子郭繼哭的如同一個淚人。

她也是剛剛知道劉協被殺的消息。

雖然老劉家已經沒落了,但那也是皇子皇孫。

司馬懿殺了劉協,那就是弒君篡位,應該千刀萬剮。

郭繼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也跟着母親大哭起來。

好了好了!

郭嘉急忙扶起的母子二人,忍不住長嘆了口氣。

大漢已經完了,劉協早晚都難逃一劫。

這也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換了仁慈的主子,說不得還會給他留條生路。

換了不好的主子,小命也就沒了。

很明顯,司馬懿不是個仁慈的人。

第722章 滾你奶奶的思密達第1405章 暗流涌動第1425章 君子喋血第1080章 羣鯊大戰鯨魚第765章 幷州張揚第82章 不會彈琴第948章 出海第376章 陰險的主公第667章 夫妻將領第1010章 踢皮球第501章 應戰第1415章 出大招第111章 裝神弄鬼第528章 女人當家第934章 喝死人了第1286章 陣前策反第84章 皆大歡喜第1176章 炸了第1529章 一勞永逸第313章 不招人妒是庸才第893章 決戰到來第1426章 醉酒亂性第228章 用間第792章 黃雀在後2第1312章 四美齊聚2第635章 再見小喬第1110章 火炮發威第1192章 屈打成招第985章 地九八四章 蒯越第1138章 炮船發威第327章 歸來第253章 以靜制動第824章 李儒與賈詡第1369章 各有打算第524章 衝撞馬車第1160章 蔡琰失蹤第159章 笑裡藏刀第1433章 不合道理第1595章 變味了戰爭第479章 蔡琰歸來第283章 變陣坑匈奴第257章 生擒卑來第402章 形式再變第5章 貂蟬第774章 狗屁的規矩第237章 逼婚第1132章 別了,司馬徽第1160章 蔡琰失蹤第964章 首鼠兩端陶謙第357章 司馬家的秘密第968章 裡應外合第123章 黃巾死士第220章 雲州刺史第1387章 陰謀還是陰謀第455章 保密第560章 黃敘與黃舞蝶第819章 看不見的觸手第56章 生米做成熟飯第1065章 道門于吉第217章 黑衣人的身份第223章 郭嘉的秘密第649章 離別第720章 寧與友邦不予子民第241章 危機四伏第707章 柯比能第1044章 四個女人一臺戲第1072章 黑水剋星第372章 黑水與赤霄第976章 美人歸來第419章 慘烈的消耗第1099章 攻打三關第352章 呂布vs趙雲第300章 張遼歸來第958章 玻璃與鏡子第726章 荀攸的謀劃第303章 十常侍的陰謀第1505章 各懷鬼胎第957章 計賺張昭第8章 兩情相悅第168章 沮授代行第1235章 夜密謀第771章 韓遂的條件第227章 善出奇謀的荀攸第584章 不謀而合第760章 驚天噩耗第93章 劉備的依仗第1519章 攻城開始第656章 馬騰造反第447章 回家第1311章 四美齊聚第515章 轉世第501章 應戰第1126章 孫尚香奔喪第1520章 拿下牂牁第1043章 難題第129章 張寶的小心思第987章 得理不讓人第947章 上路第402章 形式再變第1060章 挑起紛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