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一章 天下變動

要說起來,這樣的武者最終會很難掌控。如那修道者,你還可以藉助各種理由用雷電災劫懲罰,讓修道者難以踏出走後一步。

但內力修行者卻沒有這方面的約束。殺人不會招惹天譴,甚至就算是做了再多傷天害理的事情,同樣不會得到天命的反噬。

因爲他們與天地的糾纏太少了,在某種方面,他們在天命的眼中與普通人沒有任何區別。

實力強大,沒有災劫,隱蔽性還高,任何一個時期的天命都會忌憚這樣的存在,王曜景當然也不例外。但他沒得選擇,畢竟想要開啓武道文明或者道法文明,對於天命的要求太高了,他付不起那麼多的氣運。

內力修行者雖然受到天命約束小,可對天命的要求也很低,正適合王曜景這樣手頭拮据的天命。他們的戰鬥力也不差,一旦數量多起來,就會對已有的格局造成衝擊。

但無論如何,他們都是東晉天命下的產物。他們的實力來源都是王曜景。如果東晉滅亡了,他們的內力恐怕都得消失。

一世王朝、一朝天命。當王朝更迭,天命替換。

新的王朝,萬一走道法神通道路,所有的武者的力量都會被天命給限制住。

當然,王曜景也並非沒有對這些內力修行者加以約束。他直接制定了一條規則,那就是內力可延壽,但不得長生,壽命頂天了就一百年,這是極限壽元。

一旦肉身消亡,神魂也會跟着消散,而不能入修道者那般轉化爲陰神。

這對於王曜景來說就是一重保險,所有人的壽命這麼短,那就意味着想要再踏出一步,基本上不太現實。

他還有第二重保險,那就再司馬德宗那裡。如果武學昌盛了起來,他就會令大晉朝廷建立榜單,排列天下高手,令那些高手相互廝殺搏鬥。

爲了爭奪排名,武者之間肯定會大打出手,武者的人均壽命還會再短一點。再加上相互搏鬥廝殺,武學的進步速度也肯定極快,這就代表着王曜景種下的韭菜長勢更好了。

楊玄機於龜山悟道,但王曜景既然打算天下佈道,那肯定不能只盯着楊玄機一人。事實上,只要是宗師級別以上的高手,王曜景都送了他們一份悟道機緣。

或許也要感謝王家人當年的付出,開闢了所謂的宗師道路。這條道路雖然跑偏,但也讓武者的精神得到了開發,而能夠踏入宗師的人絕對都是同輩中的天才。

東晉範圍內的宗師共有一百二十八人,而大宗師則是十一人,而最終悟道成功,並且領悟內力運用的,共有一百零五人。

這倒是一個不錯的開端,只要以這一百餘人爲種子,想必很快就會遍地開花,從側面增強了晉朝的力量。

畢竟這一套規則是王曜景建立的,脫離了晉朝,就不受晉朝天命管束,他們的實力自然會消失。

……

淝水一戰,前秦瓦解,原本由前秦統領的各大部族紛紛脫離了它的統治。

在這其中,有一個叫代國的部落趁勢崛起,首領爲代王。代國士兵作戰勇猛,首領治軍嚴明,只是數年時間,就打下了一大片的疆域,在今年初,又改國號“魏”,取其光明美好之意。

魏國的統治者爲拓跋氏,本爲鮮卑人的一支,他們原本佔據的地盤屬於匈奴人,只是後來匈奴人大批的西遷,所以地方就被鮮卑佔據。現如今,鮮卑和剩餘的匈奴人進行通婚,以婚姻爲紐帶,建立部落同盟的關係。

正式這種做法,使得匈奴的力量一點點被蠶食,也令魏國在北方嶄露頭角,顯露出猙獰的爪牙。

當魏國的皇帝拓跋珪在打的後燕潰不成軍之後,便通過原本後燕的地界,開始窺伺中原。

在今年年初,便數次率兵踏入兗州和徐州地界。但當年謝玄建立的北府軍依舊足夠強勢,連續數次擊潰了來敵,也令北魏不敢輕舉妄動。

也得虧是去年的時候,拓跋烏孤在樂都建立了南涼,雖然同樣是鮮卑氏的政權,但拓跋烏孤並不太鳥北魏,而北魏對於這個同族之國也充滿了警惕,拓跋珪不止一次的說要先滅南涼。

正式因爲如此,北魏才一直沒有真正調動大軍圍攻東晉。

能夠成爲開國君主的人當然不傻,雖然東晉看着四分五裂,內部混亂一片。可那也僅僅是朝廷衰弱而已,內部的各個軍閥依然擁有強大的軍隊。

魏國建國不久,四周羣敵環伺,從燕國、北涼、南涼、後涼,乃至西面的柔然等國,都與魏國有接壤。一旦魏國分兵進攻晉朝,說不得就會後院起火。

在兗州北部的一處戰場上,兩隊兵馬廝殺至一處。

其中一方着厚甲,持寬刀,組合成嚴密陣型,看着氣勢如虹。而另一方,則人人腦袋上的頭髮紮成鞭子,樣貌服飾都與中原人相異,他們各自騎在馬上,手持彎刀。雖然身上的鎧甲和兵刃都比不得北府軍,但來去如風,並且進攻之時同樣按照某種陣型排列,可以時時刻刻進行救援溝通,因爲有馬匹的緣故,他們相互間配合的速度極快,一度竟然佔據了上風。

“聽聞魏虜在全國推廣那天竺來的胡教,而胡教又獻出了所謂的僧兵戰陣之法,倒是有些門道。”在距離戰場不遠的地方,一個脣上留着兩撇鬍須,面容堅毅俊朗的男子騎馬立於遠處,見到交戰的情形,便開口說道。

“沒錯,雖然我們看不上那胡教,但不得不說,他們的確有獨到之處。”邊上有一老將點了點頭,臉上也有些顧慮。

“無妨,胡教不過是一教派而已,所練之兵也頂多作爲護持所用。而我等所練之兵,爲的是征伐滅城,二者不可同一而論。想那五斗米教,內部也有道兵煉製之法。但我也曾看過,不過是些飲用符水,損耗壽元的小道,不值一提。”之前說話的那男子搖了搖頭,便不再討論此事。

邊上的將領也乖乖的閉嘴,轉而將目光放到了戰場之上。

第一百七十七章 身份第七百六十七章 意外出現第四百八十章 法禁加強第四百四十二章 韋陀揮鞭第三十章 金福樓第二百二十七章 不敵天數第一百零四章 再次出現的魔鬼第一百七十五章 朝廷隱患第三百二十四章 拜見第六百四十五章 聖廟第五百九十八章 極樂歸墟第三百四十九章 破綻暴露第四十九章 折中第四百一十六章 拼命突圍第五百七十五章 驗證第四百四十二章 位格第四百七十三章 重練天地第六章 清末第六百一十章 合道之辯第二百五十一章 亡者歸來第六百七十九章 鬥戰第五百六十六章 後唐李存孝第七百零六章 挑事第五百八十五章 倒塌的半壁江山第七百五十三章 度化第五百二十二章 月圓之夜第二百三十六章 第六化身的謀劃第七百四十章 找人第五百四十八章 韋陀出馬第二百九十章 敢問路在何方第四百二十八章 黑蛟第三百九十八章 來歷第六百四十章 盛唐長安第三百三十章 崇陽劍派第一百七十五章 朝廷隱患第一百二十三章 恩怨分明第五百五十章 短兵相接第十章 義和團第六百八十七章 提筆殺人第六百六十章 挖掘根基第七百零四章 超越世界的力量第七百六十一章 運去英雄不自由第七百一十四章 氣開天門第三百六十八章 借你百年國運第二百九十一章 亡國人的絕望第四百四十五章 各方匯聚第六百零六章 福緣異能第六百八十九章 弒君第五百七十三章 紅葉坊第六百二十一章 鎮妖塔倒第六百七十五章 謀求聖位第六百八十章 孤注一擲第一百七十五章 朝廷隱患第七百八十二章 條件第二百一十二章 初乾園第五百九十九章 交鋒第九章 若到寧古塔第一百二十六章 爭議第二百八十四章 入城第一百一十三章 遺寶第七百三十一章 折服北府軍第七百四十章 找人第四百六十二章 天家無情第六百七十二章 磨刀霍霍第三百四十二章 獨鬥一派第三百三十七章 黃海派第六百九十五章 百廢待興第五百二十七章 劣勢顯露第七百六十二章 打上城頭第六百零二章 青城山上第四百七十二章 無可匹敵第一百五十八章 後手第二百七十三章 誰是勝利者第五百四十八章 韋陀出馬第三百四十五章 等戰爭結束第七百零五章 折服桓玄第三百四十一章 刀第五百二十一章 飛頭妖第四百四十七章 公主殿下第六百零二章 青城山上第六百四十九章 渡劫第六百七十四章 最後的翻轉第一百二十二章 傷神第二百三十三章 暗潮涌動第六百五十章 劍意蒙塵第六百零二章 青城山上第四十一章 人賤如草第四百八十二章 武當金殿第三百四十二章 獨鬥一派第二百八十四章 入城第三百九十四章 寂滅之氣第二百六十八章 暴走的黃子澄第六百九十五章 百廢待興第六百五十八章 起兵第四百一十二章 廝乩第六百六十章 挖掘根基第五百七十八章 什麼鬼東西第二百一十章 萬魔教第一百一十章 刀!第七百二十四章 仙人之上